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一中2022-2023学年11月份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宁市一中2022-2023学年11月份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0 09: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上学期1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读图完成1-3题。
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c、地月系 B.d、太阳 C.b、河外星系 D.c、银河系
3.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
A.自转方向都一致 B.公转方向都一致
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 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2022年8月12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段,每小时约有100--140颗左右流星从英仙座的方向投射而来,在没有灯光干扰和云、高山或建筑物等遮挡的情况下,在东北方向,市民肉眼能可见。阅读材料,完成4-5题。
4.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体母体应为( )
A.英仙座 B.彗星 C.小行星带 D.太阳系的柯伊伯带
5.此次观测流星雨的最佳时间应为( )
A.黄昏后 B.子夜 C.黎明前 D.日出后
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图示地质时期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7.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界经历了由海生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演化
B.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
C.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所以古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
D.动物界经历了由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的演化
人类利用地震波(下左图)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对地球各圈层有着深刻影响。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圈层,E为内部圈层的分界面,据此完成8-9题。
8.人类利用地震波揭示地球内部结构时,发现( )
A.P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降低 B.软流层处地震波速度无变化
C.S波在E界面处消失 D.外核处S波速度加快
9.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b层与a层相比,b层( )
A.对流运动旺盛 B.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11.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 )
①新加坡②北京③漠河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100米,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是12月22日我国某地午夜时所测得的地面到空中某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④段中发生逆温现象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下图为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地空气质量最佳的时段为( )
A.5时至8时 B.8时至12时 C.12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A.M线 B.N线 C.P线 D.Q线
15.从形状特征看,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的部分是( )
A.洼地 B.山峰 C.山谷 D.山脊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夏季逆湿出现概率图,据此完成16-18小题。
16.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
A.绿洲中心 B.荒漠中心 C.绿洲边缘的荒漠 D.荒漠边缘的绿洲
17.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 )
A.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 B.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
C.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 D.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
18.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
A.导致沙漠扩大 B.改善土壤条件 C.加剧风力侵蚀 D.导致降水增多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地下径流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20.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亚马孙河流域 B.南极冰川 C.沙漠地下水 D.长江流域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
(2)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看到一闪即逝的现象是____;拖着长尾的是____。
(3)按结构特征分,木星属于____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____;木星轨道以内还有____颗行星,它们属于____行星。
(4)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需具备什么条件?
22.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该地质年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最终形成了____。该时期晚期,____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____(矿产)期。
(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活动周期为____年。
(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的是____面。
2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F____,I____。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填字母);大气受热主要来自____(填字母)。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图中I对地面起到____作用。
(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____、____减弱(用文字填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
(4)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____。原因____。
24.我国南水北调的引水工程是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缺水的华北地区,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B____E____。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循环;(填水循环名称)。
(3)我国南水北调的引水工程,主要干预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填水循环环节名称)。
(4)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但台风带来充沛的降水,能有效缓解所经地区的____,增加当地的____。
(5)我区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雨季过后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和喷泉使用等,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____、____。(填字母)
2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图分别为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安徽省某山(118°E,31°N附近)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海拔多在50米到450米之间,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丙图为“该山景观图”。丁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成因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1)甲图表示的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地貌。
(2)乙图是____,多形成于我国____地区。
(3)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丁图)的先后排序是____,图中石林的形成受____作用影响。
(4)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形成条件。
(5)简析丙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试卷 第1页,共2页
高一地理试卷 第9页,共9页
【参考答案】
B A B B C D B C B D
C D C B D C B B D A
21.(1)二
(2) 流星 彗星
(3) 巨 土星 4 类地
(4)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利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22.(1) 土星 地球 木星
(2) 古生 联合古陆 蕨类 煤
(3) 日冕层 黑子 11
(4) 地壳 古登堡
23.(1)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D F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保温作用
(3)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4) 晴天>阴天 阴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偏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偏高,昼夜温差小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24.(1)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2)海上内
(3)D
(4) 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水源)
(5) D E
25.(1) 流水 沉积
(2) 风积地貌(沙丘) 西北内陆
(3) ①④②③ 流水溶蚀
(4) 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岩石要具有一定的透水性;流水的动力作用;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5)不利影响:土层薄,肥力低,地表水缺乏,农耕条件差;地下多溶洞,不宜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地形崎岖,不宜建设交通线路;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态奇特,适合发展旅游业等。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