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1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012年国务院批准在贵阳和安顺两城市之间成立贵安新区(如图甲所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在图乙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技术、原料三大因素。
贵安新区建成之后带来的影响是( )
A.有效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 B.阻隔两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贵安新区将成为区域的行政中心 D.加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2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3.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5.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乙城 B.丁城
C.丙城 D.甲城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通州相比,选择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靠近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强
②距北京较近,受其辐射影响发展快
③交通设施好,便于开展对外联系
④开发程度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 )
A.扩大城市规模 B.丰富城市职能
C.改善城市环境 D.提高城市等级
(2021·山东·高密三中高二阶段练习)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21年青岛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并引领一个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2市和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构成,预计2030年总人口达到23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800万人。未来,青岛都市圈将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成为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枢纽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创新基地,全省发展核心引擎。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青岛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青岛都市圈相比,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
A.城市功能不全 B.辐射范围较小 C.城镇化问题较多 D.涉及城市数量少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密市比青岛市的服务种类少
B.昌乐县比高密市的服务范围大
C.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中心
10.以下哪项不属于青岛都市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A.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 B.区域内产业联系紧密
C.青岛辐射带动作用差 D.城市密集,劳动力充足
(2021·吉林·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图两区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12.甲、乙两城市叙述正确( )
A.甲是纽约 B.甲是华盛顿
C.乙是悉尼 D.乙是堪培拉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③矿产资源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15.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2)请提出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的具体对策。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0湖南衡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10年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了三大特色板块:一是南部沿嘉陵江和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二是西部、中部区域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三是位于重庆主城区外环(绕城)高速公路一带,由北向东呈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自新区成立以来,美国、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重庆两江新区。国务院赋予的“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使命效应初显,已初具规模。
(1)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的优越区位条件。
(2)阐释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南部沿江地带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原因。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城市之间主要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下图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和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2)分析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
(3)历史上由于长江的阻隔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大地区,指出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并说明其原因。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一湾”即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为支撑的环北部湾沿海地区,“双轴”即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湛(江)茂(名)阳(江)城镇发展轴,“一核”即以南宁为核心城市,“两极”即以海口和湛江为中心的两个增长极。下图为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框架示意图,下表为环北部湾4个中心城市竞争力得分统计表。
城市 经济实力 基础设施水平 金融实力 开放程度 产业结构 教育文化水平 环境实力 综合竞争力
南宁 0.12 0.77 1.97 -0.04 -0.12 1.18 -0.91 0.43
海口 0.42 0.82 0.62 133 0.50 0.46 0.91 0.33
三亚 0.86 0.21 -0.66 0.29 1.48 0.32 0.92 0.83
湛江 -0.83 -0.003 0.06 -0.06 -0.62 -0.64 -0.88 -0.65
(1)分析《规划》中将南宁定位为核心城市的原因。
(2)据表指出南宁作为核心城市存在的问题。
(3)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成熟型城市群相比,北部湾城市群目前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为顺利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建设,说出其应采取的措施。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但早期经济发展较慢。在伊利运河修建之前,内陆地区的货物需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运至新奥尔良港口转运。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船只可以通过五大湖进入伊利运河,进而进入哈得孙河驶入大西洋,大大增加了纽约货物吞吐量,促进了纽约经济腾飞。同时无数的工厂和商业资本从大西洋沿岸转入内陆,促进内陆经济快速发展,五大湖区开始向现代工业化挺进。下图示意纽约地理位置。
(1)分析早期纽约发展的地理位置优势。
(2)早期纽约发展较慢,指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3)说出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经济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3.1城市的辐射功能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2012年国务院批准在贵阳和安顺两城市之间成立贵安新区(如图甲所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在图乙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技术、原料三大因素。
贵安新区建成之后带来的影响是( )
A.有效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 B.阻隔两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贵安新区将成为区域的行政中心 D.加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详解】贵安新区的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属于技术导向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无法有效解决农民工的进城务工问题,A错;贵安新区的建设会加强两区的经济文化交流,B错;贵安新区主要承担经济新区的职能,不会成为行政中心,C错;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和安顺之间,新区建成后众多技术型产业落户新区,会加强与贵阳之间人员、信息的交流与协作,加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D正确。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2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
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 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
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 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
3.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 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2.B 3.B
【解析】2.由图可知,长株潭地区小城镇数量不足,A错;本区域缺少大城市,特大城市一枝独秀,发展突出,小城镇不足,B对;相邻城市之间必然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C错;本区域大城市出现断层,D错。
3.由图可知,网络城市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内需要众多的中小城市形成网络节点,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数量较少,加速发展大城市,一味追求大城市的带动作用,会导致节点城市数量少,“网络城市”无法形成,B对。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5.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乙城 B.丁城
C.丙城 D.甲城
【答案】4.C 5.A
【解析】4.高铁建设缩短了城市间的通行时间,而不是距离,城市服务范围扩大,A错、C正确;高铁是连接两城市的,对城市内部不影响,B、D错。故本题选择C。
5.高铁建成后,乙、丁两城市的服务范围扩大;而乙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更为便利,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故本题选择A。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通州相比,选择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靠近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强
②距北京较近,受其辐射影响发展快
③交通设施好,便于开展对外联系
④开发程度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 )
A.扩大城市规模 B.丰富城市职能
C.改善城市环境 D.提高城市等级
【答案】6.D 7.C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雄安新区选址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可知,雄安新区距离北京比通州距离北京的距离远,②错误;且雄安新区靠近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强,①正确;而且雄安新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交通等基础设施较通州薄弱,但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③错误,④正确,故选D。
7.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分散城市职能,从而疏散人口,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城市环境,C正确。故选C。
(2021·山东·高密三中高二阶段练习)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21年青岛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并引领一个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2市和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构成,预计2030年总人口达到23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800万人。未来,青岛都市圈将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成为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枢纽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创新基地,全省发展核心引擎。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青岛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青岛都市圈相比,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
A.城市功能不全 B.辐射范围较小 C.城镇化问题较多 D.涉及城市数量少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密市比青岛市的服务种类少
B.昌乐县比高密市的服务范围大
C.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中心
10.以下哪项不属于青岛都市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A.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 B.区域内产业联系紧密
C.青岛辐射带动作用差 D.城市密集,劳动力充足
【答案】8.C 9.B 10.D
【解析】8.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比青岛都市圈更完善,功能更全,A错;长三角是我国主要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辐射范围更大,B错;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更多,等级更高,人口规模更大,城镇化问题更多,C对,D错。故选C。
9.高密市是县级市,青岛市是青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高密市比青岛市的服务种类少,A正确,不符合题意;昌乐县和高密市都是县域等级,昌乐县不比高密市的服务范围大,B错,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上海市是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经济中心,服务范围最大,C、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青岛都市圈包括的大小城市主要从事的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在新兴行业中创新能力不强,是青岛都市圈存在的问题,A错;区域产业联系紧密,分工和差异化不强,区域内城市产业竞争激烈,是青岛都市圈存在的问题,B错;青岛市不是山东省会,城市资源有限,经济体量不大,辐射带动作用差,是青岛都市圈存在的问题,C错;城市密集,劳动力充足是青岛都市圈的优势,不是青岛都市圈存在的问题,D对。故选D。
【点睛】城市群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的特点: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服务种类多、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广),区域作用越大(服务、经济和管理中心),城镇数目越少,城镇距离越远。
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弱(服务种类少、服务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区域作用越小(服务、经济和管理中心),城镇数目越多,城镇距离越近。
(2021·吉林·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图两区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12.甲、乙两城市叙述正确( )
A.甲是纽约 B.甲是华盛顿
C.乙是悉尼 D.乙是堪培拉
【答案】11.B 12.C
【分析】11.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左图为美国西部,右图为澳大利亚东部,不属一个大洲,A错误;美国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均为太平洋,B正确;美国在北半球,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均为发达国家,CD错误。故选B。
12.美国的纽约、华盛顿均在美国东北,甲位于美国西部,AB错误;乙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为悉尼,堪培拉为澳大利亚首都,位于悉尼西南方向,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华盛顿是美国首都,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均位于美国东北部。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③矿产资源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15.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答案】13.A 14.B 15.C
【分析】13.分析图文材料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位置图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省级城市、直辖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①②正确,A正确;丰富矿产资源、一定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基础,但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主导因素,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依据,③④错误,故选A。
14.根据材料可知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正确;其他城市也可以优化产业结构,A错误;优化产业结构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C错误;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不能降低老龄化水平,D错误。故选B。
15.根据图形材料,西安位于陕西中部,位于我国西部,地理位置优越,C正确;经济水平低于深圳,A错误;发展历史长短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B错误;交通运输相对深圳落后,D错误,故选C。
【点睛】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上海和武汉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是我国1984年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分析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上海比武汉更突出的优势条件。
(2)请提出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的具体对策。
【答案】(1)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海陆交通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武汉是我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放时间早,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2)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经济带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的区位条件、城市的辐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上海比武汉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过程中更突出的优势可从自然条件(河流、地形和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武汉沿江,为内河港口,内河航运较便利;上海既沿江又沿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海陆交通更加便捷,对外联系更加方便,地理位置相比武汉更加优越;武汉是区域经济中心,相对而言辐射范围较小;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辐射范围更大,国内外市场更广阔;上海比武汉开发历史更悠久,开放时间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享受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加快了经济发展进程,聚集着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科技力量更雄厚。
(2)增强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从提高武汉市的经济实力,加强武汉市对外联系,完善武汉市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分析;如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提升制造业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对外交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合作;加大高校和科研投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等。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0湖南衡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10年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了三大特色板块:一是南部沿嘉陵江和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二是西部、中部区域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三是位于重庆主城区外环(绕城)高速公路一带,由北向东呈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自新区成立以来,美国、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重庆两江新区。国务院赋予的“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使命效应初显,已初具规模。
(1)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的优越区位条件。
(2)阐释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南部沿江地带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原因。
【答案】(1)重庆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重庆主城区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成立两江新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地处长江经济带,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先进制造业需要较多的土地,土地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重庆主城区外环可用土地较多,价格较低;制造业投入—产出的运输量较大,布局于外环的高速公路一带,交通便捷;为了减轻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水体、大气污染,将其布局在长江的下游方向,可减少对主城区的环境污染。
(3)南部沿江地带是重庆主城区历史悠久的重要商业和金融、贸易中心,发展现代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基础雄厚;流经主城区的长江航运业发达,物流业条件优越。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服务业的布局原则,考查知识迁移和阐述能力。主要从图文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应用工业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1)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即科技、劳动力、交通、基础设施、政策等角度分析。从图文资料可知重庆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重庆主城区产业基础好;该地区有高新技术产业园,科研院校和高等院校集中,劳动力素质高;2010年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并且地处长江经济带,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2)先进的制造业的布局需要有充足的空间、便利的交通、还要注意环境保护。从图中可看出,重庆城市外环有较大的空间,土地价格低;并且布局在在高速公路附近,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制造业布局在长江的下游,可以减少制造业造成的城区环境污染问题。
(3)由图中“中央商务区”以及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环,可判断南部为主城区,因此南部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商业、金融、贸易发达,有利于发展现代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同时靠近长江而交通便利。物流条件优越。
【点睛】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城市之间主要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下图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和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2)分析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
(3)历史上由于长江的阻隔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大地区,指出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内河航运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可辐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水运枢纽,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
(2)苏州、无锡、南通、嘉兴由于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辐射强度大;舟山、扬州等城市因距离上海较远,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小。
(3)苏南。距离上海更近,受其辐射带动作用更大;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获得上海产业转移更多。
【分析】本题以城市的发展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区域基础知识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详解】(1)上海的特殊位置主要体现在沿河、沿海且位于海岸线的中点。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内河航运,可以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从海岸线来看,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可辐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上海还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水运枢纽,交通运输十分发达,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基本上能够辐射带动全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城市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2)读材料钟的第二幅图可看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受上海辐射带动的强度,与其和上海的距离呈正相关。据图可看出,苏州、无锡、南通、嘉兴由于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辐射强度大;而舟山、扬州等城市因距离上海较远,受上海辐射强度较小。
(3)通过前两问得出的结论可知,一般情况下,距离上海越近,受上海辐射强度越大,承接产业转移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所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苏南地区,原因是苏南地区距离上海更近,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大;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联系更方便;靠近上海,获得上海产业转移更多,促进了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一湾”即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为支撑的环北部湾沿海地区,“双轴”即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湛(江)茂(名)阳(江)城镇发展轴,“一核”即以南宁为核心城市,“两极”即以海口和湛江为中心的两个增长极。下图为北部湾城市群空间框架示意图,下表为环北部湾4个中心城市竞争力得分统计表。
城市 经济实力 基础设施水平 金融实力 开放程度 产业结构 教育文化水平 环境实力 综合竞争力
南宁 0.12 0.77 1.97 -0.04 -0.12 1.18 -0.91 0.43
海口 0.42 0.82 0.62 133 0.50 0.46 0.91 0.33
三亚 0.86 0.21 -0.66 0.29 1.48 0.32 0.92 0.83
湛江 -0.83 -0.003 0.06 -0.06 -0.62 -0.64 -0.88 -0.65
(1)分析《规划》中将南宁定位为核心城市的原因。
(2)据表指出南宁作为核心城市存在的问题。
(3)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成熟型城市群相比,北部湾城市群目前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为顺利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建设,说出其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南宁为首府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地理位置优越。
(2)综合竞争力较低;经济实力较低;开放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实力低。
(3)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促进核心城市产业升级,提升南宁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分析】本题以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为切入点,选取南宁市作为情境材料来命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和地理实践力。第(1)题考查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第(2)题考查南宁市的不足,培养学生获取积解读信息的能力。第(3)题考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详解】(1)南宁定位为核心城市的原因,主要从城市等级、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如南宁不仅是广西首府,辐射影响力强,而且地理位置优越。由图可知,南宁临近东南亚,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
(2)据表可知,与其他城市相比,南宁市存在经济实力不足、开放程度低、产业结构、环境较差等问题。
(3)由表可知,北部湾城市群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环境实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即可,如城市群建设、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环境污染等。产业升级方面,促进核心城市产业升级;环境实力方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城市群建设方面,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但早期经济发展较慢。在伊利运河修建之前,内陆地区的货物需沿密西西比河南下运至新奥尔良港口转运。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船只可以通过五大湖进入伊利运河,进而进入哈得孙河驶入大西洋,大大增加了纽约货物吞吐量,促进了纽约经济腾飞。同时无数的工厂和商业资本从大西洋沿岸转入内陆,促进内陆经济快速发展,五大湖区开始向现代工业化挺进。下图示意纽约地理位置。
(1)分析早期纽约发展的地理位置优势。
(2)早期纽约发展较慢,指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3)说出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位于中低纬度,气候适宜;位于沿海,地势平坦;处于港湾,且有河流连接,便于发展河海联运。
(2)与内陆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腹地较小。
(3)伊利运河连通伊利湖,改善交通条件,扩大纽约经济腹地;增加纽约港口货物运输量,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以美国纽约为区域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区域基础知识,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详解】(1)考查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根据图中的信息,纽约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其位于中低纬度,气候适宜;位于沿海,地势平坦;处于港湾,且有哈德孙河连接,便于发展河海联运。
(2)考查限制城市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信息,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密西西比河上游的船只可以通过五大湖进入伊利运河,进而进入哈得孙河驶入大西洋,大大增加了纽约货物吞吐量,促进了纽约经济腾飞。可知,早期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导致内陆经济腹地较小。开通运河之后,内陆经济腹地广阔,城市快速发展。
(3)考查运河修建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伊利运河的修建,联通了纽约与五大湖地区,直接改善了交通条件,联系了更多的地区,扩大了纽约的经济腹地,方便了五大湖地区货物的出海运输,增加纽约港口货物运输量,促进了纽约及五大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