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0 06: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一、区域整体性:
思考: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思考:区域要素有哪些
1.区域要素:
(1)自然要素: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2)人文要素:
人口、文化、经济等
P7案例:韩国的河回村位于洛东江一处曲流的凸岸,背倚青山,面向河流。村落中的房屋没有固定的朝向,主要是因为村民信奉五行,房屋主人按照个人生辰和周边自然环境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选择房屋的朝向。2010年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思考:图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
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建筑、农业等
思考: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
与文化、建筑等要素有关
2.区域要素的相互影响:
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如捕鱼、采矿、风能发电。
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控制了污染企业的数量和分布,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
3.区域的整体性:
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有整体性。
生物(植被)
地貌
土壤
水文
气候
交通
经济
人口
城市
市场
影响、发展
浙江省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等,形成良性循环的稻田共生系统。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
阿曼的法拉吉
新疆的坎儿井
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两个区域可能存在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的差异、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文化习俗的差异等。
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比较内容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耕地条件
矿产资源
30°N ~ 33°N附近
43°N~48°N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处东北地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耕地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
贫乏
丰富的石油等资源
思考:两个区域之间为什么会形成气候差异
思考:两个区域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地貌差异
思考:两个区域之间河流水文特征为什么会有差异
思考:两个区域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土壤差异
2.区域关联:
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了区域关联。
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流动、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移,属于自然要素的区域流动;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区域贸易、文化交流等属于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会直接、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
P9案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三地的定位分别为:
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
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区域发展方向
改变
影响
差异形成的原因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思考:两个区域之间人文特征为什么会形成差异
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思考: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的差异,分别会对两地的工农业生产等产生什么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类型
作物 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交通、商业贸易
工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大豆、甜菜
玉米、春小麦
一年一熟
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
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
1.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地制宜):
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
油菜、棉花
水稻
一年两熟至三熟
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
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
无论是区域各要素的综合作用,还是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2.影响并非固定不变的: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松嫩平原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山西平遥古城
我国南方传统民居——浙江绍兴古镇
P12活动:区域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思考:以下是我国南北方民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2)北方居民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
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3)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和房屋进深较小,房屋高度较矮,房檐较窄;南方屋顶坡度和房屋进深较大,房屋高度较高,房檐较宽。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南方地区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槽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1)假设劳动力价格、地价、建筑材料单价等因素相同,修筑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思考:以下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