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Remodeling My Life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情景情入
视频中“人”的共同点:
东京残运会
①残疾人
②生活得十分精彩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等。
获得荣誉
主要著作
导入新课
认识读音
jiǎn
捡
感 慨
cuō niǎn
搓 捻
zhàn
绽 开
zhí
争 执
kuì
惭 愧
悔 恨
企 盼
抚 弄
譬 如
Kǎi
huǐ
qǐ
fǔ
pì
理解词语
不求甚解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疲倦不堪
形容非常疲乏 ,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
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花团锦簇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初读感知
Chapter 2
思考题目
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再塑生命”是如何做到的?
谁“再塑”谁的生命?
默读全文找出答案
默读方法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一气读完全文。
回答问题
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Q 1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什么意思?
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Q 2
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
“她”原来的生命是痛苦的、黑暗的;现在她的生命是幸福的,光明的。
Q 3
她原来的生命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结合文章语句)
合作探究
Chapter 3
合作探究
1. 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她在接受教育之前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第4段简要分析。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合作探究
心理描写
2. 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她在接受教育之前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第4段简要分析。
真切地表现了一个六岁盲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但生理缺陷关闭了世界大门的无助、脆弱,她希望光明能带自己走出迷雾。
侧面烘托了莎莉文老师对“我”人生的重要性,为下文做了铺垫。
合作探究
初次见面,握住了海伦的手,把她紧紧抱在怀里。
Step 1
送给海伦布娃娃,并且在她的手上拼写“doll”。
Step 2
当海伦分不清“杯”和“水”时,莎莉文老师暂时丢开这个问题。
Step 3
3. 莎莉文老师具体是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合作探究
在海伦摔坏了布娃娃后莎莉文老师没有生气,而是带海伦外出散步。
Step 4
带海伦去井房,让水流过海伦的手掌,并教她拼写“water”,让她理解了“水”这个词。
Step 5
HELEN KELLER
3. 莎莉文老师具体是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问式批注 自读启发
(这个提问式批注对我阅读的帮助)
“海港已经临近”,“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到底这一天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这个问题制造了悬念,激发了我对下文的好奇和阅读期待。
“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这个问题旁批在文章的关键处,引发我深入思考作者这么说的原因。
合作探究
4.“海港已经临近”,“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到底这一天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个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了“我”的身边,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合作探究
5.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有“魔力”的是莎莉文老师,她引导“我”理解“水”,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
合作探究
“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我”满眼泪水的样子,表现出“我”的痛惜与悔恨之情。
6.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
回想起“我”因为发脾气而摔坏了莎莉文老师送给“我”的布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悔恨莫及”。
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
合作探究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7. 文章叙事之中穿插“我”的感受与认识。画出这样的句子,感受“我”学习中的苦与乐。
这表现了“我”在学习中的苦恼。
“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拼写给她看。”
这表现了“我”在学习中获得新知的快乐。
合作探究
这是一个反问句,直抒胸臆,强烈抒发了“我”在学习中获得新知的幸福和满足,表明莎莉文老师用她特有的教育方法开启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激起了“我”求知的欲望,使“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活的意义。
8. “啊!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如何理解这一句话?
合作探究
9.说说文中的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分别是怎样的人。
海伦·凯勒
莎莉文
富有爱心和耐心,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的教育家。
聪明好学,坚毅,有极高的悟性,情感丰富的女孩。
前后对比
1.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海伦·凯勒生命被再塑前后的不同表现。
愤怒、苦恼、疲惫不堪、神情紧张、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唯恐……
关键词
再塑生命前
自豪、恍然大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美好、喜悦、企盼、幸福……
关键词
再塑生命后
阅读《语文作业本》60、61页表格,以提问式批注的形式在表格右侧写下你自己的阅读思考。
拓展延伸
励志故事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作家
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生经历
励志故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
人生经历
“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
励志故事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人生经历
拓展延伸
张海迪
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
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
人生经历
名人名言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
课后作业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观看影片《隐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