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子路、曾晳、冉由,公西华侍坐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能够翻译课文
2.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化常识
3.通过曾皙的“沂水春风”,理解儒家的大同理想
4.背诵这篇文章
学习目标
活动
了解《论语》,梳理文化常识(15分钟)
学习任务一:走进作者 积累常识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汉武帝之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一、作者简介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
二、作品介绍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三、文学常识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古时汉族男子二十岁时举行成人礼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 ,并取“字”。
称名表示亲昵(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自谦,称字表示尊敬。
四、文化常识
姓、氏:
名:
号:
上古时期,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
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又叫“表字”,古人称人称字(成年以后才起)
固定的别名,又叫别号。
字:
四、文化常识
子路,姓仲,名由;
曾皙,名点;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
陪侍长者闲坐
五、释题
活动1
自由朗读课文,正音正字。(5分钟)
学习任务二:译读课文,分析层次
活动2:检查重点字词读音,(5分钟)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lún
j n
xī
sh n
yú
kēng
xiàng
yí
guàn
kuì
s ì
zhuàn
shè
b ì
w ú
r n
学习任务二:译读课文,分析层次
活动2
自主翻译第1——8段,请同学们大声翻译出来(10分钟)
学习任务二:译读课文,分析层次
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
(一说)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不要
因为
闲居,
平日在家时
了解
如果
有人
已:停止:
做
翻 译
比
语文知识:
在否定句和疑问中,代词做介词或动词的宾语时,要前置。
因为
用
那么
孔子问志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千乘之国,指拥有许多兵马的中等诸侯国。
加
治理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之
子路,名仲由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夹处
施加
小知识:
师旅:2500人为一师,500人为一旅。
接续
饥荒
勇气
姓钟,名由,字子路.56岁
夫子哂之
微笑
翻 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圆,纵横
或者
动词,治理。
比( bì)及:等到
使动用法,使……富足。
至于
等待
翻 译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赤,尔何如?”
公西赤,字子华,又称公西华,18岁
音节助词
指代下文“小相”这个工作
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是古代时国家重要政事
诸侯之间的盟会
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礼服
礼帽
名作动,穿礼服,戴礼帽
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语气助词
能做到
或者
翻 译
三人谈志
国之面积 国家形势 自我期待 说话态度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千乘之国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无
外忧:摄…,加…
内患:因…
无
无
鲁莽:率尔对曰
自大: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谦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谦虚: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
学习任务三:明确结构,梳理线索
发展军事:可使有勇
发展经济:
可使足民
建设文明:宗庙之事,如会同
活动3:深入品读1-8段,完成下面的表格。(10分钟)
活动4
自主翻译第9——12段,请同学们大声翻译出来(5分钟)
学习任务二:译读课文,分析层次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稀
曾点,字皙、39岁
名作动,弹
形容响亮的声音
放下
起身,站起来
动作名,才能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何妨
与
翻 译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完成
舞雩台,鲁国求雨的地方
叹息的样子
名作动,吹风
赞成
未成年的男子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暮
已经
在
沂水
翻 译
活动4:齐读第9——12段,思考:“侍坐”的四位弟子都谈了自己的理想,为什么孔子只是“与点”呢?(5分钟)
曾晳所言是建筑在前三子之上的一种诗意生活,是一幅民生和乐的生活画面,近乎儒家的大同理想,乃儒家追求的终极理想,正是心怀天下的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
学习任务二:译读课文,分析层次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动>治理
谦让
因此
微笑
翻 译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难道
怎么,哪里
语气助词连用,表强调
代指诸侯
谁,哪个
非……而何?
不是……,又是什么?
欤
国家
孔子评志
翻 译
学习总结
明结构,理线索
学习任务三:明确结构,梳理线索
孔子
四人
有勇
兵强
足民
国富
小相
知礼
问
问
孔子
其言不让
而非邦也与
非诸侯而何
吾与点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晳
述
述
评
评
学习任务三:明确结构,梳理线索
沂水春风
大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