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 连减的简便计算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连减的简便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减的简便算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算法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的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能用加法运算定律来计算下面两道题吗?74 + 58 +26 372 + 345 +628 + 625 学生计算,师生一起订正答案。 通过复习加法运算律,为下面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教学例4一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已经读了66页,今天又读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读?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我知道了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预设2:要求的问题是李叔叔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汇报预设1: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用这本书的总页数234减去昨天看的页数66,再减去今天的页数34,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预设2:我们是这样想的,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的页数,再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预设3: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说得都很有道理!2.分析问题师:观察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了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师:这就是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你会用字母来表示吗?师:观察第一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了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如果一个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的部分,把他们先减去比较简便。用字母表示a - b - c = a - c - b 。小结:通过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先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简便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试着用字母表示:a - b - c = a - (b + c)学生谈发现。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练习 1.填表2.在 里和横线上填写合适的符号和数。 3.连线 4.怎样简便怎样算 434 - 176 - 134 466 - 150 - 266 245 - 145 - 28 426 - 78 - 1225. 学生做练习,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连减时,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先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板书 连减的简便计算 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c -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