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卫星传回的全球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浓度很高,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区( )
A.大量施用氮肥有关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2.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国家,大量含氮的化合物随江河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A.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 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17年2月24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指挥下,青岛海关开展了打击“洋垃圾”走私专项行动,一举端掉了5个走私废矿渣、废塑料的犯罪团伙,现场查扣废矿渣集装箱88个,共计1700余吨。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3.近年来,“洋垃圾”从欧美发达国家向我国境内非法转移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百姓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这一违法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4.欧美发达国家“洋垃圾”大量出口中国,主要原因是
A.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于中国
B.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需要很高的成本
C.中国政府鼓励废弃物进口
D.中国国土辽阔,有大量的荒地可堆放洋垃圾
(2022·广东·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漫画“嫁祸于人”,完成下题。
5.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垃圾转移 B.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C.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类
6.漫画中的现象多发生在( )
A.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2018·吉林·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像粮食、石油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4省3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美元。专家评估,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的污染物”有益探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在上述4省三市中,目前处在重酸雨区的是( )
A.山东、河南 B.江苏、山东 C.江苏、天津 D.上海、柳州
8.所谓的“排放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 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D.排放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效益
(2021·辽宁·四方高中高二期中)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10.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
(2021·黑龙江·延寿县第二中学高二期中)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界首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12.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料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动力充足 D.协作条件好
13.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
A.实现废物零排放 B.解决实产资源不足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2021·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高二期中)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下列几种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正确的是( )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
C.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
15.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二、综合题
16.(2022·江西·鄱阳私立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的进口口岸对24种固体垃圾关闭,其中包括某些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法新社认为,这给美国和欧洲工业带来了一道难题,这些国家习惯了中国吸收其大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而现在,他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来找到对策。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外废纸、电子垃圾等大举进入中国。仅电子洋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在经过简单拆解后,产生的废水、废气及二次废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请为欧美国家合理“消化”固体垃圾提出对策。
17.(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污染物跨境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的行为。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种途径。图1为欧洲降水pH值分布图,图2为日本核电站分布图;图3为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图。
(1)图1中A国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却是欧洲重酸雨区,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
(2)今年4月,日本宣布欲于2年后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海洋,引起舆论哗然。据图2说出日本核电站分布的特点。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将首先向哪里(方向)扩散?
(3)请列举发展核能的利与弊各一条。
(4)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18.(2021·山东·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二期中)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就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的那些产业。读2000-2011年中国四大区域及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省区范围 转入产业 转出产业
西部地区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 塑料、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乙烯、天然气、化学、农药、化肥 无
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 无 除水泥外所有产品
中部地区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纯碱、化肥、水泥 天然气、塑料、原油、平板玻璃、生铁
东部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平板玻璃、生铁、粗钢 原煤、天然气、硫酸、化肥、水泥、纯碱
(1)归纳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的特征。
(2)简析西部地区“吸引”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的原因。
(3)简述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卫星传回的全球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浓度很高,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区( )
A.大量施用氮肥有关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2.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国家,大量含氮的化合物随江河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A.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 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答案】1.C 2.B
【解析】1.施用氮肥与规模化养殖场主要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生产活动,与题干中的“大城市上空”不符,A和D错。排放氟氯烃是破坏臭氧层,和二氧化氮无关,B错。欧洲和北美洲的城市人口密集,机动车多,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C对。故选C。
2.农业化肥大量施用氮素化肥,灌溉冲刷出的废水中含有氮化合物,这些废水随江河排入我国近海,使海洋中氮含量过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使部分生物大量繁殖甚至引发赤潮,B对。含氮的化合物进入近海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但不可能决定并改变海水水面蒸发和水循环的速度(和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关),排除A和C。海生植物有部分会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植物数量,并不是简单的大量死亡,D错。故选B。
(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17年2月24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指挥下,青岛海关开展了打击“洋垃圾”走私专项行动,一举端掉了5个走私废矿渣、废塑料的犯罪团伙,现场查扣废矿渣集装箱88个,共计1700余吨。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3.近年来,“洋垃圾”从欧美发达国家向我国境内非法转移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百姓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这一违法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4.欧美发达国家“洋垃圾”大量出口中国,主要原因是
A.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于中国
B.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需要很高的成本
C.中国政府鼓励废弃物进口
D.中国国土辽阔,有大量的荒地可堆放洋垃圾
【答案】3.A 4.B
【解析】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国情不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相同,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阶段性原则:是各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不应该成为他国的垃圾场,所以“洋垃圾”从欧美发达国家向我国境内非法转移的问题是不遵循公平性原则。故本题选择A。
4.欧美发达国家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但处理过程需要很高的成本,而将固体废弃物运到中国卖掉则能牟取暴利,A错B对。对于“洋垃圾”的处理,虽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但我国政府不会鼓励废弃物进口,更不可能利用荒地堆放“洋垃圾”,CD错。故本题选择B。
(2022·广东·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漫画“嫁祸于人”,完成下题。
5.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垃圾转移 B.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C.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类
6.漫画中的现象多发生在( )
A.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答案】5.A 6.A
【解析】5.漫画题目“嫁祸于人”是题眼,漫画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个字是关键,说明漫画描述的是垃圾转移现象。A正确。
6.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低,这种差价使一些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废弃物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A正确。
(2018·吉林·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像粮食、石油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4省3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美元。专家评估,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的污染物”有益探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在上述4省三市中,目前处在重酸雨区的是( )
A.山东、河南 B.江苏、山东 C.江苏、天津 D.上海、柳州
8.所谓的“排放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可以使( )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 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D.排放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效益
【答案】7.D 8.C
【解析】7.我国酸雨多出现在西南地区和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部分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目前我国上海、柳州处于我国重酸雨区,D正确。
8.由材料“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使当地的环境趋于好转;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少,可出售排放指标获得更大的效益,C正确。
(2021·辽宁·四方高中高二期中)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10.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
【答案】9.B 10.C
【分析】9.由经纬网图和海陆轮廓图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离南极地区较近。因此,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南极上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臭氧含量的减少,除了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来的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消耗臭氧的重要原因,因此禁止氟氯烃的排放是保护臭氧的有效对策,C正确;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属于雨林的保护措施,A错误;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属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B错误;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是属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但禁止排放二氧化碳的说法太绝对,应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臭氧层的损耗是当前世界上又一个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021·黑龙江·延寿县第二中学高二期中)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界首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12.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料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动力充足 D.协作条件好
13.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
A.实现废物零排放 B.解决实产资源不足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答案】11.C 12.A 13.C
【分析】11.结合材料“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可知,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政策,C正确。故选C。
12.结合材料“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再生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再重塑料产业的形成,为其提供丰富价廉的原料。A正确。土地价格低、动力充足、协作条件好等是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但不能依据材料判断是最主要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
13.依据材料可知,“城市矿产”是指回收的废弃物,使废弃物成为再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C正确;能实现废物的减量化,不能实现零排放,A错误;不能解决资源不足,B错误;与居民生活成本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2021·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高二期中)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下列几种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正确的是( )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
C.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
15.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答案】14.C 15.C
【分析】14.塑料包装是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由于其不易回收,难以降解,因而危害极大。纸包装便于回收利用,且易降解,因而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主要材料,C正确;并不是纸包装更加便宜、美观以及轻便等。故选C。
15.废旧电池的回收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池中的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正确;石墨电极、外壳金属材料的回收以及防止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等均不是首要原因,ABD错。故选C。
【点睛】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采取填埋法(成本较低,但易造成土壤、水等污染)、焚烧法(可以焚烧发电,但会造成大气污染)、综合利用以及堆肥(主要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等办法进行处理。
二、综合题
16.(2022·江西·鄱阳私立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的进口口岸对24种固体垃圾关闭,其中包括某些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法新社认为,这给美国和欧洲工业带来了一道难题,这些国家习惯了中国吸收其大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而现在,他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来找到对策。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外废纸、电子垃圾等大举进入中国。仅电子洋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在经过简单拆解后,产生的废水、废气及二次废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请为欧美国家合理“消化”固体垃圾提出对策。
【答案】加强对废弃物资源的分类放置和回收利用;做无害化处置;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以旧换新;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积极寻找可回收垃圾的买家,将垃圾转运到他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固态垃圾的处理措施,以欧美为发达国家垃圾出口为背景,提出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面对的新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材料中指出“中国的进口口岸对24种固体垃圾关闭,其中包括某些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欧美国家习惯了中国吸收其大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再结合已学知识: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所以欧美国家合理“消化”固体垃圾的对策应是加强对废弃物资源的分类放置和回收利用;做无害化处置;利用雄厚的经济基础,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将污染消灭在生产流通的过程中;对于工业废弃物来说,要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分类放置,及时回收和处理;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奖励政策,鼓励公众及时举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齐抓共管,防患于未然;另外还可以积极寻找可回收垃圾的买家,将垃圾转运到他国。
【点睛】
17.(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污染物跨境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的行为。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种途径。图1为欧洲降水pH值分布图,图2为日本核电站分布图;图3为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图。
(1)图1中A国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却是欧洲重酸雨区,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
(2)今年4月,日本宣布欲于2年后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海洋,引起舆论哗然。据图2说出日本核电站分布的特点。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将首先向哪里(方向)扩散?
(3)请列举发展核能的利与弊各一条。
(4)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其他国家排放的酸性气体随盛行西风扩散至A国上空,遇水汽形成酸雨。
(2)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靠近工业区。扩散方向:东北
(3)利:发电成本低;污染小。弊:技术要求高;核废料处理难度大。
(4)加剧环境污染;增加污染物处理成本。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环境污染类型及其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核能的利弊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影响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
【详解】(1)图1中A国位于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该地区盛行西风,其他国家排放的酸性气体随盛行西风扩散至A国上空,遇水汽形成酸雨,因此是欧洲重酸雨区。
(2)据图2可知,日本核电站多沿海分布,原因是需要海水作为冷却水源。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后,将被北太平洋暖流携带向东北方向扩散。
(3)发展核能的有利条件是发电成本低;在安全运营的前提下,污染小。不利方面是发展核能的技术要求高;核废料处理难度大,一旦泄露污染严重。
(4)电子垃圾丢弃在环境中造成重金属污染;难以降解的物料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会造成接受国环境污染加剧;增加污染物处理成本。
【点睛】
18.(2021·山东·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二期中)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就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的那些产业。读2000-2011年中国四大区域及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省区范围 转入产业 转出产业
西部地区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 塑料、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乙烯、天然气、化学、农药、化肥 无
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 无 除水泥外所有产品
中部地区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纯碱、化肥、水泥 天然气、塑料、原油、平板玻璃、生铁
东部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平板玻璃、生铁、粗钢 原煤、天然气、硫酸、化肥、水泥、纯碱
(1)归纳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的特征。
(2)简析西部地区“吸引”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的原因。
(3)简述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1)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
(2)①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我国天然的能源与化工基地。②生产成本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等相对较低。③政策因素。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环保要求较低,导致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
(3)影响∶西部生态脆弱,大量污染物排放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出现威胁全国生态安全;西部地区治理能力较弱,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使区域环境风险加剧。
【分析】该题目借助中国四大区域及区域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考查产业转移的方向、类型及产业转移的影响。利用表格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较容易回答,难度一般。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详解】(1)产业转移最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方向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根据表格内容,我国西部地区转入产业主要有塑料、原煤、硫酸、原油、纯碱、水泥、乙烯、天然气、化学、农药、化肥,无转出产业,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 东北地区除水泥外所有产品转出,无转入产业,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 东、中部地区转入、转出均有部分污染产业,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
(2)西部地区拥有丰富能源资源,是我国的能源、化工基地。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导致西部地区“吸引”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等相对较低,生产成本地区差异,也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大量招商引资,且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较低,促使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西部。
(3)西部生态脆弱,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大量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治理能力较弱,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使区域环境风险加剧。西部地区为众多河流的主要源头,生态意义重大,污染物大量排放将会威胁整个流域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