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九章 机械与功
第2节 滑轮
北师大版 物理 八年级下册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滑轮组
学习目标
滑轮
用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光滑圆轮。
2. 定滑轮
(1)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如图甲所示。
探究新知
新知一 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实质:定滑轮可以看成一个支点在中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轮半径的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
(3)特点:不能省力,不能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 动滑轮
(1)使用时轴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如图2 甲所示。
(2)实质:动滑轮可以看成一个支点在一端、动力臂(等于轮直径)是阻力臂(等于
轮的半径)2 倍的杠杆,
如图2 乙所示。
(3)特点
①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②不计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即F= (理想情况)。
③不计摩擦时,有F= (半理想情况)。
知识链接
●使用滑轮时,要保证滑轮轴间良好的润滑。
●安装定滑轮时,绳索要放在槽内,以免绳索脱落或使摩擦力变大。
延伸拓展
使用滑轮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
1. 如图3甲所示,利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改变拉力方向,但拉力F1、F2大小相等。这是因为两种情况下,动力臂与阻力臂均为轮半径,动力和阻力都相等。
2. 如图3 乙所示,利用动滑轮提起重物,改变拉力方向,拉力F1、F2的大小不相等。这是因为两种情况下,阻力臂均为轮半径,但动力臂发生了改变,故动力F1、F2 大小不相等。
[中考·台州]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图4 所示,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______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
例 1
定
解题秘方:可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判断旗杆顶端滑轮的类别,也可以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析:由图知,旗杆顶端的滑轮的轴不随旗一起向上运动,是定滑轮;由题知,该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定滑轮。
揭示规律
●在工作过程中,动滑轮和定滑轮都能绕轴心转动。
●绕过滑轮的每段绳子承受的拉力都是相同的。
定义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
2. 特点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费距离。
新知二 滑轮组
3. 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
(1)n 等于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可以利用隔离法判断n的数值:如图5所示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两者隔离开,数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就可以得到n 的大小。
(2)n 和动滑轮个数的关系:n 为动滑轮个数的2 倍或动滑轮个数的2 倍加1。
特别提示
1.如图6所示,将滑轮组平放,此时克服的阻力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则有F= ,s 拉力=ns 物。
2. 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当n为动滑轮个数的2 倍时,n 为偶数,绳子系在定滑轮的钩子上;当n为动滑轮个数的2倍加1时,n为奇数,绳子系在动滑轮的钩子上。概括为“奇动偶定”。
4. 省力情况 使用滑轮组时,物体由n 段绳子吊着。
(1)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n 分之一,即F= 。
(2)不计摩擦和绳重: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重的n 分之一,即F= 。
5. 费距离情况
使用滑轮组时,若物体由n 段绳子吊着,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就是物体上升高度h 的n 倍,即s=nh。
[中考·淮安] 画出图7 中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最省力
的绳子绕法。
例2
解:如图8 所示。
解题秘方:先判断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n 的最大值,再根据n 的奇偶性确定绳子的起始端所系的位置,最后由内至外依次绕线。
解析:由n 和动滑轮个数的关系知,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n 的最大值为n=1×2+1=3,n 为奇数;由滑轮组绕线“奇动偶定”的规律知,绳子起始端应系在动滑轮上。至此,由内至外给滑轮组绕线。
误区警示
给滑轮组绕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同一个滑轮不能重复绕线;
2. 所绕的线应画成直线;
3. 在绳子的末端画上箭头,写上字母F。
方法技巧
若已知滑轮组自由端绳子的拉动方向,可以不用考虑绕线的段数n,直接由外往内绕完成绕线。
二、滑轮
滑轮
定滑轮
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滑轮组
省力
归纳新知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