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3.4“一路一带”倡议与国际合作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推进年。“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B.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
C.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西部地区农牧业发达
2.“一带一路”东部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地区是发达的欧洲,而中部地区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地区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地区油气丰富,需要寻求外部市场④南亚地区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加深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A 3.C
【分析】1.“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镇化进程快,西部为欧洲,多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故B项正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亚和欧洲西部地区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区地广人稀,故A项错误;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故C项错误;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故D项错误。所以选B。
2.“一带一路”东部地区为我国,生产能力增强,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所以需要对外合作,①正确;西部地区为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人才众多,不需要大量引进人才,②错误;中亚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经济相对落后,本地市场小,需要寻求外部市场,③正确;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以自给为主,出口量很少,④错误。所以选A。
3.“一带一路”投资资金以我国政府资金为主,有必要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影响不大,①错误;俄罗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不会向我国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②错误;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利于我国引进大量油气资源,③正确;“一带一路”将为欧亚间货物互通有无、往来物流提供更加牢固的保障,有利于我国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④正确。所以选C。
【点睛】“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21·江苏苏州·高三阶段练习)2020年11月15日,东盟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下图反映了“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往来情况”(注: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正值代表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负值代表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结合图片,推测2019年我国( )
A.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矿产品 B.从新西兰进口大量光学医疗器械
C.对东盟各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顺差 D.与文莱之间几乎无贸易往来
5.自贸区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 B.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
C.优化各国进口结构,增加消费成本 D.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
6.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中,中国能够( )
A.减少环境污染 B.获得充足资金
C.引进先进技术 D.扩大消费市场
【答案】4.A 5.D 6.D
【分析】4.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推测,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的矿产品,A正确。我国从印尼进口大量光学医疗器械,不是从新西兰,B错误。由图可知,负值一侧明显,我国对东盟各国应为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C错误。由图可知,我国与文莱即无贸易顺差也无贸易逆差,说明我国与文莱之间进出口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D错误。故选A。
5.自贸区的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协调分配,轻工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向缺乏的国家出口、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向缺乏的国家出口等,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D正确。跨国贸易对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反而是恶化,比如生产高污染产品出口到别的国家,A错误;拓宽市场空间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一般地,打造品牌效应和市场销等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B错误;优化各国进口结构,会减少消费成本,C错误。故选D。
6.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中,中国比东盟国家发展快,资金和技术实力也比东盟各国雄厚,因此不可能从东盟各国获得充足资金,引进先进技术,BC错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促进彼此经贸发展,促进生产,因此不一定能减少环境污染,A错误;由图可知我国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塑料制品等都呈正值,说明这些产品大量出口中,因此扩大了消费市场,D正确。故选D。
【点睛】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迈上新台阶,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一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动海洋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建设,促进蓝色经济繁荣发展。三是增进人文交流互鉴,形成多元化的交流格局。
(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适宜种植橡胶、椰子等作物 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比海运更便捷
C.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国内外市场广阔 D.部分国家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廉
8.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与东南亚各国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这对东南亚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改善当地环境质量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提高失业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7.D 8.C
【分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投资东南亚的企业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我国,东南亚部分国家土地、劳动力等价格低廉,企业生产成本低,D项正确。东南亚国家多山地,地形起伏大,A项错误。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山高谷深,陆路交通不便,B项错误。东南亚的许多城市沿河流分布,经济欠发达,市场不广阔,C项错误。故选D。
8.我国企业与东南亚各国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东南亚产业结构调整,①正确;有利于加快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正确;产业转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污染,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但可以降低失业率,②④错误。故选C项。
【点睛】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同中国山水相连,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东南亚是发展中国家,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第二小题宜采用排除法。
(2021·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线,预计21世纪中后期实现全年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目前,该航线最适宜通航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若该航线实现全年通航,中欧贸易传统航线中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好望角 D.苏伊士运河
11.随着该航线通航条件的持续改善,沿岸地区需要建设( )
A.水产品加工基地 B.物资补给基地
C.船舶制造基地 D.大型观光基地
【答案】9.B 10.D 11.B
【分析】9.由材料,“‘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线,预计21世纪中后期实现全年通航”。北极会在9月份以后开始逐渐变冷,随后海冰开始逐渐增长,在北半球春季到来后海冰逐渐消融,并在盛夏达到消融的顶峰,北极圈纬度高船只最适宜通航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若该航线实现全年通航,中欧贸易中,白令海峡航线路线最短,地位会上升,A错误;中欧贸易航线不经过巴拿马运河,B错误;好望角航线走大洋,线路可以通航巨型轮船,船舶载货量大,运输效率高,航线沿线环境条件好,运输效率高,所以仍会是主要线路,地位不会明显下降,C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水浅,运河较窄,船舶载重量小,通过能力低,路线还比较长,所以运输地位会下降,D正确。故选D。
11.由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线,该航线通航条件的持续改善,该航线将成为北美、东亚、西欧的贸易航线,通过的船只增多,沿岸地区需要建设物资补给,B正确;该沿线由于纬度高,环境条件差,鱼类资源不丰富,再加上沿线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旅游景区少,不适合建水产品加工基地、船舶制造基地和大型观光基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冰上丝绸之路的弊端:北冰洋常年维持在零下40℃到零下20 ℃之间,海面长年累月结着冰,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海面冰层能够融化。也就是说,一年12个月,只有两三个月能够正常航行;缺乏准确可靠的航行资料,且有大量的浮冰、冰山,都给航行的船舶带来巨大的挑战;航道沿途补给点很少、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加之长期得不到开发,沿途的营商环境也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俄目前在这一航道实施的高额“导航费”,也是不菲的成本);开发这一路线,显然也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
(2021·吉林江城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是由西安经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到鹿特丹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上海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至鹿特丹的海上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 )
①东部能源需求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政策大力支持 B.市场需求量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气候温和湿润
【答案】12.A 13.B
【分析】12.根据题干信息,“一带一路”的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是东部能源需求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①正确;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②正确;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才众多,而中东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少,西部并不能够从中东部引进大量人才,从而形成互补③错误;南亚地区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需要进口,④错误。A项的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B正确;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交通和饲料,政策和劳动力资源对其影响较小,AC错误;气候温和湿润是属于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
【点睛】西欧乳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西欧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西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便于乳畜产品的销售。
(2022·黑龙江·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渝新欧国际货运铁路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约为13天,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重庆制造的工业品销往欧洲,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欧洲高端消费品输入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有优势的是( )
A.运费比航空节省,效率高 B.运时比海运短,安全性高
C.灵活性比公路更强,速度快 D.货运范围比管道广,占地少
15.开通初期,渝新欧铁路运费过高的原因( )
①空箱回程②开行频率低③沿线部分铁路企业运费定价过高④沿线自然灾害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4.B 15.C
【解析】14.铁路运输运费比航空节省,但效率低,A错误;铁路运输运时比海运短,且受气象条件影响较水运小,安全性高,B正确;公路运输是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C错误;相对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占地面积大,D错误。故选B。
15.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渝新欧铁路沿线自然灾害并不多,因此铁路开通初期运费高可能与空箱回程、开行频率低以及沿线部分铁路企业运费定价过高有关,故选C。
【点睛】“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是指利用南线欧亚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这一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重庆是欧亚大陆桥的新起点。“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合称“渝新欧”。
二、综合题
16.(2018·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读塞拉利昂区域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铁矿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埋藏浅。2016年我国某钢铁集团获得了塞拉利昂境内的非洲最大铁矿矿藏地100%的所有权。随后,以铁矿开发、钢铁产业为主导的钢厂区以及港、路、电配套一搅子开发规划项目得以开工建设。
(1)简述塞拉利昂的海陆位置和地势特征,并说明地势特征的判断依据。
(2)分析弗里敦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3)说明我国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塞拉利昂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5%,粮食不能自给,请说明该国为提高粮食产量宜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非洲西部,大西洋东岸,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主要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2)夏季受西南季风及暖流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海潮顶托作用,河水下泄慢
(3)获得优质铁矿石;加大技术和资本的输出;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加强过剩产能的输出;调整产业结构等
(4)发展农业科技,培育改良农作物,提高单产;兴修水利工程,防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采用轮作、套作、间作等种植方式,保护土壤肥力;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多种经营;研发优质高效农药控制病虫害
【分析】本题以塞拉利昂的相关材料以及中外经济合作的相关知识为载体,涉及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洪涝灾害的原因、中外经济合作、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信息,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海岸,即非洲大陆西部,大西洋东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主要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2)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弗里敦位于赤道,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受西南季风及沿岸暖流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注意图中气候资料图降水信息的获取)。并且弗里敦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受海潮顶托作用,河水下泄慢,排洪能力弱,所以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3)注意分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山东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对我国的有利影响可从交流合作、满足我国的需求、资源来源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塞拉利昂铁矿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埋藏浅。通过我国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我国可以获得优质铁矿石,加大技术和资本的输出,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同时,作为钢铁企业对外合作,有利与我国过剩产能的输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提高粮食产量,首先,要发展高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科技含量,栽培基因优化种子,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科技,培育改良农作物,提高单产。同时,研发优质高效农药控制病虫害。其次,要注意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良,如采用轮作、套作、间作等种植方式,保护土壤肥力,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需要防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保障粮食稳产。
【点睛】
17.(2018·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高二期中)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出访非洲: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到西非凡内亚湾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再到静卧西南非洲大西洋边的“石油之国”安哥拉,最后折返东濒印度洋的“动物天堂”肯尼亚。
材料二尼日利亚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尼日利亚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尼日利亚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O 12.O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O 4.9 88.8 1.3 100
(1)相比于罗安达,内罗毕年平均气温较低,且一年有两次雨季,长雨季大约是3月到5月,短雨季大约在10月到12月,解释内罗毕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简述在尼日利亚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源远流长,尼日利亚是非洲目前第一大经济体,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系其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粮食不能自给,基础设施落后。分析中尼经贸往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平均气温较低。内罗毕地处赤道附近,3月到5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带来湿润空气,遇东非高原的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形成长雨季。10月到12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形成短雨季。
(2)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国土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高。青尼罗河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有降水、湖泊水作为这些大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的发展;促进能源、加工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分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影响因素、水资源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国际贸易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位置以及分层设色图可看出内罗毕地处东非高原,海拔更高,平均气温低。内罗毕地处赤道附近,一方面3-5月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另一方面3-5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控制该区域,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带来湿润空气,遇东非高原的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形成长雨季。10-1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又一次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形成短雨季。
(2)埃塞俄比亚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高,地形阻挡,多地形雨和对流雨,降水多;青尼罗河等多条大江大河发源于此,多降水、湖泊水补给河流。
(3)尼日利亚水热条件优越,自然条件很好,所以限制性因素主要从社会因素着手。从表格中看出尼日利亚水稻种植面积小,很难形成规模,且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尼日利亚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长期以来尼日利亚以杂粮作为主食,受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水稻推广具有难度。
(4)国际贸易中,相对发达国家与相对落后国家具有不同的优势,尼日利亚能源多,但制造业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尼日利亚石油多可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尼日利亚制造业水平低可增加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的发展;尼日利亚基础设施落后、市场潜力大,可促进我国能源、加工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点睛】
18.(2022·云南楚雄·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由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边境县转变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合作节点,其产业由以橡胶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跨境贸易、边境旅游为主。随着开放进程的提速,跨境贸易、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兴。目前,勐腊县拥有磨憨、关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平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在勐腊县设置客货火车站,使其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下图示意勐腊县地理位置。
(1)分析改革开放前,勐腊县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2)指出勐腊县产业演化的主要表现。
(3)说明勐腊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南半岛国家可能开展的国际合作。
【答案】(1)地理位置偏远,受核心经济中心的辐射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运输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受教育水平低;周边地缘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资本投入等要素严重不足。
(2)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跨境贸易、来料加工发展;由跨境旅游及由此产生的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服务业多重发展。
(3)热带农业技术;口岸通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治理。
【分析】本题勐腊县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国际合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由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边境县转变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合作节点”可知,勐腊县位于我国边陲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受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限制了经济发展;以少数民族为主,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周边地区环境复杂多变,对外交通不便,外来的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流入较少,制约了经济发展等。
(2)根据材料信息“其产业由以橡胶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跨境贸易、边境旅游为主。”可知,勐腊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单一的橡胶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向跨境贸易、边境旅游等工业、服务业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目前……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可知,随着交通等区位因素的改善,导致该地由跨境贸易、边境旅游向产业集聚、企业网络、服务业等多重产业发展。
(3)中南半岛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薄弱,中国可以与其开展热带农业种植技术交流;中南半岛口岸众多,中国可以与其开展口岸通关合作;湄公河由我国流向中南半岛,沿途流经多个国家,可以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合作等。
19.(2022·河南·荥阳市京城高中高二期末)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年来受“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土耳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伊安高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是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建成通车。
(1)说出土耳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简述伊安高铁对土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分析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
【答案】(1)土耳其地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扼守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航道,东部和东南部与石油资源丰富的伊朗、伊拉克等国接壤。
(2)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了伊安两地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3)(铁路修建需要相关产品)促进了中国钢铁、机械、列车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铁路的修建改善了土耳其海峡两岸的交通联系,刺激沿线农矿资源的开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同时激活土耳其内陆消费,为中国商品提供销售市场;加强了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转移,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创新提供空间。
【分析】本题以土耳其地理位置及伊安高铁为材料,涉及地理位置描述、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交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黑海、土耳其海峡为亚欧分界线,土耳其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地带,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十字路口;土耳其北部为黑海,西部、南部为地中海,土耳其海峡还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通道,扼守地中海与黑海航道;土耳其东部为伊朗,东南部为伊拉克、叙利亚,其东部和东南部接壤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中东国家。
(2)伊安高铁的修建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伊斯坦布尔与安卡拉之间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伊安高铁需要大量铁路相关产品,中国承建相关铁路,使用中国技术以及中国相关产品,可以促进中国钢铁、机械、列车制造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从材料可知土耳其农牧、工业产品相对较为发达,伊安高铁能够有效的改善土耳其海峡两岸的交通联系,促进沿线地区农矿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的发展,可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料。伊安高铁的修建,使得内陆安卡拉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刺激土耳其内陆地区消费领域的发展,便于中国商品进一步走出国门,扩大海外的销售市场。伊安高铁的修建是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沿线的基础设施,促使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土耳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利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20.(2022·浙江衢州·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境内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出到欧洲西部。
材料二:下图为乌克兰区域略图,下表为2021年一季度中国对乌克兰的进出口商品。
商品 金额(亿元) 同比(%)
出口 机电产品 9.0 28.7
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3.4 5.1
进口 农产品 14.8 146.0
铁矿砂及其精矿 7.6 45.9
(同比:是与2020年一季度比)
(1)第聂伯河是乌克兰的母亲河,过去春季多发洪水,洪水由____引起。20世纪30年代,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基本解除了洪水对____(上游/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2)大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的____部地区(南/北),出口主要依赖水运,港口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
(3)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运输网多呈____走向,主导因素是____。
(4)据表概括2021年一季度中乌贸易的主要特点。
【答案】(1) 季节性积雪融水 中下游
(2) 南 黑海
(3) 东西 市场(或经济)
(4)①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②进口以农矿产品为主③进口额大于出口额④同比增速快。
【分析】本大题以乌克兰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第聂伯河洪水的来源水电工程对防治洪水的作用、乌克兰的农业生产及天然气运输、中乌贸易的主要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第聂伯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低,降水主要以降雪的形式为主,第聂伯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冬季寒冷漫长,有深厚的积雪,春季气温升高,短时间内大量积雪融化,汇入河中,引发洪水。大型水电工程的修建截留上游来水,基本解除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2)读图可知,乌克兰的大麦产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乌克兰南邻黑海,大麦出口主要依赖黑海港口港口销往国际市场。
(3)读图可知,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运输网密集,多呈东西走向,由材料一可知,乌克兰境内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出到欧洲西部,故主导因素是市场或经济。
(4)读2021年一季度中国对乌克兰的进出口商品表可知,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金额大,同比增速较快;进口商品以农矿产品为主,同比增速快;且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3.4“一路一带”倡议与国际合作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推进年。“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B.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
C.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西部地区农牧业发达
2.“一带一路”东部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地区是发达的欧洲,而中部地区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地区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地区油气丰富,需要寻求外部市场④南亚地区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加深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021·江苏苏州·高三阶段练习)2020年11月15日,东盟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下图反映了“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往来情况”(注: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正值代表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负值代表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结合图片,推测2019年我国( )
A.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矿产品 B.从新西兰进口大量光学医疗器械
C.对东盟各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顺差 D.与文莱之间几乎无贸易往来
5.自贸区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 B.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
C.优化各国进口结构,增加消费成本 D.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
6.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中,中国能够( )
A.减少环境污染 B.获得充足资金
C.引进先进技术 D.扩大消费市场
(2022·黑龙江·宾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南洋”一词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了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东南亚国家吸引我国企业“下南洋”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适宜种植橡胶、椰子等作物 B.山水相邻,陆路交通比海运更便捷
C.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国内外市场广阔 D.部分国家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廉
8.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与东南亚各国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这对东南亚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改善当地环境质量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提高失业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1·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线,预计21世纪中后期实现全年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目前,该航线最适宜通航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若该航线实现全年通航,中欧贸易传统航线中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好望角 D.苏伊士运河
11.随着该航线通航条件的持续改善,沿岸地区需要建设( )
A.水产品加工基地 B.物资补给基地
C.船舶制造基地 D.大型观光基地
(2021·吉林江城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是由西安经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到鹿特丹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上海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至鹿特丹的海上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 )
①东部能源需求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政策大力支持 B.市场需求量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气候温和湿润
(2022·黑龙江·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渝新欧国际货运铁路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约为13天,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重庆制造的工业品销往欧洲,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欧洲高端消费品输入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有优势的是( )
A.运费比航空节省,效率高 B.运时比海运短,安全性高
C.灵活性比公路更强,速度快 D.货运范围比管道广,占地少
15.开通初期,渝新欧铁路运费过高的原因( )
①空箱回程②开行频率低③沿线部分铁路企业运费定价过高④沿线自然灾害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2018·浙江·余姚中学高一期中)读塞拉利昂区域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铁矿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埋藏浅。2016年我国某钢铁集团获得了塞拉利昂境内的非洲最大铁矿矿藏地100%的所有权。随后,以铁矿开发、钢铁产业为主导的钢厂区以及港、路、电配套一搅子开发规划项目得以开工建设。
(1)简述塞拉利昂的海陆位置和地势特征,并说明地势特征的判断依据。
(2)分析弗里敦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3)说明我国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塞拉利昂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5%,粮食不能自给,请说明该国为提高粮食产量宜采取的具体措施。
17.(2018·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高二期中)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出访非洲: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到西非凡内亚湾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再到静卧西南非洲大西洋边的“石油之国”安哥拉,最后折返东濒印度洋的“动物天堂”肯尼亚。
材料二尼日利亚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尼日利亚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尼日利亚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O 12.O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O 4.9 88.8 1.3 100
(1)相比于罗安达,内罗毕年平均气温较低,且一年有两次雨季,长雨季大约是3月到5月,短雨季大约在10月到12月,解释内罗毕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简述在尼日利亚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源远流长,尼日利亚是非洲目前第一大经济体,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系其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粮食不能自给,基础设施落后。分析中尼经贸往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18.(2022·云南楚雄·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勐腊县由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边境县转变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要合作节点,其产业由以橡胶种植为主转变为以跨境贸易、边境旅游为主。随着开放进程的提速,跨境贸易、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兴。目前,勐腊县拥有磨憨、关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平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老铁路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在勐腊县设置客货火车站,使其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下图示意勐腊县地理位置。
(1)分析改革开放前,勐腊县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2)指出勐腊县产业演化的主要表现。
(3)说明勐腊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南半岛国家可能开展的国际合作。
19.(2022·河南·荥阳市京城高中高二期末)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耳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牧、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欧洲。近年来受“一带一路”政策影响,土耳其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伊安高铁(伊斯坦布尔—安卡拉)是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于2014年建成通车。
(1)说出土耳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简述伊安高铁对土耳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分析中国在该地区参与承建的高速铁路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
20.(2022·浙江衢州·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境内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出到欧洲西部。
材料二:下图为乌克兰区域略图,下表为2021年一季度中国对乌克兰的进出口商品。
商品 金额(亿元) 同比(%)
出口 机电产品 9.0 28.7
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3.4 5.1
进口 农产品 14.8 146.0
铁矿砂及其精矿 7.6 45.9
(同比:是与2020年一季度比)
(1)第聂伯河是乌克兰的母亲河,过去春季多发洪水,洪水由____引起。20世纪30年代,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基本解除了洪水对____(上游/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2)大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的____部地区(南/北),出口主要依赖水运,港口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
(3)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运输网多呈____走向,主导因素是____。
(4)据表概括2021年一季度中乌贸易的主要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