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5. 《无言之美》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5. 《无言之美》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9 23:0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地圆。
上面第二句虽然详尽,却无法像第一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壮的意境,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得太多反而不好?也许今天这一课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导入
15 无言之美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无言之美”,了解“言”与“意”的关系、“流露”与“含蓄”的区别,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阅读目标
重点
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其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
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2
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运用。
写作目标
学会运用“递进式论证结构”。
品格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他的一些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议论文的层进式结构
议论文的核心在于阐明道理,以理服人。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结构,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展开论述的一种结构方式。
预习资料速查
层进式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构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
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
1.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2. 附丽:附着,依附。
3. 姑且:表示暂时地。
4. 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
5. 蛾眉:蚕蛾的须细而弯,借指美人细而弯的眉毛。
6. 寂寥( ):寂静;空旷。
liáo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
7. 谚语: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8. 铢( )两悉称(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9.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10.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zhū
必考字词梳理
注意韵母。
chèn

11. 栩( )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
12. 目不忍睹( ):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13. 信手拈( )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niān
注意声母。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喻( )(家喻户晓)
谕( )(手谕)
觎( )(觊觎)
渝( )(坚贞不渝)




词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同 都形容非常逼真。 异 强调的是形似,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强调的是神似,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多指艺术作品。
例 ① 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惟妙惟肖。 ② 石壁上雕刻的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本文最后归纳出的美学观点是什么?
梳理思路
美学观点
分析内涵
预习思考问题
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2
导思
1
导思
3
关键词:无言之美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引起下文的论述。
第二部分(3-6):提出问题。根据言意关系及文学的特定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意既不能完全达之以言,文学却要求尽善尽美,“和自然逼真”,是否做得到;二是假如言足以传达情意,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是否有必要。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7-12):分析问题。对前面两个问题做出回答:对一切文学美术作品来说,语言都只能尽量表现情绪意旨,却不能完全传达;即使能够完全传达, 也没有必要。再通过美术、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阐述其中的道理。
第四部分(13):得出结论。归纳以上实例,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此即“无言之美”的奥秘。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最后归纳出作者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观点也启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第二课时
15 无言之美
课文细读品味
1.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同意。“不能说谎”是“和自然逼真”的通俗说法,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按照自然本来的样子表现,不违背自然的真实; 对自然外物要有感情、感悟,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不能无病呻吟。
课文细读品味
2.怎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文字语言有其局限性,只能尽量表现情绪意旨,不能完全传达。即使没有此局限性,“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也并非文学的追求。文学作品在很多时候追求辞约而旨丰,含蓄而不直露。这样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美感更浓厚,印象更深刻。
课文细读品味
3.在作者看来,摄影家和美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①摄影家的创作“和自然逼真”,美术家的创作不“和自然逼真”。表现: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则不然,美术家会进行选择,只表现其中的一部分,并对所选的这一部分进行一番理想化的加工,融入自己的人格,然后表现出来,不和实物完全一致。②美术家的图画较摄影家的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浓厚,所产生的印象更深刻。
课文细读品味
4.你能体会到这两首诗中“深远”的情感吗?
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句子是“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实指诗人生不逢时,未遇到古代那样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怀有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寂寞郁闷之情。②李白的《怨情》,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美人的幽怨情态。
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李白的《怨情》。
课文细读品味
着重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怨谁?恨谁?作者留下空白,任读者想象。诗中饱含着一个女子的寂寞和对远行之人的思念。
课文细读品味
5.详读第⑩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唱歌奏乐都离不开声音的变化。但唱歌奏乐,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体会无声之美,所以音乐也讲究“无言之美”
课文细读品味
6.根据第 段的内容,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有些建筑富丽堂皇,十分浮华,而江南民居粉墙黛瓦,梁架不施彩绘,房屋外部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素雅明净,让人在喧嚣中感到闲适淡雅,具有独特的美。
课文细读品味
7.试着理解第 段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你能体会到什么?
这里不主张“吐肚子”,与前文的表述不矛盾。不主张“吐肚子”指艺术作品表达要含蓄,不要把一切都表现出来,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前文“吐肚子”指艺术作品不说谎,讲究真实,“和自然逼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表现出来。
1.[难点] 如何理解文中对于言与意关系的分析?
①言是用以表达情绪意旨的工具,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意是丰富的、无限的、瞬息万变的、缥缈无踪的,具有混整的特性;②一旦用言语表现出来,意思就固定了、单一了,再考虑交流中信息的损耗、接受者理解的不同等因素,用言所表现的意就会出现偏差,失去其丰富性。
课文全篇探究
③人类习惯以固定的语义系统来指称和描述外在世界,但世界是丰富的、具体的,语言是概括的、抽象的,再完备的语义系统,也无法完全准确地指称和描摹每一个个体事物。若通过词语、概念的辨析,使语言表述精确化、严密化,或采用修辞手法或文学的手段,拓展语言的表现力和表现空间,则可以尽可能地使“言”来表达丰富的“意”。
课文全篇探究
2.[重点] 课文是怎样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地展开论证的?
首先,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其次,作者从言与意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文学艺术不能也不必做到言完全达意。再次,作者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论述了“无言”比“言尽”更能表现美。最后,归纳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课文全篇探究
1.对比突出,论证有力。
雕塑作品中怒目金刚和低眉菩萨的神态对比,音乐里面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时精神感受的对比,使文章论证有力,观点突出。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引经据典,举例恰当。
本文论述无言之美时,引用了孔子和英国诗人济慈的话进行论证,同时列举了文学作品中言不必尽意的例子,如: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怨情》等,资料翔实,说理透彻,以理服人。
归纳总结
1. 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
A.意蕴(yùn)     譬如(bì)  丝豪
B.信手拈来(zhān) 笼统 谚语
C.流露(lù) 含蓄(xù) 缥缈
D.怆然(chuàng) 附丽 目不忍赌






返回
C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清水秀,树木葱葱,远处的房屋若隐若现,眼前的美景使我心旷神怡。
B.这哥儿俩的性格铢两悉称:一个活泼开朗,一个不苟言笑。
C.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个被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D.对于古今中外文学的典故,他总能够信手拈来,巧为己用。




【点拨】“铢两悉称”形容与实际相符,非常精准、妥帖;也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句中用来形容哥儿俩性格不一样,不正确。
【答案】B
返回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是雅俗共赏。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他们笔下的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这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搭建了崭新的途径。在节目中,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平淡间有无限深情,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令人赞不绝口(  )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示例:这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2)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行者、樵夫、渔父、读书人并怡然自得
②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
③行旅、担柴、垂钓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3)文中括号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
D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