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第7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4份)(共68张PPT)(岳麓版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第7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4份)(共68张PPT)(岳麓版九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7 14:39:31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7课 美苏“冷战”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3)美苏争霸的阶段、特点、表现。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冷战”政策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2)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2.表现:
(1)政治上:___________。
①提出:_____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②影响:标志着战后美苏“_____”的开始。
(2)经济上:___________:
①实施:1948年,美国在_____实施。
②作用: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_____的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杜鲁门主义1947冷战马歇尔计划欧洲西欧(3)军事上:
①北约建立:1949年,_____等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_____________》。
②1955年,以_____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_________组织。
③影响:标志着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
成。美国北大西洋公约苏联华沙条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图文要点】【易错提醒】“杜鲁门主义”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二、美苏争霸
1.实质:美、苏争夺_________的斗争。
2.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91年。
3.过程: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_____仍占
据优势。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_____加强了
对外扩张的势头,_____转攻为守。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强硬的方针,苏联转
向_________。世界霸权美国苏联美国全面收缩4.影响:
(1)消极:给_________带来巨大影响。
(2)积极: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_________的局面。
【要旨提醒】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和平相对稳定【判断抢答】
1.“冷战”政策即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
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
提示: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
资本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 )
提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关系正式破
裂,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北
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3.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援助西欧、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
度。( )
提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
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增强美国抵制苏联、争夺世
界霸权的力量。客观上促进了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巩固和稳
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4.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一直处于优势。( )
提示:美苏争霸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占据优
势。第二阶段,美国转攻为守。第三阶段,美国对苏联重新采
取强硬的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5.“冷战”期间,世界相对比较太平,没有世界大战爆发。
( )
提示:“冷战”期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
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意图凭借自身实力称霸世界,因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成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苏联针锋相对成立了以它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当时惟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争霸长达三十多年。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冷战”政策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探究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愿望?由此,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参考答案:称霸世界。“冷战”政策。
(2)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真的是出于“善意”吗?其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不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美苏争霸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
材料二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材料三 苏联“冷战”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探究思考】(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1942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2)从材料二、三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
参考答案:重视科技发展,加强军备竞争,美国占据优势。
(3)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三是摩擦不断,关系恶化。(4)学完“美苏争霸”一目后,两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想一想:以上观点谁说的对?
参考答案:两位同学说的都对。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
益的分歧,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5)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参考答案:危害:“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例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表现: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课件17张PPT。第18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美苏两极格局终结的时间和标志。
(2)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概况、影响。
(3)“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两极格局的终结
1.两极格局的结束:
(1)_________和两德统一,结束了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局面,
打破了___________。
(2)1991年,_________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极格
局终结。
2.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走向_____,但世界并不安宁,呈现出
缓和与紧张、___________并存的局面。东欧剧变雅尔塔体系苏联解体缓和和平与动荡二、科索沃战争
1.发动:1999年,以_____为首的北约以维护“人权”为幌子,
避开_______,对_______发动战争。
2.结果:南联盟丧失了对_______的控制权。
3.特点:首次不经_____________授权采取的军事干预行动。
4.影响:给_______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美国联合国南联盟科索沃联合国安理会南联盟【图文要点】三、多极化趋势
1.总体局势:新旧交替、向_______过渡,出现“_________”
局面。一超指_____,多强指_____、日本、俄罗斯和_____。
2.重大任务: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大主题:___________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4.面临挑战: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面临大国_________的挑战。多极化一超多强美国中国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欧盟【要旨提醒】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美国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对主权国家动武,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霸权主义不得人心。【判断抢答】
1.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在欧洲对峙的局面。
( )
提示: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在欧洲
对峙的局面,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标志着两极格局
终结。
2.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走向紧张和动荡。
( )
提示: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走向缓和,但世
界并不安宁,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科索沃战争说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
战。( )
提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国际法
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
用。说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4.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英国、俄罗斯和印度。( )
提示: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
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5.当今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
提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
重大任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政治
格局政治
格局结束挑战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独霸全球的企图,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科索沃战争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典型一例,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斗争过程。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宣称,20世纪圆了美国的梦想,21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到2015年前将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美国构成全球性挑战。【探究思考】(1)请将材料一中的图示补充完整,并用语言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参考答案:多极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怎样的野心?美国的野心能实现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称霸世界的野心。不能。因为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3)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参考答案: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4)面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国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①中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⑤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课件25张PPT。第19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3)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4)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表现、影响。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原因:
(1)_____________的发展。
(2)各地区的国家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3)_____对世界经济控制能力的削弱。
2.概况:
(1)_____、欧盟和_____具有全球性影响。
(2)___________的经济集团化组织力量薄弱。 现代科学技术美国美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背景: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
联系日益密切。
2.表现:出现___________、生产全球化、___________的趋
势。
3.三大支柱:_____________(WTO)、世界银行和___________
_______。
4.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_____作
用。跨国公司信息时代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5.不利影响:
(1)各国和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影响着全球
化的进程。
(2)跨国公司的扩张,影响世界文化的_____发展,引发了
_______的问题。各区域性集团多元世界性【图文要点】【易错提醒】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要旨提醒】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判断抢答】
1.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主要是美国、欧
盟和中国。( )
提示: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主要是美
国、欧盟和日本,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2.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全球经济体
系的三大支柱。( )
提示: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
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3.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
提示: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4.经济全球化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原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抵制。( )
提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5.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展
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
提示: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
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
常处于不利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可遏制地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任何国家已经不可能再孤立于全球化之外,只能积极参与其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利用全球化的积极成果来发展本国经济。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一万六千多个公司生产。材料二 沃尔玛是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全球最大的零售业者,在全球共开设了6 956家商场,员工总数190多万,分布在美国、墨西哥、英国、加拿大、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每年销售额达到2 450亿美元,超过了整个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它的收入在乌克兰与哥伦比亚之间,可以列为世界的第32位。【探究思考】(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发展趋势?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条件:①“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
②各国积极寻求国际经济合作。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根本原因)
(2)生活当中有哪些全球化的例子?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西门子集团、三星电器、海尔、联想、美的等。(3)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甲(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术落后,也缺乏资金。
乙(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又缺乏资源。参考答案:双方可以进行经济合作。
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使丰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将60%以上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和拉美;美国则将39%的“肮脏产业”转往发展中国家生产。
材料二材料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1994年的62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在1992年36个,1997年为42个,2001年上升为48个。【探究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①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同意。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3)当前,经济全球化中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答案:金融危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核武器扩散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各国的交流合作;共同努力,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4)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①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住机遇发展经济。②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冲击和经济竞争。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课件2张PPT。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