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
第一单元(B卷·能力篇)
知识检录。
1.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 shì xī shū tà bù shǎn shuò lǎo yīng
( ) ( ) ( ) ( ) ( )
wèi jiè jiā zá mì shí biān fú hé tān
( ) ( ) ( ) ( ) ( )
2.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慰藉(jí jiè) 蝙蝠(biān biǎn) 率领(shuài lǜ)
雄鹰(yīn yīng) 鸡冠花(guān guàn) 剥莲蓬(bāo bō)
3.补充完整词语,完成练习。
高( )( )立 车( )马( ) ( )街小( )
炊烟( )( ) 依( )傍( ) ( )( )相闻
1.读第一行,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读第二行,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
2.我会仿照画“ ”的词语的结构写两个词语:_______ _______
3.我会仿照画“﹏﹏﹏”的词语的结构写两个词语:_______ _______
4.加点的词语中“闻”的意思是( )
A.听见 B.消息 C.出名,有名 D.名声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4.《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兴”读“xìnɡ”,是高兴的意思。( )
5.《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该词的题目。整首词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恬静、闲适。( )
6.《卜算子·咏梅》赞颂了梅花坚贞不屈的傲骨。( )
7.“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 )
8.按要求写句子。
(1)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下图,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请把下面这则通知转述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通知
我校定于4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点开展春游踏青活动,请家长将学生送往白云公园南门集合。
温馨提示:可乘坐36路、45路、101路到公园西路站下车。
学生处
4月6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锦囊。
10.积累展示。
1.
请你给图片配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中,对景物进行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诗词,完成练习。
(1)大儿________,中儿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
◆读完词句后,我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上面的句子选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
要素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下人家》片段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dǎo)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11.填上合适的词。
( )的母鸡 ( )的雄鸡 ( )的鸭子
12.前两个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得好处是:___________。
13.这三个自然段描绘了两幅优美的图画,画的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乡下人家吃饭时心情轻松愉悦,不仅吃饭的空间________,就是谈的话题也是________。
15.想象还有什么景物是乡下人的好友,再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课外阅读。
乡村如画
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的老家在高楼镇东岩村,那里风景如画,有山有水,美丽极了。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车停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路灯像哨兵,站立在路旁。
房前屋后,朵朵粉红的花朵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被微风吹落,落英缤纷,香得沁人心脾。成群的小蜜蜂有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你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钱杆上,好像五线电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
田野上,有绿油油的蔬菜。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会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水鸟。这时,你还会隐约听到关妙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
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还会听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
16.第2~5段描绘了四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给每幅图画取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将乡村的___和城市的___进行对比,这样写突出表现了____。
18.下面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的“特别”在于风景独特,生活独特,与城市不同。
B.乡下的“朴素”指风景自然平常,乡下人家的生活单调,不够丰富多彩。
C.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场动笔。
19.写作闯关。
题目:我的乐园
要求:1.写你生活中的一个乐园
2.写清楚乐园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你在里边爱做什么
3.这个乐园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装饰 稀疏 踏步 闪烁 老鹰 慰藉 夹杂 觅食 蝙蝠 河滩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装、饰、稀、疏、踏、步、鹰、慰藉、觅、滩”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jiè biān shuài
yīng guān bō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注意区分一些多音字,要结合所组词语进行正确辨析。
慰藉(jiè):着意安慰、抚慰。
蝙蝠(biān ):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
率领(shuài ):带领,领导。
雄鹰(yīng):动物的一种。
鸡冠花(guān):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穗状花序,形状像鸡冠,通常红色,也有紫色、黄色的,供观赏。花和种子可入药。这种植物的花。
剥莲蓬(bō):给莲蓬剥皮。
3. 楼 林 水 龙 大 巷 袅 袅 山 水 鸡 犬 城市风光 乡村美景 腾云驾雾 移花接木 大惊小怪 东张西望 A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依山傍水”是动词+名词的形式的词语。排山倒海、推波助澜、移花接木、跋山涉水。
“大街小巷”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互为反义词。来龙去脉、冷嘲热讽、里应外合、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相闻:可以互相听见,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示一种和睦的景象。
4.×
5.√
6.√
7.×
【解析】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题目叙述错误。“兴”意思是“兴趣”。
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题目叙述正确。
6.本题考查古诗理解。题目叙述正确。
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题目叙述错误。这句不是反问句。
8. 即使老师不在教室,同学们也很安静。 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黄澄澄的稻谷,不停工作的收割机,满面笑容的农民伯伯,绘成了一幅喜悦的丰收图。
【详解】(1)本题考查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可知,“即使……也……”表转折关系,仿写时需注意。
即:即使明天天气不好,我们出行的计划也不会变。
(2)本题考查把字句改被字句。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口诀:①先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②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③在互换中,要注意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即: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3)本题考查仿写拟人句。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
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需注意。
即:在微风中,柳树摆动着那迷人的身姿。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
结合例句分析可知,本句话的格式为“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构成了“形容词+名词”。前三个均为图中景物,最后的名词为整个图片表现的暑色名词。
即:金黄的稻谷,忙碌的收割机,勤劳朴实的农民伯伯,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9.示例:爸爸(或:妈妈),学校开展春游踏青活动,请您于4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点前送我到白云公园南门集合,我们可以乘36路 45路 101路到公园西路下车。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转述通知的能力。
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将通知内容转述明白。转述通知时,一定要将时间、地点、事件说清楚。
示例:爸爸(或:妈妈),学校开展春游踏青活动,请您于4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点前送我到白云公园南门集合,我们可以乘36路 45路 101路到公园西路下车。
10.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详解】1.本题考查看图写诗。通过观察可知,儿童正在追蝴蝶,所以可配“儿童急走追黄蝶”,蝴蝶已不见,儿童正在寻找蝴蝶,所以可配诗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2.《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原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静景)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动景)
3.(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11. 勇敢 神气 欢快
12. 拟人 把母鸡、公鸡和鸭子觅食的样子写得活泼有趣。
13. 鸡鸭觅食图 门前晚餐图
14. 天高地阔 宽广 天南地北
15. 转着飞的蝙蝠 叫声渐弱的鸣蝉
【解析】11.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根据平时的积累和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勇敢的母鸡;神气的雄鸡;欢快的鸭子等。
1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根据不同修辞的特点进行辨析即可。
结合“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和“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母鸡、公鸡和鸭子觅食的样子写得活泼有趣。
1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能力,根据文章描绘内容概括图片即可。
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鸡鸭觅食,故可命名为鸡鸭觅食图。
第三自然主要描写的是乡下人家在门前吃晚饭,故可以命名为门前晚餐图。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抓住题目关键信息阅读文章分析即可。
结合题目要求“写出了乡下人家吃饭时心情轻松愉悦”“吃饭的空间”“谈的话题”相关词语,结合文章“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描写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可知,该词为“天高地阔”,意思是天空高高在上无法触及,大地辽阔,通常用来形容空间很大。该词不仅写出了吃饭的空间宽广,谈的话题也是天南地北。
15.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即可。
根据题中“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可知,填写上合适的景物即可。如:转着飞的蝙蝠,叫声渐弱的鸣蝉等。
16. 宽阔大道、风拂绿柳 蜂飞蝶舞、群鸟嬉戏
水鸟成群、田野放歌
月夜农家、欢乐无限
17. 宁静 喧嚣 乡村的宁静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18.B
【解析】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文段的内容抓住主要的内容来分析。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下车后看到的柏油马路和两旁栽种的柳树,所以可以用“宽阔大道、风拂绿柳”来取名字。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房前屋后花朵,有很多蜜蜂蝴蝶在飞舞,还伴有清脆的鸟鸣声。可以用“蜂飞蝶舞、群鸟嬉戏”来取名字。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田间的生活,可以用“水鸟成群、田野放歌”来取名字;第五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晚上的情景,所以可以用“月夜农家、欢乐无限”来取名字。
17.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和“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可以得出这句话将乡村的宁静和城市的喧嚣进行对比。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18.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作答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联系全文来分析。文中作者在描写乡村风景和乡下人家的生活时,将其与城市作对比,写出了两者的不同,因此乡村的“特别”体现在风景及人们的生活与城市不同,A项说法正确;从作者对乡村风景和乡下人家生活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以及乡下人家生活的简单、平凡和快乐,B项说法错误;联系全文可知,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乡村的喜爱,因此最后写乡下既“特别”又“朴素”,也蕴含着对乡村的喜爱和赞美,C项说法正确。
19.范文:
我的乐园
推开大门,只闻一阵瓜果飘香,又见一片万紫千红,这就是我家的前院。我家的前院是十分宽敞的,多半个院子几乎都种满了蔬菜。
夏天一到,我经常去村子里的小卖铺买几只冰棍。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周围是那么的寂静,就连蝉热得也不愿一展歌喉了!
一到家,我总能目睹一场别致的音乐会!红色的辣椒,歪歪扭扭的站成一排,唱着那火辣辣的歌;蜜蜂在微风的音韵中,有节奏的跳着舞。这时蝉终于出现了,它与好朋友麻雀一起,来告诉我这个乐园的美妙。
我装成受邀的成员,也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抓起一只蝉的翅膀,想让它带我一起飞到天上。飞啊飞,飞啊飞,可我却始终着陆在地上。我放弃吧,但又转念一想,立刻扑到了鸟儿的跟前,我手一伸,它一躲;我手又一伸,它又一躲。心想道:它怎会比我还敏捷!
玩累了,我躺在柳树下的吊床上,一阵阵凉风习习,手中还拿着那未吃完的冰棍,可谓是——惬意十足啊!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大柳树下乘凉,摘两个西瓜,沏几杯凉茶,又有这么动听与生机的音乐会,何乐而不为呢?
它将会成为我心中永远的乐园,再无之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先审题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围绕“乐园”进行创作,要求写你生活中的乐园,并且写清楚乐园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你在里边爱做什么,这个乐园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
写作思路
开篇紧扣题目:介绍“我的乐园”的地点,对它的总体印象等等。
中间可以先具体描写乐园的美景,把景物的颜色、形状,姿态等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再写乐园乐事,如放风筝,拍皮球、看书,观赏天空中的晚霞等等。要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详略要得当。
结尾概述:对“我的乐园”做总结,抒发情感。开头与结尾可以互相照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