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1 08: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意义。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温故知新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
特点:
行业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地区
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总体落后,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压迫
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社会主义工业化又是从何时在怎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导入新课
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连煤油、铁钉等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进口,被冠之以洋油、洋钉的称谓,更不用说制造汽车、飞机了。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各种汽车奔驰在城乡的大道上,我们自行设计的飞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工业化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是什么?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重工业:指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如: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国民党 逃跑时 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1、背景:
国民政府的搜刮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战争的破坏
(2)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1949年工农业产量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
产品 产量 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




1.1亿吨
-25%
44.4万吨
-48%
15.8万吨
-80%
3243万吨
-48%
产品 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




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1.6亿吨
49%
9.3%
135万吨
754%
46.2%
130.4万吨
193%
53%
6649万吨
105%
7.4%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
1、背景: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比较
1、背景: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
“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
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
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
审议通过。
知识拓展
1953——1957年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时间:
3、目的: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基本任务:
重工业,包括冶金、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家具、造纸、印刷、日用化工、文具、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工业等
合作探究:”一五”计划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
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和威胁,急需发展
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力量
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作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
主要成就
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示意图》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桥:
二铁:
三公:
四厂: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主要成就
观察示意图,说说这些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哪里?为什么集中在这里?
原因:
东北工业基础较好;
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
东北矿产资源丰富;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特点:分布在东北地区,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
主要成就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相关史事
历史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根据右图并结合教材内容,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拓展延伸:新中国的工业化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 ②苏联的援助 ③劳动人民勤奋付出
镜头一: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镜头二: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镜头三: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一角
拓展延伸:
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你的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是你永恒的灵魂
阅读课文,回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问题?
1.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3.会议名称:
2.与会人员产生办法:
4.大会内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普选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二、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
会议内容:
1954年9月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
宪法地位:
宪法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同纲领》临时
宪法作用结束
政协会议暂代全国人大职权结束
②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
人大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场
人民代表步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场
知识拓展
“两会”的涵义
“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954年《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 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政协会议继续存在。
两会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检测提升
1.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三改造的推行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深入
C
2.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中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B
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由此可以概括出“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A.修筑公路和桥梁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B
6.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B
7.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的欢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后的喜悦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兴奋
8.下列对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积极意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使我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结束了青藏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C
B
1、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链接中考
2.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大庆市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 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项适合采用?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辽宁舰”交接入列
3.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
A.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B
C
4.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A.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B.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D.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1.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A
二次达标
2.“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A
4.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A
5.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