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课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借助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难点 乘法运算律的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很多萝卜,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萝卜。课件出示: 9×4 =36 (个) 4×9 =36 (个)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生:9×4 = 4×9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答案。 通过复习乘法,为下面学习乘法运算律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学习乘法交换律师: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同学们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同学是怎样植树的吧。课件出示: 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①一共有25个小组。②1个小组里面挖坑种树的有4人,抬水浇树的有2人。③每组要种5棵树。④每棵树浇2桶水。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①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负责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师:请同学们独立解答,并写出答题过程。预设: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了这两个问题都有两种算法,这两种算法只是交换了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师:说的非常好,这两组算式都是交换因数的位置,而积没有变,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举例子。教师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师:通常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样既清楚又简单。板书:用字母表示:a × b = b × a。2.学习乘法结合律师:同学们,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呢?学生讨论,并汇报:①一共有25个小组。③每组要种5棵树。④每棵树浇2桶水。学生汇报:预设1:可以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预设2:也可以先求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师:想一想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预设:第一种方法是先算前两个因数的积,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后两个因数的积。但是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师: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教师小结:三个数连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 × b ) × c = a ×( b ×c )。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汇报。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学生小组内交流解答,教师巡视。学生举例子。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中所给出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落到实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己去创想,同时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前几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了观察、猜想的探究思想,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内再进观察、猜想、验证,再次经历整个”发现“的过程,既教会了学生思考的方法,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数学表达能力,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倾听别人发言,尊重别人意见……加强了团结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
课堂练习 1.根据乘法运算律填上适当的数。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73×5×2 125×897×83.在 里填上“>”、“<”或“=”。4.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要进行团体操表演,一共有6个方阵,每个方阵有20行,每行有15人,一共有多少人?5.张爷爷家有一块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菜地,准备在这块地里种白菜,如果每平方米能种白菜50棵,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白菜? 学生做练习,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板书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