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等4地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胞膜性结构中膜性成分的相互移位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膜流”通常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会出现“膜流”现象
B.T2噬菌体的DNA信息传递的过程会出现“膜流”现象
C.消化酶合成和运输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
D.吞噬细胞吞噬并降解侵入的细菌的过程会出现“膜流”现象
2、格瓦斯是一种谷物发酵饮料,一般用面包作为基质,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而成,含微量乙醇、一定量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等物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酵产生的CO2不会来自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
B.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只来自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C.这两种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D.发酵开始前可以对培养基进行干热灭菌
3、Lin-4和Lin-7是线虫体内最早鉴定出的单链小RNA分子,称为stRNA,它们是控制幼虫发育时间的关键调节因子,stRNA与目标mRNA紧密结合后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tRNA彻底水解最多可以获得4种不同的产物
B.线虫细胞内合成stRNA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stRNA可以在翻译水平上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
D.stRNA和mRNA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紧密结合
4、在缩手反射活动中,兴奋传递至传出神经元时,①②处可检测到突触后电位(EPSP)、③处可检测到动作电位(AP),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EPSP与AP均可表示传出神经元膜内的电位变化
B.EPSP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有所衰弱
C.传出神经元兴奋时,电信号可从②处传导至③处
D.产生一次AP的过程中,③处K+通道、Na+通道的通透性依次增大
5、科学家在研究银泉生态系统时,调查了该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统计了各类生物的同化能量值(kJ·m-2·a-1),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A.生产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值为22859 kJ·m-2·a-1
B.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降低
C.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范围是10%~17%
D.第四营养级约38.6%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6、某二倍体(2n=14)自花传粉植物的雄蕊小,导致人工育种时去雄困难,培育获得的6号染色体三体品系及其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m)为显性,种子椭圆粒(R)对种子长粒(r)为显性。该三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I和II分离,染色体Ⅲ随机移向一极,含染色体Ⅲ的花粉无受粉能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隐性植株与该植株杂交验证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三体植株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雌配子,其中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比例为1/4
C.该三体植株产生的雄配子中,具有正常受粉能力的比例约为1/3
D.该三体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长粒种子种植后可用来作杂交育种的母本
二、实验题
7、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和土壤酸化是常见的生态难题,可通过种植植物降低土壤镉含量和改善土壤pH,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多年生黑麦草对Cd具有很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其生长快、根系发达、耐性强、可多次刈割并再生,在土壤Cd污染修复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某小组设置了土壤pH为4.0~6.0的4种酸胁迫水平、Cd浓度为100mg kg-1的污染土壤,研究土壤酸胁迫对黑麦草生长、生理及镉富集特征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每种土壤样本种植黑麦草并设置3个实验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适宜条件下种植黑麦草90天后,测定相关的指标。
(2)TTC的氧化态是无色的,可被NADH还原成具有不溶性的红色TTFO用TTC水溶液浸泡黑麦草的根系,使之渗入根细胞内,根据根系细胞染色的深浅程度比较在不同程度酸、Cd胁迫下黑麦草根系活力。活力越高的根系细胞通过___产生的NADH越多____,根系红色越深。较高浓度的酸胁迫会降低根系细胞的活力和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黑麦草地上部分对Cd的积累量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答出2点)。
8、为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低、中、高三种剂量的蒲公英提取物,以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实验过程中,小鼠禁食12 h后,测定空腹血糖(FBG),同时给予葡萄糖溶液灌胃,测定0.5~2.0 h 后的血糖值,实 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FBG/(mmol·L-1) 0.5h血糖/(mmol·L-1) 1.0h血糖/(mmol·L-1) 2.0血糖/(mmol·L-1)
正常组 5.65 9.82 7.98 6.00
模型组 19.22 25.82 24.00 21.29
高剂量蒲公英 14.88 18.19 15.91 14.24
中剂量蒲公英 17.26 22.95 21.68 19.51
低剂量蒲公英 18.84 25.48 23.72 20.51
吡格列酮组 15.02 18.98 17.08 14.87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蒲公英提取物药效的过程中,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正常组小鼠的处理方法是___模型组小鼠与吡格列酮组小鼠均作为对照组,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
(2)实验期间,正常组小鼠血糖浓度先升高后降低,降低的原因是___。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蒲公英提取物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是___。
(3)外周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会出现葡萄糖利用障碍,即产生胰岛素抵抗,这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因,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若蒲公英提取物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检测模型组与蒲公英组小鼠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则实验预期结果为___。
(4)阿卡波糖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辅助,是轻中度高血糖患者,尤其是餐后高血糖者的首选药物。阿卡波糖作为一种消化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中____等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进而减慢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
9、黄秋葵是一种有保健作用的蔬菜,虫害是影响黄秋葵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调查了黄秋葵种植园的主要害虫棉蚜、棉大卷叶螟以及其天敌瓢虫、蜘蛛的密度变化,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黄秋葵虫害的高发期是___月。棉蚜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进行调查。棉蚜与棉大卷叶螟的种间关系是___。
(2)生态位宽度反映了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和多样性的大小,时间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说明该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时间越长。生态位重叠指数反映了不同物种对资源利用程度在空间、时间维度上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员调查了同类生物的时间生态位宽度以及不同类生物之间生态位的重叠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类 棉蚜 棉大卷叶螟 瓢虫 蜘蛛
棉蚜 1.7610 0.1397 0.8593 0.3026
棉大卷叶螟 4.6411 0.4045 0.7220
瓢虫 2.2955 0.5426
蜘蛛 4.2209
①综合上图和上表的调查结果可知,棉蚜的捕食天敌主要是___,判断依据是___。
②黄秋葵害虫___的发生期长,_____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较有效。
10、果蝇棒眼和正常眼的眼型受到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卷翅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同学选择不同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研究眼型和翅型的遗传机制,得到下表所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P) F1表现型及比例
甲组 正常翅♂×卷翅♀ 正常翅♂:正常翅♀:卷翅♂:卷翅♀=1:1:1:1
乙组 卷翅♀×卷翅♂ 正常翅♂:正常翅♀:卷翅♂:卷翅♀=1:1:2:2
丙组 棒眼正常翅♀×正常眼卷翅♂ 棒眼正常翅♂:棒眼正常翅♀:棒眼卷翅♂:棒眼卷翅♀:=1:1:1:1
(1)眼型和翅型这两对相对性状中,___属于显性性状。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控制____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组多次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对F1出现该表现型及比例的合理解释是___。
(2)若控制眼型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选择F1的棒眼卷翅♂和棒眼正常翅♀杂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则可以证明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已知果蝇横脉正常翅与横脉缺失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野生型果蝇均为横脉正常翅,控制翅横脉的基因和眼型基因A/a均位于X染色体上。某果蝇品系的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可以抑制性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利用这些品系的性状作为标记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可用于检测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类型。研究人员利用横脉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经诱变处理后与纯合横脉正常翅棒眼雌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得到F2。若F2的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则该突变类型为隐性致死突变;若F2出现横脉正常翅棒眼:横脉缺失翅正常眼=3:1,则说明___。
11、为了减少果蔬中农药残留,实验人员从长期喷洒农药的耕地土壤中筛选了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菌株,筛选步骤如下:
①取1g土壤溶于10mL无茵水中,再梯度稀释,并选取浓度为10-2、10-4、10-6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于加有50mg·L-1有机磷农药的培养基平板中,于35℃条件下培养48h。
②将平板中茵落分别挑至加有100mg·L-1有机磷农药的培养基中,于35℃条件下培养48h。
③再从②的培养基中挑取单一菌落置于含有200g·L-1有机磷农药培养基的试管中,再依次梯度增加有机磷农药浓度至1000mg·L-1,并重复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农药降解菌时,应从长期喷洒农药的耕地土壤中取样,原因是___。
(2)筛选农药降解菌的培养基中需加入蛋白胨,其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___。根据筛选步骤可知,步骤①中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方法是___。接种后的平板要倒置培养,目的是___(答出1点)。
(3)步骤③中,依次梯度增加有机磷农药浓度至1000mg·L-1,目的是___。
(4)实验小组筛选获得了一株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菌株,在后续的实验中还可以通过___(答出1点)的手段提高其对有机磷的降解率。
三、读图填空题
12、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感染,检测原理如图所示。操作时,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滴加在样品垫上,病毒抗原与胶体金—病毒抗体复合物结合,扩散到检测线处与抗体1结合形成沉淀出现红色检测线。同时,胶体金—抗体2作为参照,扩散到质控线处与抗体3形成沉淀出现红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若检测结果只有质控线出现红色,说明___。若检测不到红色线,说明检测结果为___(填“阳性”、“阴性”或“无效结果”)。
(2)检测试纸上的病毒抗体是利用新冠病毒的S蛋白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该抗体的过程中,先将___注入小鼠体内进行免疫,从小鼠分离出B细胞与___进行诱导融合,获得的细胞至少经过两轮筛选,两轮筛选的目的分别是___、___。
(3)核酸检测是将病毒核酸进行扩增的检测过程,是筛查新冠病毒的主要方法。相比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较差,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T2噬菌体吸附到大肠杆菌表面侵染细胞时,尾鞘收缩,头部的DNA通过中空的尾部注入细胞内,其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不会出现“膜流”现象,B项符合题意。
2、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 ,A项正确;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乳酸)来自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 B项错误;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存在染色体,C项错误;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可以干热灭菌,培养基需要湿热灭菌,D项错误。
3、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RNA彻底水解能获得磷酸、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不同的产物,A项错误;细胞内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项错误;stRNA与 目标mRNA紧密结合后,抑mRNA翻译出多肽链,因此可以在翻译水平上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C项正确;stRNA和mRNA之间通过氢键紧密结合,D 项错误。
4、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EPSP与AP的初始电位均为负电位,说明是神经元膜内的电位,A项正确;根据①和②的EPSP变化可知,EPSP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有所衰弱,B项正确;在反射活动中,兴奋从神经中枢传递到传出神经,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因而电信号能从②处传导至③处,C项正确;产生一次AP时,③处Na+通道通透性增大后产生正电位,之后K+通道通透性增大,排出K+使电位恢复为负电位,D项错误。
5、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87127kJ m-2 a-1,同化的能量除了呼吸消耗的,还会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和未被利用,87127-50158-14110 =22859,生产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值小于22859 kJ m-2 a-1,A项错误;每个营养级中呼吸作用 所消耗能量的比例=呼吸能量值-同化能量值×100% ,分别约为57.6% ,56.1% ,83.2% ,61. 4% ,B 项错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后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值-前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值×100%,分别约为16.2%、11.3%、5.5% ,C项错误;洞化的能量除了呼吸消耗的,剩余的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第四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比例= [(88-54)÷88]X100% ≈38. 6% ,D项正确。
6、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图中两对基因连锁,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该三体植株在减数第1次分裂后期染色体I 和Ⅱ分离,染色体Ⅲ随机移向一极,可产生基因型为mr、MmR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且各基因型之比为1:1,由于含有染色体Ⅲ的花粉无受 粉能力,因此B、C项错误;该三体植株自交,由于含染色体Ⅲ的花粉无受粉能力,只有mr的雄配子可参与受粉,故子代基因型为mmrr、MmmRrr,其中长粒种子mmrr由于雄性不育,杂交时无须去雄,即可作为杂交育种的母本,D项正确。
7、答案:(1)作为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2)呼吸作用;TTC被还原产生的TTF越多;根系细胞活力降低,对Cd的吸收减少;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使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地上部分对Cd的积累量降低
解析:(1)本实验要研究土壤酸胁迫对黑麦草生长、生理及镉富集特征的影响,设置平行组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2)较高浓度的酸胁迫会降低根系活力,使根细胞呼吸作用减弱,吸收的Cd减少;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使植物生命活动减弱,降低地上部分Cd的积累量。
8、答案:(1)每日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了解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比较蒲公英提取物与吡格列酮降血糖效果的差异
(2)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或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蒲公英提取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且降血糖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3)蒲公英组小鼠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低于模型组的
(4)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
解析:(1)通过模型组小鼠,可了解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为后续实验提供数据参考。吡格列酮组小鼠作为对照,可比较蒲公英提取物与吡格列酮降血糖效果的差异。
(2)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后,被氧化分解、储存或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了血糖浓度。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蒲公英提取物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且降血糖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3)若蒲公英组小鼠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低于模型组的,则说明蒲公英提取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4)阿卡波糖作为一种消化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中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等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进而减慢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
9、答案:(1)6 7;样方法;竞争
(2)①瓢虫;棉蚜与瓢虫种群数量在同一时间内的变化基本一致,且瓢虫与棉蚜的生态位重叠值高
②棉大卷叶螟;蜘蛛
解析:(1)根据题中左图可知,在6 7月,黄秋葵的主要害虫棉蚜的数量显著增多。
(2)分析两图可知,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在同一时间内变化基本一致,且表中数据说明瓢虫与棉蚜的生态位重叠值大,因此棉蚜的捕食天敌主要是瓢虫。棉大卷叶螟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蜘蛛与棉大卷叶螟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因此棉大卷叶螟的发生期长,蜘蛛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较有效。
10、答案:(1)棒眼和卷翅;翅型;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2)AAbb、aaBb;棒眼卷翅:正常眼卷翅:棒眼正常翅:正常眼正常翅=3:1:3:1
(3)横脉正常翅棒眼♀:横脉正常翅棒眼♂=2:1:横脉缺失翅是X染色体隐性突变造成的,该突变不致死
解析:(1)乙组中,亲代均表现为卷翅,子代出现了正常翅,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丙组中,亲代表现为棒眼和正常眼,子代均表现为棒眼,说明棒眼为显性性状。三组杂交实验中,翅型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表现相同,说明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组杂交子代中显性:隐性=2:1,则F1出现题述表现型及比例可能是显性纯合致死引起的。
(2)若基因A /a位于常染色体上,丙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F1的棒眼卷翅(AaBb)♂和棒眼正常翅(Aabb)♀杂交若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子代会出现(3:1)(1:1)的性状分离。
(3)利用诱变处理的 横脉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与纯合横脉正常翅棒眼雌果蝇杂交,若突变类型为隐性致死突变,则 F2 雄果蝇隐性纯合致死即雄果蝇只会出现横脉正常翅棒眼的表现型,因此F2的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横脉正常翅棒眼♀:横脉正常翅棒眼♂=2:1;若F2出现横脉正常翅棒眼:横脉缺失翅正常眼=3:1,则说明横脉缺失翅属于隐性突变但不致死。
11、答案:(1)农药起到选择作用,土壤富含农药降解菌
(2)碳源、氮源和维生素;中性或弱碱性;稀释涂布平板法;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或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蒸发)
(3)筛选出具有高耐药性的降解菌株
(4)诱变育种(或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提取精制菌株降解酶)
解析:(1)筛选农药降解菌时,要从长期喷洒农药的耕地土壤中取样,该土壤中富含农药降解菌。
(2)蛋白胨主要提供的营养是氮源和维生素。根据步骤可知,接种前要对菌液进行稀释,因此接种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4)后续的实验中可以通过诱变育种、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提取精制菌株降解酶等手段提高其对有机磷的降解率。
12、答案:(1)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待测样品中不含新冠病毒(或检测结果为阴性);无效结果
(2)新冠病毒的S蛋白;骨髓瘤细胞;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筛选出能够分泌抗新冠病毒S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抗原的检测量是固定的,没有对病毒进行扩增产生信号放大的过程,若待测样品的病毒量较少,则可能检测不到病毒抗原
解析:(1)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所依据的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2)制备该抗体的过程中,先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进行免疫,再将获得的已免疫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由于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因此需要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再次筛选后获得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与PCR相比,抗原检测法没有对病毒的抗原进行扩增,因此灵敏度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