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9 23:55: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自2010年五家渠市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北疆地区的茄子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由于日光温室环境封闭,连年种植茄子,土壤产生连作障碍,严重降低茄子种植户的积极性。该市某农场在传统日光温室土壤种植模式下,冬季需施用大量秸秆、粪便等农家肥,采用新嫁接技术后,茄子采收期延长,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作为茄子嫁接的优良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整个生育期约370天,若遇到下雪天气或阴天,需在中午揭开棚膜。下图示意选用砧木作为苗床的茄子嫁接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场延长茄子采收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成本的降低 B.坐果期的缩短 C.错峰售价的提高 D.产量的显著增加
2.在传统日光温室土壤种植模式下,该农场冬季需施用大量农家肥的主要目的是( )
①改善土壤环境②减少病毒虫害③减少水分损耗④促进大棚升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与直接在土壤里种植方式相比,该农场采用砧木嫁接技术种植茄子的主要优势是( )
①增产增值②水肥需求较小③降低连作的风险④增强抗病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广东·河源市河源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旱芹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旱芹是耐湿性蔬菜,根细而浅,喜疏松土壤,生长适温为15~20℃,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在15~20℃时发芽需10天,在4℃或25℃时发芽需20天。上海旱芹生长较快,已成为上海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旱芹最显著的特性是( )
A.喜暖干环境 B.喜肥沃黑土 C.经济价值低 D.宜推广种植
5.与上海地区相比,同纬度的拉萨地区旱芹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拉萨地区( )
A.水热匹配差 B.耕地面积小 C.劳动力不足 D.地势起伏大
(2022·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十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6.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亩均碳排放量高的原因是( )
A.农药使用量大 B.地膜使用量大
C.温室加热耗能高 D.农业机械耗能多
7.关于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的描述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粮食作物秸秆还田量大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碳汇量最小,蔬菜光合作用弱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土壤固碳少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秸秆还田和土壤固碳量大
8.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2022·湖南岳阳·高三阶段练习)产自四川双流县的某棘椒品种为正宗川莱的重要原料,喜温不耐寒,以肥沃、排水度好的沙质土为适宜。地处缓丘地区的双流县牧马山区域,2005年前后成立了多个辣椒专业合作社。2015年双流撤具设区以来,多家辣瓶专业合作社注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双流县其它地区相比,牧马山区域种植该辣椒品种的主要优势是( )
A.热量更丰富 B.土壤更肥沃 C.低温冷害少 D.排水条件好
10.2005年前后,牧马山区域成立多个辣椒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销售渠道 B.促进技术推广 C.提高经济效益 D.形成特色产品
11.2015年以来,多家辣椒专业合作杜注销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B.退耕还林政策 C.市场竞争加剧 D.运营成本增加
(2022·新疆·乌市八中高三阶段练习)乡村六次产业可以表示为:1次产业(农林渔业)X2次产业(加工业等)X3次产业(流通、销售、旅游业等)=6次产业,即以农业生产为出发点,延伸发展第二、三产业,形成产业融合、高效增值的新模式。东北作为“天下粮仓”,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外调量常达全国60%以上。然而东北地区乡村经济较为落后,截至2018年,东三省乡村二、三产业比重之和与第一产业持平,约占49%。为破解这种困境,多地采取“接二连三”的政策,大力发展六次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东北乡村实现六次产业化的优势包括( )
①生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②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业劳动力解放③农民可支配收入多,经济基础雄厚④装备技术成熟,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推测目前东北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困境是( )
A.区域间分工合作能力弱,区域合力不足 B.东北农村交通条件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C.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 D.东北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农业产值下降
(2022·陕西咸阳·高三阶段练习)垂直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种植方式,其自动化程度高。它采用无土溶液载培,在堆叠的托盘上种植作物,周围环境封闭可控,水的使用被减少到最低,害虫无法靠近。这种在国外备受资本关注的全新农业种植方式,目前在国内难以推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传统的室外农业生产相比,垂直农场( )
①需水量较少②可全年种植③运输成本高④能源消耗少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5.目前垂直农场在中国难以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空间 B.市场 C.地价 D.劳动力
二、综合题
16.(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北海拔高,多丘陵,地势平缓;东南海拔低多高山,坡陡谷深,境内雪峰耸立,山脉交错,河流纵横,湖泊繁多,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
果洛所产的蕨麻,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营养保健食品,因其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而得名“人参果”。蕨麻可治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又可供甜制食品及酿酒用;根含鞣料可提制栲胶,并可入药,作收敛剂;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又是蜜源植物和饲料。近年来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有供不应求之势。下图示意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
(1)推测果洛“人参果”生长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请对果洛“人参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7.(2022·海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茶叶之乡,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茶树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喜阴,适宜在气温15~3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排水条件好的坡地生长。图为信阳市地形图、表为信阳市气候资料。
表信阳市气候资料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2.2 4.3 9.0 16.1 20.9 24.8 27.4 26.4 21.6 16.2 10.0 4.6
平均降水量/毫米 29.2 42.4 69.4 80.0 126.0 154.0 183.9 159.5 107.8 51.2 50.9 21.4
降水天数/日 7.2 7.9 10.7 9.9 11.5 11.0 12.6 11.9 10.5 10.2 7.6 6.2
(1)说明信阳市种植茶树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请说出淮河给信阳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18.(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年从7月初至9月初,江西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鄱阳湖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夏季湖底“大草原”景观(下左图)。高温干旱给江西各地的城乡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下右图为南昌某行道树景观(白色物体为可盛水的蛇皮袋,用于绿化苗木的补水)。
(1)推测今年夏季江西省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形成的原因。
(2)在总结今夏经验的基础上,试为缓解鄱阳湖地区农村农业旱情提出你的建议。
(3)相较于传统的绿化浇灌,袋装滴灌模式在绿化养护中的优点。
19.(2022·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甲河属于____(内流或外流)河,该河流出源地后,径流量沿程逐渐____(增多、减少),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和____(水循环环节)。
(2)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并简述其成因____。
(3)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
20.(2022·江西·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莓喜温凉、喜光,草莓根系生长适温15~22℃,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30℃以上草莓生长和光合作用便受到抑制。
北京昌平区主要种植冬季草莓,多采用黑膜覆地技术(如A草莓园),而延庆区海拔高、雾霾天少,冬、夏季均可种植草莓,很多种植户采用高架栽培模式(如B草莓园)。
(1)说明采用黑膜覆地技术对种植草莓的有利影响。
(2)分析延庆区广泛种植夏季草莓的原因。
(3)与A草莓园相比,评价B草莓园采用高架栽培模式的突出优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自2010年五家渠市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北疆地区的茄子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由于日光温室环境封闭,连年种植茄子,土壤产生连作障碍,严重降低茄子种植户的积极性。该市某农场在传统日光温室土壤种植模式下,冬季需施用大量秸秆、粪便等农家肥,采用新嫁接技术后,茄子采收期延长,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作为茄子嫁接的优良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整个生育期约370天,若遇到下雪天气或阴天,需在中午揭开棚膜。下图示意选用砧木作为苗床的茄子嫁接技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场延长茄子采收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成本的降低 B.坐果期的缩短 C.错峰售价的提高 D.产量的显著增加
2.在传统日光温室土壤种植模式下,该农场冬季需施用大量农家肥的主要目的是( )
①改善土壤环境②减少病毒虫害③减少水分损耗④促进大棚升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与直接在土壤里种植方式相比,该农场采用砧木嫁接技术种植茄子的主要优势是( )
①增产增值②水肥需求较小③降低连作的风险④增强抗病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D 3.C
【解析】1.延长茄子采收期,使茄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更多的光照、有机肥、无机盐等,导致生产投入成本提高,A错误。延长茄子采收期,可以延长坐果期,B错误。延长茄子采收期,可以错开茄子高峰供应时期,有利于茄子价格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正确。茄子产量、品质也随之提高,但茄子产量提高并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取决于消费市场的供需关系,D错误。所以选C。
2.冬季土壤受地温影响较大,作物被冻坏影响产量的概率较大;传统日光温室土壤种植模式冬季气温较低,施用大量有机肥后,不但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而且有机肥分解会释放一定的热量,促进棚内升温,利于作物越冬,①④正确。施用大量农家肥,对水分损耗影响较小,会增加作物病毒虫害,②③错误。所以选D。
3.选用砧木嫁接技术与在土壤里种植相比,冬天砧木温度受地温影响较小,大大降低了作物被冻坏的概率,砧木嫁接技术使茄子生长周期延长,生长需要的水肥也随之增加,在传统日光温室土壤种植模式下连年种植茄子,会过度消耗地力,导致茄子所需的营养物质在土壤中大幅度减少,产生连作障碍,影响产量与品质,而砧木嫁接技术通过人工施加肥料,提高苗床肥力,减轻了连作的负面影响,①③正确,②错误。采用砧木嫁接技术可以提高嫁接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④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2022·广东·河源市河源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旱芹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旱芹是耐湿性蔬菜,根细而浅,喜疏松土壤,生长适温为15~20℃,其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在15~20℃时发芽需10天,在4℃或25℃时发芽需20天。上海旱芹生长较快,已成为上海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旱芹最显著的特性是( )
A.喜暖干环境 B.喜肥沃黑土 C.经济价值低 D.宜推广种植
5.与上海地区相比,同纬度的拉萨地区旱芹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拉萨地区( )
A.水热匹配差 B.耕地面积小 C.劳动力不足 D.地势起伏大
【答案】4.D 5.A
【解析】4.材料中信息显示,旱芹为“耐湿性蔬菜,喜疏松土壤,生长适温为15~20℃”,说明其喜暖湿环境,黑土土壤质地粘重,透水不良,AB错误;旱芹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说明其经济价值高,宜推广种植,D正确,C错误。故选D。
5.农作物的生长快慢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优劣,拉萨地区海拔较高,地温较低,水热匹配差,导致旱芹生长缓慢,上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旱芹生长较快,A正确;耕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地势起伏对旱芹生长快慢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2022·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十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6.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亩均碳排放量高的原因是( )
A.农药使用量大 B.地膜使用量大
C.温室加热耗能高 D.农业机械耗能多
7.关于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的描述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粮食作物秸秆还田量大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碳汇量最小,蔬菜光合作用弱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土壤固碳少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秸秆还田和土壤固碳量大
8.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答案】6.B 7.D 8.D
【解析】6.依据表中信息,作物复种模式主要是蔬菜和瓜果类多茬轮作,需要大量使用地膜来改善黄土高原区的热量条件,提高复种殖数,因此增加了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使碳排放增加,B正确。作物复种模式以蔬菜和瓜果类轮作为主,畜牧养殖规模小,农药使用量小,温室加热耗能小,基本不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耗能少,ACD错误。故选B。
7.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AB错误。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是因为秸秆还田量小;C错误。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秸秆还田量大,沼气池沼渣还田,土壤固碳量大,D正确,故选D。
8.根据题目要求,退耕还林农户耕地数量减少,提高经济效益,需要依靠技术,增加单位耕地面积投入,通常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AC错误。比较设施作物复种模式和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后者的碳排放量更低,并且净碳汇量明显高于前者,也是4种农业生产模式中最高的,应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首选,所以D正确,B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2022·湖南岳阳·高三阶段练习)产自四川双流县的某棘椒品种为正宗川莱的重要原料,喜温不耐寒,以肥沃、排水度好的沙质土为适宜。地处缓丘地区的双流县牧马山区域,2005年前后成立了多个辣椒专业合作社。2015年双流撤具设区以来,多家辣瓶专业合作社注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双流县其它地区相比,牧马山区域种植该辣椒品种的主要优势是( )
A.热量更丰富 B.土壤更肥沃 C.低温冷害少 D.排水条件好
10.2005年前后,牧马山区域成立多个辣椒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销售渠道 B.促进技术推广 C.提高经济效益 D.形成特色产品
11.2015年以来,多家辣椒专业合作杜注销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B.退耕还林政策 C.市场竞争加剧 D.运营成本增加
【答案】9.D 10.C 11.A
【解析】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辣椒品种喜温不耐寒,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为适宜,牧马山为缓坡丘陵,地势高,排灌方便,是种植辣椒的理想土地,D正确。与双流其它地区相比,牧马山的热量条件、士壤条件、低温冷喜等不是优势条件。ABC错误。故选D。
10.材料信息显示,辣椒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当地种植户采购生产资料,销售产品。成立专业合作社可以实现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促进技术推广,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C正确。辣椒专业合作社统一为当地种植户采购资料、销售产品,可以节省生产成本,拓宽销售渠道,但这些不是根本目的,A错误。辣椒专业合作社不参与生产过程,并不能促进技术推广、形成特色产品,BD错误。故选C。
11.2015年双流撤县设区,意味着双流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双流纳入成都市统一规划,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第一产业比重下调,二、三产业比重提高,A正确。退耕还林政策、市场竞争加剧、运营成本增加等不注意导致辣椒专业合作杜注销,BCD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造不利因素,提高农业产量。
(2022·新疆·乌市八中高三阶段练习)乡村六次产业可以表示为:1次产业(农林渔业)X2次产业(加工业等)X3次产业(流通、销售、旅游业等)=6次产业,即以农业生产为出发点,延伸发展第二、三产业,形成产业融合、高效增值的新模式。东北作为“天下粮仓”,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外调量常达全国60%以上。然而东北地区乡村经济较为落后,截至2018年,东三省乡村二、三产业比重之和与第一产业持平,约占49%。为破解这种困境,多地采取“接二连三”的政策,大力发展六次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东北乡村实现六次产业化的优势包括( )
①生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②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业劳动力解放③农民可支配收入多,经济基础雄厚④装备技术成熟,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推测目前东北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困境是( )
A.区域间分工合作能力弱,区域合力不足 B.东北农村交通条件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C.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 D.东北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农业产值下降
【答案】12.A 13.C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农业生产优势条件明显,①正确;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劳动力需要数量较少,能够解放大量的农业劳动力,②正确;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对于六次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小,③错误;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装备技术成熟,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好,④正确。所以选A。
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地区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区域内分工合作能力较强,A错误;东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开发历史较早,交通条件较为优越,B错误;东北地区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受传统工业城市衰退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出现萎缩,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制约六次产业发展,C正确;东北地区的农业产值没有出现大规模下降,D错误。故选C。
【点睛】“六次产业”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与我国一直提倡的让农业“接二连三”内涵一致,即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条,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流通、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开辟光明前景。“1+2+3”等于6“1x2x3”也等于6“六次产业”给农业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2022·陕西咸阳·高三阶段练习)垂直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种植方式,其自动化程度高。它采用无土溶液载培,在堆叠的托盘上种植作物,周围环境封闭可控,水的使用被减少到最低,害虫无法靠近。这种在国外备受资本关注的全新农业种植方式,目前在国内难以推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传统的室外农业生产相比,垂直农场( )
①需水量较少②可全年种植③运输成本高④能源消耗少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5.目前垂直农场在中国难以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空间 B.市场 C.地价 D.劳动力
【答案】14.C 15.B
【解析】14.垂直农场主要在都市发展,距离市场较近,可节约运输成本;室内垂直农场自动化程度高,要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人工光源,以电能为主的能源消耗较多,水的使用减少到最少,需水量较少,室内可以调控光热,所以可以全年种植,由此可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15.高成本导致的高售价使垂直农场的产品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发展中国家市场范围不大。目前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垂直农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导致垂直农场发展缓慢,故目前垂直农场在中国难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B正确。我国人口稠密,部分地区土地开发潜力大,有足够发展垂直农场的空间、土地和劳动力,所以空间、地价与劳动力均不是垂直农场在中国难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本题应选B。
【点睛】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无土栽培、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种植,以及经营,促使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等特点。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灌溉)水源,地形,土壤等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国家政策等。
二、综合题
16.(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北海拔高,多丘陵,地势平缓;东南海拔低多高山,坡陡谷深,境内雪峰耸立,山脉交错,河流纵横,湖泊繁多,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
果洛所产的蕨麻,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营养保健食品,因其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而得名“人参果”。蕨麻可治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又可供甜制食品及酿酒用;根含鞣料可提制栲胶,并可入药,作收敛剂;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又是蜜源植物和饲料。近年来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有供不应求之势。下图示意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
(1)推测果洛“人参果”生长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请对果洛“人参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位于三江源,水源充足且洁净;大气洁净,污染少;地广人稀,地价低。
(2)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品牌;招商引资,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展“人参果”旅游开发,提高收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题以果洛藏族自治州蕨麻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以及农业发展方向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参果生长的区位因素可以从气候、地形地势、地价等因素考虑,位于青藏高原,以高原气候为主,海拔高,气候凉爽;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三江源,水源充足;该地工业活动较少,大气污染较少,大气洁净,污染少,作物品质较高;该地地广人稀,地价低等。
(2)人参果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招商引资,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依托当地人参果资源,开展人参果旅游开发,发展采摘农业、绿色农业,提高收入;保护环境,注重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
17.(2022·海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茶叶之乡,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茶树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喜阴,适宜在气温15~3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排水条件好的坡地生长。图为信阳市地形图、表为信阳市气候资料。
表信阳市气候资料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2.2 4.3 9.0 16.1 20.9 24.8 27.4 26.4 21.6 16.2 10.0 4.6
平均降水量/毫米 29.2 42.4 69.4 80.0 126.0 154.0 183.9 159.5 107.8 51.2 50.9 21.4
降水天数/日 7.2 7.9 10.7 9.9 11.5 11.0 12.6 11.9 10.5 10.2 7.6 6.2
(1)说明信阳市种植茶树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请说出淮河给信阳城市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1)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降水天数多,阴天较多;大多数月份气温在15~27℃,气温较高;山地、丘陵地形,利于排水。
(2)提供充足的城市用水(生活、工农业);提供便利的航运;美化城市环境、贡献旅游资源;可提供渔业资源。
【分析】本题以信阳市地形图和信阳市气候资料表为载体,主要涉及农业区位和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根据材料,茶树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喜阴,适宜在气温15~30℃、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排水条件好的坡地生长。结合信阳市气候资料表中数据可知,信阳市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降水天数多,阴天较多,符合茶树对降水的要求;4-10月份气温在15~27℃,气温较高,符合茶树对气温的要求;根据信阳市地形图可知,信阳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
(2)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供水、航运、美化环境等方面。由图中信息可知,淮河流经信阳市,为信阳市提供充足的城市用水(生活、工农业);可提供便利而廉价的航运;同时淮河还可以美化信阳市的城市环境、贡献旅游资源;淮河还可以提供淡水渔业资源。
18.(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年从7月初至9月初,江西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鄱阳湖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夏季湖底“大草原”景观(下左图)。高温干旱给江西各地的城乡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下右图为南昌某行道树景观(白色物体为可盛水的蛇皮袋,用于绿化苗木的补水)。
(1)推测今年夏季江西省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形成的原因。
(2)在总结今夏经验的基础上,试为缓解鄱阳湖地区农村农业旱情提出你的建议。
(3)相较于传统的绿化浇灌,袋装滴灌模式在绿化养护中的优点。
【答案】(1)原因: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较往年同期更偏北,偏西,对江西省控制时间更长,强度更大;今年暑期登陆的台风较往年同期少,台风对江西省的降温解暑作用较弱;全球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出现紊乱。
(2)建议:加强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及指导工作;加强对农村生产性水利基础建设的财政支持,完善农业抗旱防灾、保生产能力;加强鄱阳湖流域内生态修复及建设,增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
(3)优点:减少了养护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可有效避免大水浇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控制渗漏速度,提高下渗率,实现良好的灌溉效果。
【分析】本题目以鄱阳湖为背景材料,涉及气温、旱灾、农业改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我国夏季风强弱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当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较往年同期更偏北、偏西时,势力偏强,对江西省控制时间更长,强度更大,降水少;同时由于今年暑期登陆的台风次数较往年同期少,台风给江西省的降水少,对江西的降温解暑作用较弱;大环境是全球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出现紊乱,极端天气增加。
(2)为缓解鄱阳湖地区农村农业旱情可以发展天气预报技术,加强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及指导工作,提前预防;加强对农村生产性水利基础建设的财政支持,保证旱季供水,完善农业抗旱防灾、保生产能力;出台政策,加强鄱阳湖流域内生态修复及建设,恢复植被,增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
(3)相较于传统的绿化浇灌,袋装滴灌模式进行绿化养护可以减少了养护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节省资金;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可有效避免大水浇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可以控制渗漏速度,提高下渗率,增加下渗水量实现良好的灌溉效果。
19.(2022·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甲河属于____(内流或外流)河,该河流出源地后,径流量沿程逐渐____(增多、减少),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和____(水循环环节)。
(2)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并简述其成因____。
(3)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
【答案】(1) 内流 减少 蒸发 下渗
(2) 冰凌洪水##凌汛 成因:该河段12月份有结冰现象;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大致由南向北流);较高纬度河段封冻早,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3)赞同:夏季光热充足,日较差大,稻米质量好;有充足的黄河水源,满足其灌溉条件;水稻单产高,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不赞同:水稻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到陆地水体的补给、水循环、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据图可知,甲河流发源于山地,在流入沙漠后逐渐消失,河流没有注入海洋,因此属于内流河。河流流出源地后,径流量逐渐减少,导致流量减少的原因,除了因为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补给少之外,还因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以及沿途多沙地,下渗强烈,导致流量减少。
(2)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为凌汛。成因有:该段纬度较高,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发生于2011年12月17日,冬季有结冰期;加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图中由南向北);较高纬度河段封冻早,冰块堆积形成冰坝,水位升高,形成凌汛,容易引发决口形成河水泛滥。
(3)赞同: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光热充足,且气温日较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稻米质量好;黄河流经,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满足其灌溉条件;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不赞同:本地气候干旱,水资源较缺乏,种植水稻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空气干燥,蒸发旺盛,加剧土壤盐碱化;过度引黄河水灌溉,会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20.(2022·江西·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莓喜温凉、喜光,草莓根系生长适温15~22℃,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30℃以上草莓生长和光合作用便受到抑制。
北京昌平区主要种植冬季草莓,多采用黑膜覆地技术(如A草莓园),而延庆区海拔高、雾霾天少,冬、夏季均可种植草莓,很多种植户采用高架栽培模式(如B草莓园)。
(1)说明采用黑膜覆地技术对种植草莓的有利影响。
(2)分析延庆区广泛种植夏季草莓的原因。
(3)与A草莓园相比,评价B草莓园采用高架栽培模式的突出优势。
【答案】(1)保温,保持土壤中水分(降低大棚内湿度),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
(2)延庆区海拔高、雾霾天少,盛夏期夜间气温较低,种植的草莓可以发芽、分化,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草莓品质较好,市场需求大。
(3)改善了草莓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通风换气,减少了土传病害,提升了草莓品质;不用弯腰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观光采摘舒适度。
【分析】本题以草莓种植为材料背景,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区位因素对比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1)黑膜覆盖,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对低温有更好的增强,同时,形成温室效应,更好的保持了地表温度;黑膜透水性差,阻挡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土壤湿度,保持了土壤肥力,降低大棚水汽含量;黑膜透光少,杂草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生长受限;黑膜覆盖起到隔离作用,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2)由材料可知草莓喜温凉、喜光,延庆区海拔高、雾霾天少,太阳辐射较多,光照充足;地势高,夏季气温也能适合草莓生长,保证草莓花芽分化;海拔高,雾霾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草莓糖分积累,品质提高;延庆隶属北京,距离北京市区距离近,北京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3)由图可知,相对于A园模式,B园草莓采用的高架模式使草莓生长脱离地面,有利于通风,并减少了和土壤接触,减少了土传病虫害;可更好的认为控制水肥量,提高草莓品质;加高后,工作人员可直立操作,减少劳动强度,草莓采摘舒适度提高,是个观光采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