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丑小鸭
主备: 审核: 时间: 年 月 第 周
导学目标
1、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2、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习运用想象、夸张、拟人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预学方案:
1、朗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篱笆( ) 弥漫( ) 迸出( ) 嫉妒( )
飕飕( ) 讪笑( ) 灯芯( ) 铰链( )
沮丧( ) 溅落( ) 沼泽( ) ( )
2、作者链接。
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描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智慧,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其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3、背景链接。
4、文体链接。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课堂导学方案:
一、新课导入: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那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
二、交流预学情况。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勾画概括。
1、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2、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3、丑小鸭受过哪些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的态度是什么?
(二)深层探究
1、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关键句子。
2、分析丑小鸭形象,用“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的丑小鸭”说话。
3、为什么周围的动物都认为丑小鸭“丑”呢?你认为他丑吗?
4、如果改动一下:直接写天鹅告诉他,他是一只美丽的小天鹅,行吗?
(三)语言品析
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四)写法探究
这篇童话为什么能引人入胜?它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体验与反思
探讨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拓展延伸
以有趣的假想为话题进行再创作,尝试改写课文。
想想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⑴假如丑小鸭忍辱偷生,赖在养鸭场不走……
⑵假如丑小鸭到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遇着白天鹅……
⑶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只天鹅……
当堂训练方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嫉妒(dù) 讪笑(shàn) 丑陋(lòu) 冰雹(báo)
B、缘故(yuán) 沼泽(zhǎo) 恭敬(gōng) 沮丧(qiě)
C、候鸟(hòu) 泥泞(nìng) 骇人(hài) 绅士(shēn)
D、迸出(bèng) 缝隙(xì) 火钳(qián) 木屐(jī)
2.根据释义写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①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猛烈。( )
②兴致高,情绪热烈。( )
③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①可怜的小东西!( )
②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弥漫在这些黑树之间,慢慢地在水面上向远方飘去。( )
③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
④他一会儿在水上游,一会儿钻进水里去。( )
4.把下列地点与丑小鸭所受遭遇连线。
沼泽地 被赞美
老太婆家 被嘲笔
灌木林里 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 被追打
花园里 同情,歧视
5.你认为丑小鸭为什么要拼死飞向天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别人的夸奖面前,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