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2 有多少名观众
第三单元 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大数的策略与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发展数感。
2.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你去过体育场吗?你知道体育场有多少个座位吗?
(学生自由回答)
★任务驱动
1.观察教材的主题图。
(1)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的排列情况,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估算整个体育场观众数的方法。
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小组反馈:先数一排大约有多少名观众,再数有几排,用乘法计算;也可以先估计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
(3)体育场占地面积大,看台座位数量多,从整个体育场来估计座位数不方便操作,可以先估计一个看台的座位数。观察教材一个看台的图,对具体的数据进行估计。
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小组反馈:将座位分成大致相等的3份,先算出其中一份有多少名观众,再乘3。
7×8×3=168(名)
先算出一行有多少人,再算出一列有多少人,再用行数和列数相乘。
21×8=168(名)
学生明确:可以选取合适的估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估算。
2.估算整个体育场的观众数。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观众数大致相同,这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168×28=4704(名)
归纳总结
1.估计具体事物数量的方法,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
2.任何一种估算,它都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乱猜,要找合适的参照物进行合理地估算。
一、填一填。
1.在计算97×41时,可以把97看作( ),把41看作( ),这两个近似数的乘积是( ),所以97×41≈( )。
2.估算213×31,可以这样想:213比( )大,31比( )大,所以213×31 210×30,即213×31 6300,估算的结果比实际值 ( )。
3.估算297×31,可以这样想:297≈( ),31≈( ),相乘得 ( ),所以297×31≈( )。
100
40
4000
4000
210
30
小
300
30
9000
9000
>
≈
4.实验小学有890名小学生要去秋游,如果每张门票要11元,估计总共要付( )元。如果每辆车能坐29人,大约需要( )辆车。
9000
30
二、估算。
33×27≈ 54×51≈
99×28≈ 32×67≈
900
2500
3000
210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练习本3180本。共有21个班,每个班发147本,这些练习本够发吗?
147×21≈3000(本)
答:这些练习本够发。
2.中秋节到了,鑫鑫礼品店新接到一批包装业务,要为某工厂包装小礼盒发给职工作为中秋福利。包装一个小礼盒需要62厘米的彩带,共需要包装198个小礼盒,估一估,准备了100米的彩带,够吗?
62×198≈12000(厘米) 100米=10000厘米 12000>10000
答:100米的彩带不够。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