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东盟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图为东南亚简图,读图回答东南亚盛产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土壤肥沃 D.河流湍急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商品性 D.周期性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大樱桃原产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黄务村,由村民韩某通过对小樱桃嫁接改良后培育成功,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大樱桃培育基地。因其果肉丰富,营养价值高,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果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将过去只种玉米的薄拉地纷纷改种大樱桃,把发展大樱桃特色果品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产品享誉京津,远销上海、广东等省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早期黄务村能成功种植大樱桃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气候 C.技术 D.地形
4.山海关区将传统玉米种植区改种大樱桃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量大 C.气候条件优越 D.政策支持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 )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6.“镇江香醋”在华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 )
A.产量大 B.价格低 C.口味独特 D.质量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植株只能在无霜期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如果受霜冻根茎就会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姜瘟对生姜生产危害较大。生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5月播种,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沂蒙山区老百姓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 )
A.提前收获时间 B.增加气候生长期 C.提高大气温度 D.防霜冻危害
8.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原因是( )
①麦秸遮光,防强光照射 ②阻挡强风,减少生姜倒伏
③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④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
寿光蔬菜大棚主要改变了以下哪类区位条件( )
A.水源 B.热量 C.科技 D.土壤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题。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B.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
A.气温高 B.日温差大
C.光照强 D.年降水量多
1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属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土壤
1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决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对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单产高
B.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大牧场放牧业——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D.混合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强
15.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地震 C.旱涝 D.泥石流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图a为某自治区的棉花产地示意图,图b为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____地区,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
(2)该自治区的棉花主要分布在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选填“水源"或“市场”)。
(3)影响该自治区棉花从南向北依次春播的主要因素是____(选填“纬度”或“地形”);该自治区成为世界优质长绒棉重要产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选填“光照充足”或“降水丰富”)。
(4)近年来,该自治区采棉工人大幅减少,原因是____ (选填“大面积实行机械化”或“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1亩-0.067公顷),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人可以吃到更多的蔬菜,从人文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开阔。
(2)B处宜发展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
(3)C处宜发展____生产,既靠近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能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2)分别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___;“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
(3)简要说明“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任答三点)。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处最适宜发展棉花的是___处,这里地势__,耕地面积__。
(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__,也有利于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的需求,应根据__原理,推广温室大棚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生产反季节蔬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东盟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图为东南亚简图,读图回答东南亚盛产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土壤肥沃 D.河流湍急
【答案】B
【详解】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也是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该地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因此气候条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据此分析B正确,地形、土壤、不是其主要因素,AC错误;河流湍急适宜开发水能资源,D错误,故选 B。
【点睛】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商品性 D.周期性
【答案】A
【详解】农业生产一般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商品性不是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C错误;由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割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农业生产的时间问题,BD错误;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地域空间上的差异,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南蔗北甜”说明糖料作物在我国生产的地域空间差异,所以它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A正确。故选A。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大樱桃原产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黄务村,由村民韩某通过对小樱桃嫁接改良后培育成功,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大樱桃培育基地。因其果肉丰富,营养价值高,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果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将过去只种玉米的薄拉地纷纷改种大樱桃,把发展大樱桃特色果品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产品享誉京津,远销上海、广东等省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早期黄务村能成功种植大樱桃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气候 C.技术 D.地形
4.山海关区将传统玉米种植区改种大樱桃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量大 C.气候条件优越 D.政策支持
【答案】3.C 4.B
【分析】3.根据材料“由村民韩某通过对小樱桃嫁接改良后培育成功”,说明主导因素应该是技术,C正确。材料中无市场、气候、地形的相关信息,A、B、D错。故选C。
4.根据材料“因其果肉丰富,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说明改种大樱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量大,B正确。交通和政策对大樱桃的种植起了很大作用但不是改种的决定性因素,A、D错误。果树改种前后当地气候没有变化,C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等。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 )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6.“镇江香醋”在华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 )
A.产量大 B.价格低 C.口味独特 D.质量优
【答案】5.A 6.C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及变化,分析“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节省的成本已经“镇江香醋”的优势区位。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5.“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品牌效应。“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各个企业不必单独进行宣传销售,因此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市场营销成本,A正确。食醋生产的原料稻米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使用集体商标不能节省原料成本,B错误;劳动力成本受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及劳动力供求关系影响,使用集体商标不能节省劳动力成本,C错误;食醋生产的设备成本是由机械制造厂决定的,使用集体商标不能节省设备成本,D错误。故选:A。
6.食醋地域性极强,各地食醋厂产量均大,这不是其竞争力强的原因,A错误;“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价格应比普通的高,B错误;由材料可知,食醋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因此镇江香醋在华东地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主要依赖于口味独特,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当地人喜爱这种醋,C正确。我国四大名醋质量都很好,这不是“镇江香醋”独霸华东五省市场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镇江香醋,江苏省镇江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镇江香醋又称镇江醋。是江苏镇江的地方传统名产,属于调味品。香字说明镇江醋比起其他种类的醋来说,重点在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镇江醋属于黑醋、乌醋。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其色泽清亮 ,酸味柔和、醋香浓郁、风味纯正、口感绵和、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并更加香醇。与山西醋相比,镇江香醋的最大特点在于微甜。尤其沾以江南的肉馅小吃食用的时候,微甜更能体现出小吃的鲜美。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植株只能在无霜期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如果受霜冻根茎就会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姜瘟对生姜生产危害较大。生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5月播种,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沂蒙山区老百姓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 )
A.提前收获时间 B.增加气候生长期 C.提高大气温度 D.防霜冻危害
8.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原因是( )
①麦秸遮光,防强光照射 ②阻挡强风,减少生姜倒伏
③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 ④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7.B 8.C
【分析】7.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并不能提前收获时间,排除A。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是为了提高地面温度,增加无霜期,增加气候生长期,B正确。地膜主要是提高地温并不能提高大气温度,排除C。当地在4~5月播种,因此主要不是防霜冻危害,排除D。故选B。
8.东西向麦垄可遮挡来自南方的强光,①正确;我国早春风向为偏西风,东西向麦垄阻挡不了风,②错误;秸秆可减少太阳照射,减少蒸发,③正确;提高肥力应将秸秆打碎还田,④错误。选择①③,C正确。A、B、D与题不符,排除
【点睛】秸秆还田的优点1、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与生物性状 2、返还土壤养分,节省肥料用量3、覆盖还田,抑制杂草生长4、节约农时,降低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
寿光蔬菜大棚主要改变了以下哪类区位条件( )
A.水源 B.热量 C.科技 D.土壤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详解】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的发源地,寿光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当地蔬菜生长,通过塑料大棚可以改善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的条件,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题。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B.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答案】B
【详解】①玻璃温室主要改变了温度条件;②为梯田,改造了地形;③为坎儿井,是利用地下水的工程,改造了水源;④华北平原井灌井排,改善土壤盐碱化。故选B。
【点睛】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稳定,但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灵活。
1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
A.气温高 B.日温差大
C.光照强 D.年降水量多
【答案】B
【详解】含糖量高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植物光合作用强烈,生产糖分较多;晚上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糖分少,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冬枣含糖量,选B正确。
【点睛】本试题以山东省沾化县农业生产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需要注意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1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属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土壤
【答案】C
【详解】气候、地形、土壤都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区位因素,但属于自然区位因素,不是社会经济条件,排除ABD;市场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区位因素,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1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决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市场需求量决定着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最终要到市场中销售。从材料“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中可知,决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故选C。
【点睛】市场是决定一地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对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单产高
B.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大牧场放牧业——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D.混合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强
15.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地震 C.旱涝 D.泥石流
【答案】14.A 15.C
【解析】14.读图,根据图中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沿海地区,可知为水稻种植业,其主要特点为精耕细作、单产高,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故选A。
15.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是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故选C。
【点睛】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成因及措施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图a为某自治区的棉花产地示意图,图b为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____地区,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
(2)该自治区的棉花主要分布在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选填“水源"或“市场”)。
(3)影响该自治区棉花从南向北依次春播的主要因素是____(选填“纬度”或“地形”);该自治区成为世界优质长绒棉重要产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选填“光照充足”或“降水丰富”)。
(4)近年来,该自治区采棉工人大幅减少,原因是____ (选填“大面积实行机械化”或“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答案】(1) 西北 维吾尔族
(2) 山麓水源地或河流沿岸 水源
(3) 纬度 光照充足
(4)大面积实行机械化
【分析】本大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产地示意图和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属的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棉花的种植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图示轮廓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西北地区,其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2)图中所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这是由于该自治区全年降水稀少,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当地经济落后,市场不是其优势。
(3)影响图中自治区棉花从南向北依次春播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这是成为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长绒棉优质主要得益于该省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
(4)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近年来,该自治区采棉大面积实行机械化,所需要的采棉工人越来越少。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1亩-0.067公顷),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
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目前北京人可以吃到更多的蔬菜,从人文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冷藏保鲜设施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
(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农业区位及综合思维。
【详解】(1)分析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光、热、水、土、地等角度进行分析,顺义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图中有河流经过,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2)北京人口稠密,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冬季北京蔬菜多来自于外地,主要得益于交通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使外地蔬菜能过快速运到北京;依据材料,同时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也是北京人能够吃到更多蔬菜的原因之一。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北京远郊地形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以林木业为主,经济林木是我国森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因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点睛】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开阔。
(2)B处宜发展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
(3)C处宜发展____生产,既靠近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能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答案】 棉花 蔬菜 水源 消费市场 乳牛 公路 消费市场
【解析】本题以农业布局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农业区位选择,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A是远离城市的面积广大的平原,耕作面积大,土地租金低,利于发展商品率较低且生产规模大的棉花生产。
(2)B地处河流沿岸,靠近水源,灌溉便利,靠近城市,适宜布局商品率高、需水量大的且靠近市场的蔬菜生产。
(3)C地在公路沿线,交通便利,靠近城市消费市场,适宜乳牛生产,便于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2)分别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___;“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
(3)简要说明“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任答三点)。
【答案】(1)热量;水源。
(2)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详解】(1)北大荒纬度高,气温低,热量匮乏,所以限制条件为热量;西大荒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2)气候条件主要包括热量、降水、温差,光照条件。橡胶适宜种植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南大荒纬度低,热量充足;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雨热同期。西大荒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3)北大荒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雨热同期。地处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土质好。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近些年振兴东北的政策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点睛】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处最适宜发展棉花的是___处,这里地势__,耕地面积__。
(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__,也有利于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的需求,应根据__原理,推广温室大棚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生产反季节蔬菜。
【答案】 A 平坦 广(大) 种植面积 水土保持 温室效应
【详解】(1)在A、B、c、D四处最适宜发展棉花的是A处,这里是平地,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
(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D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也有利于保持水土。
(3)材料表面该地位于北方,冬季寒冷,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的需求,应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推广温室大棚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生产反季节蔬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