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巴黎协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下列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直接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C.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D.认购绿色标志产品
(2020·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海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图为某地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根系发达,耐盐碱②都属于乔木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④属于落叶阔叶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C.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D.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
(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 )
A.陕、甘、宁 B.川、陕、甘 C.青、川、甘 D.川、陕、渝
6.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旅游教育 B.资源开发 C.科学研究 D.生态保护
7.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 D.武夷山国家公园
(2022·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 )
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C.矿山生态修复 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
9.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 )
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D.生态移民
(2022·辽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图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盐地碱蓬滩 175.53 17
泥滩 3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盐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0.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是( )A.草滩 B.芦苇滩
C.稻田 D.泥滩
11.各生境类型为丹顶鹤生存所提供的条件,叙述合理的是( )
A.收割后稻田中有散落的稻谷和草籽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B.芦苇滩地势平坦,为丹顶鹤的觅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C.稻田植株高大,冬季可以为丹顶鹤提供避风和躲避天敌的场所
D.稻田中有浮游植物和鱼类为丹顶鹤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2022·河北·曹妃甸一中高二阶段练习)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下图为该自然保护区一山体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 )
A.古冰川地貌 B.珍稀濒危动物 C.丰富的旅游资源 D.野生动植物资源
13.与世界同纬度相比,该自然保护区有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
①大气环流②太阳辐射③洋流性质④相对高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浙江浙江·高三阶段练习)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表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m2)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盐地碱蓬滩 175.53 17
泥滩 3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盐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4.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 )A.草滩 B.稻田 C.芦苇滩 D.泥滩
15.鄱阳湖也是丹顶鹤的越冬地,但是丹顶鹤数量极少,其原因错误的是( )
A.冬季丹顶鹤南迁路线较远 B.途经区人口密集不利于南下
C.鄱阳湖湿地人为开发严重,无自然保护区 D.冬季的鄱阳湖的水位较高,栖息地面积小
二、综合题
16.(2020·浙江绍兴·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原产北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4米,叶子长12~20厘米,秋季开出黄花,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能通过风等途径迅速扩散,还可以通过根繁殖。加拿大一枝黄花耐阴、耐旱、耐瘠薄,喜在盐碱度低、偏酸性的壤土和砂壤土中生长,会在土壤中排放大量毒素,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
材料二:下图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景观图。
(1)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
(2)从生态环境角度,简述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量繁殖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3)普通民众若要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最佳的季节是____季,并阐述理由。
17.(2022·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银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黄河三角洲是指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回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由于黄河入河口历史上多次变迁,导致海岸线不断变化,黄河每年不断向渤海推进、新造陆地几十平方千米。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建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被鸟类专家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
(1)简述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形成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
(3)列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采取的保护措施。
18.(2021·山东·高密三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毛乌素沙地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基本实现了“毛乌素沙地”到“毛乌素森林”的转变。下图(左)为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一早三改”方式是指引进早熟作物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甲地区因地制宜,采用“一早三改”方式之后,土壤侵蚀明显减轻。
材料三: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成片的坑群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右)是鱼鳞坑景观图。
(1)说明甲乙两处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有何不同?
(2)分析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和转变相对较容易的自然原因?
(3)结合材料二,说明“一早三改”方式的主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巴黎协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下列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直接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C.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D.认购绿色标志产品
【答案】1.D 2.A
【分析】1.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②、③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①、④错。故选D。
2.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发赤潮等,直接影响和危害其他水生生物正常生存,A对;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减少氟利昂的排放量,从而防止臭氧空洞。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的最主要原因是,减少尾气中的铅毒;认购绿色标志产品,就是在用最有效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环保,同时做绿色生活方式的领跑者,保证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与安全。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对环境的保护,但不能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B、C、D错。故选A。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3)建立基因库: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4)构建法律体系: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0·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海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图为某地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根系发达,耐盐碱②都属于乔木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④属于落叶阔叶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C.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D.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
【答案】3.A 4.D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红树林的生长特性和主要生态功能。结合材料,凸出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的海湾,属于常绿林;分布在河口的淤积质滩涂上,表明其根系发达,耐盐碱;为抵御风浪,红树林植株较为低矮。其生态环境功能较多,有防风固堤、促淤造陆、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等。
3.红树林扎根带沿海的海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③正确;红树林为适应海浪的冲刷,红树林根系发达,避免倒伏;海水盐碱度较高,表明红树林耐盐碱,①正确;红树林为适应沿海风浪较大的环境特征,植株较为低矮,不属于乔木,②错误;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应属于常绿林,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
4.红树林主要沿海的海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这些地区没有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保持水土不是红树林的主要功能,A错误;红树林能够促淤保岸,泥沙淤积地区不是建造港口的绝佳位置,而且红树林分布地区也是应该需要生态保护的地区,B错误;红树林分布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吸烟滞尘作用小,C错误;红树林能够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的作用,因此有“海岸卫士”等美称,D正确。红树林分布在故选:D。
【点睛】红树林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对海浪和潮汐的冲击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可以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降低盐害侵袭,是内陆的天然屏障,被称为“海岸卫士”。可以净化海水、促淤造陆,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和海洋生态特性,其得天独厚的环境和生物特色使得红树林成为自然的生态研究中心,有利于生态环保教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
(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 )
A.陕、甘、宁 B.川、陕、甘 C.青、川、甘 D.川、陕、渝
6.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旅游教育 B.资源开发 C.科学研究 D.生态保护
7.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 D.武夷山国家公园
【答案】5.B 6.D 7.C
【解析】5.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交界处。故选B。
6.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因此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正确;旅游教育、资源开发、科学研究不是其首要功能,ABC错误。故选D。
7.读图分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纬度都比较低,寒假期间都比较温暖,适宜游览,ABD不符合题意;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寒冷,植被稀疏,野生动物活动少,不适宜游览,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2022·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措施属于人工修复的是( )
A.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 B.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
C.矿山生态修复 D.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
9.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举措是( )
A.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 D.生态移民
【答案】8.C 9.A
【分析】8.人工修复指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主要有植树种草、矿山生态修复等,C项正确。我国沿海及江湖实行的休渔制度,林区进行的封山育林,退化草场进行的围栏封育属于减少人为干扰,让其自然恢复,A、B、D项错误。故选C。
9.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既可解决林区职工的生计问题,有利于经济发展,又利于生态恢复,实现了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A项正确。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等生态修复措施,使森林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大气质量等生态效益日益显著,但不能实现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共赢,不符合题意,B、C、D项错误。综上,A对,BCD不对。故选A。
【点睛】生态修复分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人工修复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
(2022·辽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图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盐地碱蓬滩 175.53 17
泥滩 3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盐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0.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是( )A.草滩 B.芦苇滩
C.稻田 D.泥滩
11.各生境类型为丹顶鹤生存所提供的条件,叙述合理的是( )
A.收割后稻田中有散落的稻谷和草籽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B.芦苇滩地势平坦,为丹顶鹤的觅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C.稻田植株高大,冬季可以为丹顶鹤提供避风和躲避天敌的场所
D.稻田中有浮游植物和鱼类为丹顶鹤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答案】10.C 11.A
【解析】10.判断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要通过单位面积的生境有多少只丹顶鹤来确定,单位面积的生境拥有的丹顶鹤越多,表明丹顶鹤越偏爱该生境。草滩单位面积生境拥有的丹顶鹤数量为351/230.37,芦苇滩单位面积生境拥有的丹顶鹤数量为136/107.04,稻田单位面积生境拥有的丹顶鹤数量为140/6.67,泥滩单位面积生境拥有的丹顶鹤数量为37/3176.36,通过数据的对比,可知,稻田单位面积生境拥有的丹顶鹤数量最多,说明稻田是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丹顶鹤为了生存,需要觅食,而稻田在收割之后,会散落较多的稻谷或者草籽,可以为其提供食物来源,因此丹顶鹤会选择稻田栖息,A正确;表中显示,与其他生境相比,芦苇滩面积并不大,因此空间并不广阔,B错误;稻田植株并不高大,且冬季已经收割,不能为丹顶鹤提供避风和躲避天敌的场所,C错误;稻田的管理,属于精耕细作,稻田中很少出现浮游植物,鱼也较少,D错误。故选A。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022·河北·曹妃甸一中高二阶段练习)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下图为该自然保护区一山体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 )
A.古冰川地貌 B.珍稀濒危动物 C.丰富的旅游资源 D.野生动植物资源
13.与世界同纬度相比,该自然保护区有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
①大气环流②太阳辐射③洋流性质④相对高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D 13.B
【解析】12.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有两层含义,既要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又要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结合答案,D正确。由材料信息“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可知,该自然保护区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所以不能保护古冰川地貌,A错误。由“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可知,该自然保护区中未涉及保护珍稀濒危动物,B错误。该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及动植物资源,通过保护环境来发展生态旅游业,所以保护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故选D。
13.结合材料信息,该自然保护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水热资源较丰富且变化多样;由该自然保护区一山体垂直带谱分布图可知,该山相对高度较大,山地垂直分异明显,水热条件变化大,山上各地气候具有多样性,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从而形成同纬度较复杂的生态系统,故与大气环流和相对高度密切相关,①④正确,B正确。世界同纬度的各地,太阳辐射相差不大,②错误,AC错误。洋流性质只影响沿海地区的气候,对该山体影响较小,③错误,D错误。故选B。
【点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
(2022·浙江浙江·高三阶段练习)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表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m2)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盐地碱蓬滩 175.53 17
泥滩 3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盐田 324.51 1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4.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 )A.草滩 B.稻田 C.芦苇滩 D.泥滩
15.鄱阳湖也是丹顶鹤的越冬地,但是丹顶鹤数量极少,其原因错误的是( )
A.冬季丹顶鹤南迁路线较远 B.途经区人口密集不利于南下
C.鄱阳湖湿地人为开发严重,无自然保护区 D.冬季的鄱阳湖的水位较高,栖息地面积小
【答案】14.B 15.D
【解析】14.选项四个生境中,注意结合表格生境面积和丹顶鹤数量,由此可知稻田的丹顶鹤密度最大(生境面积小,但丹顶鹤的数量较多),应是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故本题排除ACD,选B。
15.相比于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鄱阳湖地区与扎龙保护区距离更远,且途径人口密集区,不利于丹顶鹤南下,鄱阳湖湿地受人类开发的影响,缺少自然保护区,使得在该地区越冬的丹顶鹤数量相对较小,ABC选项不符合题意。冬季鄱阳湖地区降水少,水位低,大量湖滩地裸露,栖息地面积大,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稻田属于特殊的人工湿地,其食物来源充足,适合丹顶鹤栖息,丹顶鹤在稻田生境的密度大。
二、综合题
16.(2020·浙江绍兴·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原产北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4米,叶子长12~20厘米,秋季开出黄花,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能通过风等途径迅速扩散,还可以通过根繁殖。加拿大一枝黄花耐阴、耐旱、耐瘠薄,喜在盐碱度低、偏酸性的壤土和砂壤土中生长,会在土壤中排放大量毒素,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
材料二:下图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景观图。
(1)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
(2)从生态环境角度,简述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量繁殖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3)普通民众若要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最佳的季节是____季,并阐述理由。
【答案】(1)传播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缺少天敌;缺乏有效的限制措施。
(2)破坏当地生态系统;根系释放毒素,破坏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生物多样性丧失。
(3)秋 正值花期,易识别;折断花枝可阻止其开花结果,减少种子的产生。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生物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广泛的成因和造成的不利影响。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能通过风等途径迅速扩散,还可以通过根繁殖,这说明其传播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加拿大一枝黄花耐阴、耐旱、耐瘠薄,喜在盐碱度低、偏酸性的壤土和砂壤土中生长,会在土壤中排放大量毒素,这说明其适应能力强。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分布,说明其缺少天敌,缺乏有效的限制措施。
(2)结合材料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大量繁殖,会严重挤占当地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根系释放毒素,破坏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丧失。
(3)结合材料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是秋季开出黄花,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能通过风等途径迅速扩散,此时普通民众可以很容易识别开花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此时折断花枝可以阻止其开花结果,减少种子大范围传播。
【点睛】外来物种由于其有广泛的适应性、极强的繁殖能力,缺乏天敌,不仅对“入侵领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给人类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
17.(2022·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银生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黄河三角洲是指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回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由于黄河入河口历史上多次变迁,导致海岸线不断变化,黄河每年不断向渤海推进、新造陆地几十平方千米。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建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被鸟类专家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化示意图。
(1)简述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形成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
(3)列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采取的保护措施。
【答案】(1)黄河中游携带大量泥沙,河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淤泥地带。
(2)增加土地;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
(3)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保护区的监测;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严禁捕鸟等不合理的活动;加大对保护区内环境研究,因地制宜对湿地进行修复;减少人类在保护区的干扰等。
【分析】本题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的变化为材料背景来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及其可采取的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新淤地带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其形成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势平缓,水流缓慢,具备沉积条件;二是河流具备一定的含沙量。黄河入海口地势平缓,水流较慢,具备沉积环境;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从中游地区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此沉积,从而形成了新淤地带。
(2)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主要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来阐述。黄河每年不断向渤海推进,新造陆地几十平方千米,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增加土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沿海湿地环境,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的作用。
(3)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重要性比较突出,可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对保护区的监测;黄河三角洲附近,人口众多,要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该地“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严禁捕鸟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科研单位加大对保护区内环境研究,有针对性的对湿地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不适宜有大量人类活动,因此要尽量减少人类在保护区的活动,减少对保护区的干扰等。
18.(2021·山东·高密三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毛乌素沙地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基本实现了“毛乌素沙地”到“毛乌素森林”的转变。下图(左)为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一早三改”方式是指引进早熟作物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甲地区因地制宜,采用“一早三改”方式之后,土壤侵蚀明显减轻。
材料三: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成片的坑群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右)是鱼鳞坑景观图。
(1)说明甲乙两处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有何不同?
(2)分析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和转变相对较容易的自然原因?
(3)结合材料二,说明“一早三改”方式的主要作用。
【答案】(1)甲处降水较多,主要是流水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乙处气候干旱,主要是风力侵蚀为主(土地荒漠化)。
(2)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多,植被易成活;附近河流、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引水灌溉方便。
(3)当地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多大风。改早播为晚播、早熟品种,有效避开耕作期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秋耕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利于防止冬春因土地翻耕后风力较大导致侵蚀加剧;改稀植为密植,作物保持水土、削减风力的效果更好,有利于保水保肥。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农业发展措施为材料,涉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甲处位于黄土高原,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多,主要是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为主;乙处位于内蒙古高原,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气候干旱,主要是风力侵蚀为主,主要土地退化形式是土地荒漠化。
(2)毛乌素沙漠位于400mm等降水量线上,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多,植被在自然降水条件下易成活;附近河流、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引水灌溉方便,生态用水充足,荒漠化治理容易取得成果。
(3)从当地自然条件考虑,当地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多大风,容易受低温冻害影响,热量不足,改早播为晚播、早熟品种,有效避开耕作期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收获减少寒潮等灾害造成的损失;秋耕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减少土地翻动,利于防止冬春因土地翻耕后风力较大导致侵蚀加剧,减少土地退化;改稀植为密植,增加单位面积植物数量,作物保持水土、削减风力的效果更好,土壤不易受风力侵蚀,有利于保水保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