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华师大《从部分看全体》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华师大《从部分看全体》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27 16: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从部分看全体》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不同方式收集数据,并学会甄别那些样本缺乏代表性的抽样调查;
2.使学生学会利用样本的数据来正确分析、估计总体的面貌;
3.能正确看待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研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问题1 在没有度量工具的情况下,人们经常借助自己的步长、庹等来估计长度或距离.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步长,我们可调查所在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的步长,然后计算同学们的平均步长.在这个问题中,采用的是哪一种调查方式?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是什么?
调查方式:
总体:
个体:
样本:
2.由于人力、物、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常常无法调查总体中的每一个对象,于是转而采取调查样本的方法来了解总体.
二、探究与归纳
问题2 有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许多乒乓球.如果无法把所有的乒乓球都倒出来数,那么你有估计布袋中共有多少乒乓球的办法吗?
1.对于这个问题,因为无法把所有的乒乓球都倒出来数,所以应采用什么调查方式?
2.如何抽取样本呢?
(1)先从布袋中取出一部分球,例如取出10个.
(2)在这10个球上做上记号,以示它被取出过.
(3)将这10个球全部返回布袋中,并将布袋中的球搅匀(为什么?).
(4)第二次从布袋中取一部分球,例如15个,检查这15个球中有几个是被曾经取出过的.那么这第二次取出的15个球,就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这个样本中球的情况能否代表总体的情况?
因为是任意抽取的,所以可以用这个样本中有标记的球的比率来代替总体的比率,即
问:
1.为什么是约等于?
2.如果重复这个实验,那么每次实验中“第二次取出的球中有标记的球的数目”相同吗 ?
3.这个近似的比例关系会变化吗?
4.为了得到一个可靠的数据,我们可以重复几次实验,综合地加以考虑.
5.如果第二次取出的15个球中有2个是有标记的,那么这个布袋中球的总数是多少?
6.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说一说。
三.巩固与应用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章导图提出的一个实际问题:怎么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呢?
想一想,模仿刚才用抽样调查估计乒乓球数目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假设第一次捕捞一网时一共捕到20条鱼,它们全被做上了标记,
第二次捕捞了三网,一共捕到54条鱼,其中的3条鱼身上有标记,
那么池塘里鱼的数目≈ (条).
练习
1.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不适合作普查而适合作抽样调查:
(1)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
(2)审查书稿有哪些科学性错误;
(3)研究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量与孩子的性格之间是否有联系;
(4)了解一个打字训练班学员的训练成绩是否都达到了预定训练目标;
2.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主要方式;
(2)在公园里调查老年人的健康情况;
(3)调查一个班里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以了解学生们对班主任老师某一新举措的意见和建议.
四.交流与反思
1.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认为为什么要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代替普查?
(原因较多,如总体包含的数目太多,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或者这种调查带有破坏性,不允许一一加以试验)
2.抽样调查中样本要具备什么条件?(容量大小适中,要有代表性)
3.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缺点?
(抽样调查方法只考虑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所以它具有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的优点.它的缺点是不如普查得到的数据精确)
5、作业
如何估计一块小麦的产量?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