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1 08: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
时量: 75 分钟 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细胞直按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①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③
D.⑤的渗透压约为770kPa,"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失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功能发生衰竭时,病人的水和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常引发尿毒症
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水盐平衡
C.抗体与神经一肌肉接 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发重症肌无力
D.炎热导致机体产热过快,常会发生体温异常升高引发中暑
3.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 )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它们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人体兴奋时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安静时副交感神经使胃肠的蠕动减弱
4.如图为神经元甲、乙形成的突触结构,在a\ 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Kt外流引起的
B.某人大量排汗后可能会使血浆中Nat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导致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C.刺激b点和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
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
5.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可以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
B.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分泌的激素使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的速度加快
C.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过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
D.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6.甲、乙两人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TH) 水平低下,为了确定两人病变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分别给两人注射适盘的促甲状腺激索释放激素(TRH),测定二人注射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垂体正常,下丘脑发生病变 B.甲垂体正常,下丘脑发生病变
C.口服甲状腺激素可缓解两人的症状D. 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存在分级调节
7.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D.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8.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正常生命活动都是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的
B.光敏色素是- -类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分子
C.光、重力和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
D.冬小麦需经历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说明开花结实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有关
9.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 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下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索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但是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C.图甲中a、b、c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
D.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400mg/L
10.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林冠层的郁闭度增加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
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却可促使东亚飞蝗种群的爆发式增长
C.食物、地震、火灾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1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
B.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使得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丰富度
12.左图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右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利用昆虫信息索诱捕卷叶螟防治虫害,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C.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右图中的M2表示
D.卷叶螟与青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右图中的M/M表示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下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示相符的是( )
A.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
B.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F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则G、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形成
C.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
D.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14.语言功能、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语言活动中的听、说、读、写分别由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控制,它们相互独立
B.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经常运用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概念就不容易遗忘
D.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W区出现问题
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
C.若遇到连续阴雨影响向日葵受粉,可通过喷施生长素类调节剂防止减产
D.在果实成熟期喷洒- -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会加快叶片黄化的速度
16.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种群密度,可帮助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的情况
B.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
C.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作套种、蔬菜大棚中的多层有苗均可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除标明外, 每空2分,共12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 :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某反射弧,其效应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乙图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经______(填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扩散运到突触后膜,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
(4)为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甲图中d点与e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在b处刺激,预计e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_____。
(5)某科研小组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使其踝关节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请分析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可能是_____(1分)或_______(1分)。
18. (每空1分, 共8分)疫苗接种是迄今为止人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部分疫苗免费接种。婴幼儿注射疫苗时常常在疫苗注射结束后才开始哭,这和疫苗注射过程以及婴幼儿对痛觉的感受有关。如图为接种疫苗X (针对病原体Y)后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的过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皮肤和肌肉中分布有感受器,可感受物理或化学刺激。婴幼儿在入针时不哭,推药后开始哭,根据该反应可知,婴幼儿_____(填 “皮肤”或“肌肉”)中的感受器对化学刺激的反应更强烈,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到______时人会产生痛觉。部分之前接种过疫苗的婴幼儿在做注射疫苗准备时就开始啼哭,这属于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接种疫苗X后,疫苗将作为______刺激人体,产生初次免疫,图中a为_____(填物质名称)。
(3)与初次免疫比较,当机体再次接触病原体Y时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这主要_____(填编号)有关。
(4)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多达20种以上,其中EV71和CV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EV7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I~VP4四种蛋白组成,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不
适宜作为疫苗的是________。
19. (每空2分, 共12分)赤霉素(GA)能够使水稻患恶苗病,为研究其对玉米节间伸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分析B、D两组实验结果,GA的作用是_______; 除此以外还有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______、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等功能。
(2)分析A、C两组实验结果,不能否定GA的作用,合理的解释为正常植物体内产生的赤霉素对促进茎秆伸长已是最适浓度,额外添加赤霉素没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据此可推测该激素在生理作用上与生长素的不同点是________。
(3)玉米矮化突变体形成的原因有赤霉素合成缺陷突变型、赤霉素运输缺陷突变型和赤霉素受体不敏感突变型,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实验所用矮化突变体不可能是______。
(4)为探究B组所用矮化突变体可能是其余两种类型中的哪种类型,请写出检测思路:_______。
20. (每空2分, 共16分)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入),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形曲线增长。
(3)入侵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
中的曲线_____表示。 调查某区城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法。若图3中曲线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加拿大-枝黄花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共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_(填“多”或“少”)。
21. (每空2分, 共12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雷鸟和狼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北极狐处于第_____营养级。
(2)若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
(3)图乙中A、B、C、D合称为_______,碳在其内以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4)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
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答案
1-5 B D C D A 6-10 A B A C B 11-12 B C
13. AC 14.C 15.ACD 16.ABD
17.(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 c、e
(3)胞吐 化学信号→电信号
(4)持续性的兴奋或抑制
(5)感受器 传入神经
18. (1)肌肉 大脑皮层 条件
(2) 抗原 细胞因子
(3)反应快而强,产生抗体数量多(合理即可) ④
(4) VP4
19. (1) 玉米的种类及有无使用赤霉素 促进矮化植株的节间显著伸长,促进长高
促进种子萌发
(2) 生长素浓度过高则会抑制生长,而赤霉素没有这个特点
(3) 赤霉素受体不敏感突变体
(4)检测正常植株和矮化突变体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含量
20.(1) 性别比例 b
(2) 基本不变 J
(3) Ⅰ 样方 b
(4)多
21. (1)捕食 二和三
(2) N+R
(3) 生物群落 有机物(或含碳有机物)
(4) 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