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课件 (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5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课件 (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9 21: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九章 机械与功
第5节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北师大版 物理 八年级下册
1、功的原理
2、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3、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1)问题与猜想
问题: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
猜想: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猜测。
探究新知
新知一 功的原理
(2)制订计划
①如图1 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重物匀速提升h,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计算出功W1。
② 如图1 乙所示,通过动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将重物匀速提升h,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计算出功W2。
③ 比较W1 和W2 的大小。
(3)收集证据
力/N 移动距离/m 力做的功/J
F=4 h=0.1 W1=0.4
F′=2.2 s=0.2 W2=0.44
温馨提示
1.实验中应该竖直向上匀速拉弹簧测力计,保持重物匀速上升。
2.实验中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重物匀速上升的高度h,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之间存在关系s=2h,所以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可以不需要测量,而利用s=2h=2×0.1 m=0.2 m计算得到。
(4)实验结论:W1①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由于动滑轮受重力,提升重物时存在摩擦,所以W1< W2;
②如果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则W1=W2。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 斜面
(1)概念:如图2 甲所示,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也是简单机械的一种。
(2)特点: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斜面摩擦,则沿斜面向上的最小推力F= ,即斜
面的长是斜面高的几倍,
最小推力F 就是物重G 的
几分之一。
拓展延伸
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如图3所示,汽车要从A位置到达B位置,由于AB间太陡车辆无法直接开上去,要经过CD才能到达B点,这样做拉长了车的行驶距离l,又AB 之间垂直高度h和车重G一定,由公式F= 知车辆上坡需要的力更小。
[中考·达州] 如图4 所示,AC、BC 为同一水平面上
的两个光滑斜面,AC > BC,∠ CAB=30°。在相等时间内把重为80 N 的同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分别沿AC、BC 匀速推至C 点,若推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F2,P1______P1。
(均选填“>”“<”或“=”)
例 1

=
解题秘方:根据斜面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析:由题知,AC 和BC 是两个光滑的斜面,额外功为0,根据功的原理可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为Gh,即W1=W2,由于AC > BC,根据W=Fs 可知,F1 < F2;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功率公式 ,可知P1=P2。
特别提醒
AC、BC两个光滑斜面的高度相同,根据功的原理得,推力F1、F2做功相等为Gh。
1. 有用功(W有用)人们需要做的功,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且对人们有用的功。
2. 额外功(W额外)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时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
3. 总功(W 总)
(1)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 总=W有用+W额外。
(2)总功就是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
新知二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深度理解
●为了实现做功目的,有用功W有用等于直接用手做的功,总功W总等于作用在机械上的力与这个力通过距离的乘积。
●由于机械存在自重,且部件之间存在摩擦,故利用机械实现做功目的,额外功不可避免。
人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则此过程中( )
A. 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B. 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C. 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 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例2
A
解题秘方:判断有用功、额外功要看做功目的,实现做功目的(做功对象)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所做的其余部分的功为额外功。
解析:用铁桶打水,做功的目的是提水,故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特别提醒
题中若是打捞掉到水中的桶,则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
1. 定义
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用η 表示。
2. 公式
新知三 机械效率
3. 物理意义
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越大,这个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4. 可变性
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机械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可能会发生改变。
5. 特点
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只有在理想情况下机械效率才等于1。
6. 注意
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物体提升的高度、物体被提升的速度等因素无关。
7. 机械效率的计算归类
杠杆 斜面 滑轮(组)
图示
杠杆 斜面 滑轮组
做功目的 竖直提升物体 水平移动物体
有用功 W 有用=Gh W有用=fs物
总功 W 总=FsF
机械效率
深度理解
1.像速度、密度和功率一样,机械效率也是利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的。
2.由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知,式子中的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故算出的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机械效率的这一点与速度、密度和功率不同。
3.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是由机械自身因素( 如机械自重、摩擦等) 和做功对象(如提起的重物)决定的,与使用机械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以及做功多少无关。
5. 机械效率、功率和功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中考·南京] 如图5 所示,物体重180 N,动滑轮重10 N,小明用100 N 的拉力(方向不变)
将物体匀速提升2 m,用了10 s,则此
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_J,额外功是
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例 3
360
40
40
90
解题秘方:利用题中条件可直接求出的物理量有W 有用、s、W 总,再利用求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
进一步分析求解。
解析: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180 N×2 m=360 J。由图知n=2,则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2 h=2×2 m=4 m,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Fs=100 N×4 m=400 J,
拉力的功率P=
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400 J-360 J=4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中考·广西] 如图6 是利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的情景。匀速拉动车的过程中, 车相对树木是________ (填“静止”或“运动”)的,动滑轮上有________段绳子承担对车的拉力,若对车的拉力为2 400 N,F为1 500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是________。
运动
2
80%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机械效率
无单位
总小于1
与功率没有
内在联系
特点
有用功
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功的原理
归纳新知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