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1课时
环城二小 赵璐瑶
一、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有助于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中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练习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中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理解“泥泞”一词;会写“锋、冒”2个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
(三)学习第1~2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三、教学准备:
(一)布置学生了解雷锋事迹
(二)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雷锋
导入: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他与我们年年相约于三月,他是谁呢?(PPT出示雷锋的图片)你们了解他吗?谁来说一说?(请3——5位同学来说一说)
师小结:是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他短暂的一生里面做了无数件好事,帮助了无数个人。他的精神感动了一个时代,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首和他有关的小诗,题目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3、学写“锋”字。重点讲解:金字旁,这三笔小横要保持相同的距离,右上部分的折文,注意穿插,撇捺要舒展。右半格儿下边的三横一竖,注意长短,一横短,二横短,三横要写长。
4、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注意读得整齐,响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课文朗读,标出课文小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太好读的句子,我们可以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认读新字。
出示第一组生字带拼音 曾 蒙 泞 荆 莹
请2-3位同学读一读,你发现这组生字的共同点了吗?
都是后鼻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后鼻音要读到位。
出示第二组生字带拼音 顺 迈 踏 棘 瓣 觅 需 献 请2-3位同学读。
两组生字去掉拼音 混合打乱再读一读
4、学生再次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感受形象
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
(1)观察第1、第3节最后一行的标点是什么。
(2)观察第2、第4小节第一行诗句有什么特点。
2、我们读完了课文,老师有个小问题了,我们都到哪里去寻找雷锋的足迹啊?
3、指导朗读1~2小节,读好问答的语气。
(1)指导朗读问句。
出示句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①发现这一句和课题的不同:比课题多了一个短句“你在哪里”。
②学生试读,教师边评价边总结:第一句“你在哪里”从心底发出,稍显沉稳;第二句“你在哪里”直接发问。语气上扬,语调延长。
(2)指导朗读回答的诗句。
①教师范读第2小节,学生评。
②学生自读体会。(小溪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读出肯定的语气。)
(3)同桌合作朗读第1~2小节,相互倾听,读出问和答的语气。然后全班展示,教师评价,鼓励读得好的同学。
4、小组内练习朗读第3~5小节。
5、朗读展示。女生读第1、第3小节,男生读第2、第4小节,齐读第5小节。
6、深人学习第1~2小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1)提问:雷锋叔叔曾在哪里
出示词语“泥泞”,引导推测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 “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也可以根据“泥”的意思以及“泞”字的三点水进行推测。
(2)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引导回想自己走在泥泞路上的经历,想象雷锋叔叔抱着孩子走在泥泞路上的情景。
(3)指名朗读第1~2小节,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易。
(4)师生合作读第1~2小节,升华情感。
(四)完成习题,巩固学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第二、三题。
附板书: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孩子
帮助 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
小路 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