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知人论世
Part 01
知人论世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知人论世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
共七篇,分别为: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知人论世
孟子思想
1、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2、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
3、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道德修养论:以“大丈夫”作为理想人格,主张舍生取义的义利观。
知人论世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知人论世
齐桓公
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知人论世
晋文公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也是古代论辩文中的杰作,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
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
知人论世
识字正音
Part 02
识字正音
识字正音
胡龁 hé 便嬖 pián bì 彘 zhì
觳觫 hú sù 吾惛 hūn 庠序 xiáng
褊小 biǎn 放辟 pì 邪侈 chǐ
孝悌 tì 忖度 cǔn duó 畜妻子 xù
课文解析
Part 03
课文解析
课文解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1.闻:使动,使…听到。
2.之徒:这类人。
3.道:谈论、讲述。
4.是以:因此。
5.无传:没有流传。
6.无以:不得已。
7.王: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8.若:像。
9.臣未之闻也/德何如/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句。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您可以讲给我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
齐宣王说:“道德怎么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养民众才能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养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儿知道我可以呢?”
课文解析
(1)齐王实问“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
(2)孟子转谈“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以德服人
孟子主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课文解析
亚圣的话术第一层:掌握心理、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课文解析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 ‘将以衅钟。’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1.而:连词,表修饰。
2.以:介词,用。
3.若:这样。
4.而:连词,却,表转折。
5.就:动词,靠近,走向。
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7.与: 通“欤”,表疑问。
7.诸:兼词,“之乎”。
8.牛何之:宾语前置。
9.臣闻之(于)胡龁曰/将以(之)衅钟:省略句。
课文解析
【译文】(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取血涂钟行祭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替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样事。”
课文解析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爱:吝惜,舍不得。
2.固:本来、确实。
3.然:对,正确。
4.诚:确实,的确。
5.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6.以:动词,认为。
7.若:如果。
8.隐:痛惜、哀怜。
9.择:区别。
10.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状语后置
课文解析
【译文】(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一头牛)。我确实知道您是不忍心。”(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又何至于吝惜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哀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课文解析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是:这。
2.诚:的确、究竟。
3.伤:妨碍。
4.远:形作动,远离。
5.易之以羊也:状语后置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之:助词,取独。
7.是乃仁术也:判断句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意译)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惜钱财才用羊替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孟子的证明题:
齐宣王可以保民而王
凡有“不忍之心 ”的君主可以“保民”
齐宣王是有“不忍之心”
所以,齐宣王可以“保民”
凡是“保民”之君“足以王”
齐宣王是可以“保民”的
所以,齐宣王“足以王矣”
一
二
课文解析
孟子的证明题:
齐宣王有“不忍之心”
远庖厨、不见其杀禽兽 ——仁
以羊易牛未见杀羊 ——仁
所以,“以羊易牛”是乃“仁术”
有“仁术”则有“不忍之心”,
所以,齐宣王是有“不忍之心”
一
二
课文解析
课文解析
亚圣的话术第二层: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1、举例论证: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不忍其觳觫)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
2、对比论证: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和“臣固知王之不忍”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课文解析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说:通“悦”。
2.忖cǔn度duó:猜测。
3.乃:这样。
4.戚戚:内心有所触动。
5.复:禀报。
6.明:名词,视力。
7.秋毫之末:秋天鸟兽生出的羽毛的尖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8.舆薪:整车的柴。
9.许:相信,认可。
10.夫子之谓:宾语前置句。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课文解析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1.足以:足够用来。
2.至于:古今异义,推及到…
2.独:偏偏。
3.为:因为。
4.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宾语前置。
5.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
6.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判断句。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功德却不能推及到老百姓身上,究竟是为什么呢?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视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安抚,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
力举百钧
不举一羽
不见舆薪
明察秋毫
恩及禽兽
功不至百姓
不用力
不用明
不用恩
比喻
类比
王之不王
不为,非不能
消除齐宣王畏难情绪
课文解析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形:表现。
2.异:区分
3.以:表修饰;超:越过。
4.枝:通“肢”,肢体。
5.类:一类的事。
6.老 /老 :形作动,尊敬/形作名,长辈。
幼幼:形作动,爱护/形作名,幼儿。
7.何以异:宾语前置。
8.判断句。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课文解析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1.刑:通“型”,名作动,做榜样
2.寡妻:正妻。
3.御:治理。
4.举:拿。
5.斯心:爱自己家人之心。
6.诸:兼词,“之于”。
7.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
8.权:动词,用秤称。
9.度 /度:用尺量/考虑。
10.刑于寡妻:状语后置。
课文解析
【译文】《诗经》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保护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却不能推广到老百姓身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不能
不为
王之不王
推恩:保四海
不推恩:妻子不保
王
不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对比
天下可运于掌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御于家邦
由小及大
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
对比
推恩是以君主的“不忍之心”为起点,逐渐推广到百姓身上,进而“王天下”,因此“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
课文解析
亚圣的话术第三层: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1、类比论证: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正面引出“推恩足以保四海”的结论。
2、对比论证:孟子由物及人,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课文解析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1.抑:难道。
2.兴:发动。
3.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4.于是:在这方面。
5.肥甘/轻暖/采色:形作名,肥美的食物/轻暖的衣服/绚丽的服饰。
6.采:通“彩”,绚丽。
7.便pián嬖bì:受君主宠爱的人。
8.为是:为了这些。
9.构怨于诸侯/快于心/快于是/:状语后置
课文解析
【译文】“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因为穿着华丽服装的美女不够看吗?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吗?您的大臣都足够您使唤,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课文解析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1.辟:开辟。
2.朝:使动,使....朝见。
3.莅:临视。
4.其:语气词,表强调。
5.殆:恐怕,可能。
6.以:介词,拿,用。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欲望,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些想要的东西,又尽心尽力地去干,此后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课文解析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1.孰:谁。
2.小/大/寡/众/弱/强:形作名。
3.集:集聚(总面积)。
4.服:使动,使……降服。
5.盖hé:同“盍”。
6.反:同“返”。
7.藏:储存。
8.涂:通“途”。
9.疾:憎恨。
10.其:副词,表假设。
11.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状语后置。
课文解析
【译文】(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课文解析
这一部分解释了为何齐宣王有爱物的仁心,却不能行仁政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为他想靠武力强取天下。孟子说你这是缘木求鱼。
孟子提出了: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国君要把重视百姓,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
反面论证:缘木求鱼、以邹敌楚
行霸道必败
正面论证:天下(仕、耕、商、旅)归心
行王道必胜
课文解析
亚圣的话术第四层:反面论证、当头棒喝
1、比喻论证:孟子以“缘木求鱼”“邹与楚战”为喻,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
2、反面论证: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课文解析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惛:糊涂。
2.进于是:达到这一步。
3.以:连词,表修饰。
4.敏:聪慧。
5.惟:只有。
6.若:至于
7.放/辟/邪/侈:放荡/不正/不老实/过度。
8.已:通“矣”。
课文解析
【译文】齐宣王说:“我糊涂啊,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有守道不变的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那么不守法度,越出常规的事儿,就没有不做的了。
课文解析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从而:接着。
2.刑:名作动,处罚。
3.罔:通“网”,名作动,陷害。
4.制:动词,规定。
5.仰/俯:名作状,向上/向下。
6.畜:养活。
7.乐年:丰年;凶年:灾年。
8.之:动词,走向。
9.从之:跟从明君。
10.赡:足。
11.奚:疑问代词,哪里。
12.治:讲求。
课文解析
【译文】等到(他们)犯了罪,紧接着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课文解析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树:名作动,种植。
2.衣yì:名作动,穿。
3.畜:饲养。
4.无:通“勿”,不要。
5.谨:重视。
6.庠序:古代学校。
7.申:反复说明。
8.孝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9.颁:通“斑”,斑白。
10.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
11.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课文解析
【译文】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宅院,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负和头顶东西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课文解析
亚圣的话术第五层:具体阐述、有理有据
1、对比论证:孟子论述了明君制民之产与今也制民之产的不同,认为做到“有恒产者有恒心”,然后“驱而之善”才能吸引人口。
2、指导方针:孟子提议国家大力发展蚕桑纺织业、家畜饲养业和农业耕作,随后对百姓“申之以孝悌之义”,以此构建了一个和谐富足的理想社会。
“制民之恒产”
“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仪道德的教育
物质
精神
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孟子认为国君如何行动才能实现理想社会?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理想社会: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①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
②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
③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齐宣王,妫(gu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导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齐宣王感叹:"吾甚惭于孟子。”
燕昭王为报国仇,统帅燕国及赵、秦、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国就此衰落。
提出话题
正面劝导
反面论述
破其“大欲”
引出主张
阐述措施
岔开提问,转谈王道
提出论点,以例引导
正面晓谕,指明方向
保民而王
以羊易牛
是不为,非不能
推恩
引出“大欲”,指出危害
以战为喻,主张施仁
辟田地,朝秦楚
后必有灾
宣王请教
孟子说仁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板书结构
拓展探究
Part 04
拓展探究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他们崇尚的是“霸道”。
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转换话题诱使齐王在思想上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王道。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二、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第五步: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展开论述:
第一步: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身有“不忍之心”。且认为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实施“王道”的基础。
第三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且进一步说明实行王道要“推恩”。
第四步:列举了霸道的危害。从而让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三、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用了159个比喻。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另外,用“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为齐宣王所接受。
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现象,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事情之实。
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
文章句式整齐,气势充沛,“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质疑辩理,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比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
四、句式整齐,善用对比
1、无以,则王乎:
2、然则废衅钟与:
3、王说:
4、为长者折枝:
5、刑于寡妻: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盖亦反其本矣: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9、是罔民也: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停止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说,通“悦”,高兴
枝,通“肢”,肢体
刑,通“型”,作榜样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涂,通“途”, 道路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通假字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古今异义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词类活用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词类活用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百姓之不见保
被动句
将以衅钟
省略句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夫子之谓也
牛何之
然则一羽之不举
舆薪之不见
何以异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王坐于堂上
构怨于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状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