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 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 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40年前后 英国宪章运动
1848 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 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2.(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B.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
C.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
D.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
3.(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校考期末)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于( )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4.(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新发明关联示意图。其中空白框中应为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诺贝尔
5.(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1866年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被铺设,欧洲与美洲之间直接建立了通讯联络。其主要技术来源于( )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6.(2022·天津红桥·统考一模)内燃机的发明是19世纪后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发明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是( )
A.爱迪生 B.戴姆勒 C.卡尔·本茨 D.诺贝尔
7.(2022·天津津南·统考一模)2021年起,我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与现代塑料工业诞生有关的人物是
A.海厄特 B.瓦特 C.诺贝尔 D.斯蒂芬森
8.(2022·天津和平·统考三模)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D.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9.(2022·天津东丽·统考一模)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0.(2022·天津·二模)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些伟人。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哥白尼——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提出“地球中心说”
B.牛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写成《物种起源》
D.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写成小说集《人间喜剧》
11.(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考期末)取得下列成就的人物是( )
主要成就 1.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三大成就。 2.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者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A.牛顿 B.达尔文 C.梵高 D.贝多芬
12.(2022·天津南开·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历史人物及其成就中,不属于英国的有几个:
①文学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②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做了一系列改进
③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④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研究了《人口原理》
⑤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描绘的社会各阶层生活场景主要是在
A.法国 B.德国 C.俄国 D.美国
14.(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追光文学巨匠,感知近代文化。如图所示的主要生平对应的文学家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列夫 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15.(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校考期末)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他于1804年完成的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夜间的咖啡馆》 D.《英雄交响曲》
二、综合题
16.(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要采取正当的发展手段,要关注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时间长达三百年。
——摘编自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文字和图一反映了什么史实?对非洲和美洲带来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2)图三和图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请分别指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它们各自运用的动力机名称。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请为当下全球治理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17.(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二模)下面是李丽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近代交通工具发明情况表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① 蒸汽机车 斯蒂芬森
19世纪80年代 汽车 ②
1903年 ③ 莱特兄弟
依据这一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帮助李丽同学写出表格中①②③的内容
(2)表格中蒸汽机车的发明,标志着交通运输行业什么时代的到来?交通运输业新时代的到来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表格中有汽车的发明,你知道是哪个公司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使汽车开始走 进家庭,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吗?结合所学并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汽车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8.(2022·天津·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国内外市场扩大需求等因素,使英国首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摘编自赵登明《简明中外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成就。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增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19世纪中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为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不断地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式。
——摘编自赵登明《简明中外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
19.(2022·天津南开·统考二模)材料题。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编自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进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由于工业革命,一些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李明同学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制作了思维导图,请填写空白处的内容。
20.(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事关联】
材料一: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5年 美国内战结束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编制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与“明治维新”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并说明提取的理由。
【互联互通】
材料二:
图1 蒸汽机车 图2 T型汽车
(2)材料二中,图1是某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2T型汽车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机遇与挑战】
材料三: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带来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使世界环境污染危机进一步加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人类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21.(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幅图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动力或新能源的应用?这些发明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三: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作者为什么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4)综合以上材料,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2.(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思想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往往对于人类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作品 主要内容或思想
《神曲》 作品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蒙娜丽莎》 作品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表情丰富,富有生命活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品深刻批判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部编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三部作品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指出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和影响。
材料二 牛顿的光学分析告诉人们,光不再是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牛顿光学成就的?达尔文提出什么重要理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
材料三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思想家们著书立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并猛烈抨击法国“旧制度”。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部编教材
(3)为抨击“旧制度”,法国掀起了什么思想运动?你怎样看待这场运动?
参考答案:
1.C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人使用反映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85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适应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诞生。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巴黎公社。1870年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C项正确;表格中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革命,但不能反映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未具备,排除B项;表格中未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四十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着发明。由此可知,B项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不可能出现在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故选B。
3.C
【详解】据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C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技术尚未发明,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法拉第、西门子已制造出了发电机,但因性能所限,尚未进入工业生产领域,排除B项;19世纪80年代,电力已经作为新能源进入了生产领域,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B项正确;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改良型蒸汽机,本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汽车,诺贝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现代炸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电缆被铺设”可知欧洲与美洲之间直接建立通讯联络是得益于有线电技术,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C项正确;有线电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引起了交通运输的一场革命,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每分钟可达900转,因此发明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是戴姆勒,B项正确;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电灯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卡尔·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诺贝尔发明炸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而生,A正确;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瓦特发明改良型蒸汽机,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B排除;诺贝尔发明炸药,C排除;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或火车,D排除。故选A。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后,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垄断组织。生产形式的变化都是生产力提高后,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需要,D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要私有制存在,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就不可避免,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垄断组织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排除B项;工厂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主要是商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蒸汽时代”是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词;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是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词,爱迪生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总之两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最适合的课题是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故正确答案为C。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谈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不大相符;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产生的影响;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题文中的关键词“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分别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瓦特”、“蒸汽时代”是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词,应掌握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是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词,应知道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0.A
【详解】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A选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表述正确。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C选项表述正确。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人间喜剧》,D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选A。
11.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人物是牛顿,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A项正确;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排除B项;梵高是荷兰印象派画家,排除C项;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发现了钋和镭元素,A项正确;在近代,英国人才众多,文学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做了一系列改进,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C
【详解】考查点:世界近代文学成就。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的列夫·托尔斯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界,他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14.D
【详解】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有《朱安党人》、《驴皮记》和《高老头》等,D项正确;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长诗《神曲》,排除A项;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是《歌集》,排除B项;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音乐充满想象力和激情,他在1804年完成的《英雄交响曲》是其代表作,是为拿破仑所写的,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故选D;AB都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排除;C是一幅油画,排除。
16.(1)三角贸易。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资本原始积累。
(2)火车、蒸汽机;汽车、内燃机。
(3)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
【分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图片可知,这体现的是三角贸易。它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但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资本原始积累。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图片3是火车,动力是蒸汽机;图片4是汽车,动力是内燃机。
(3)
第一部,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2可知,体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问,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生态文明建设。
17.(1)①1825年;②卡尔.本茨;③飞机。
(2)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3)福特汽车公司;汽车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种种问题,主要是1、大量能源消耗;2、造成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3、排放的尾气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等……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改进发动机提高能源使用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日常车辆限号等。(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于1825年发明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9世纪80年代发明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飞机。
(2)依据所学知识,蒸汽机车的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而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3)依据所学,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大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结合所学并联系实际生活,汽车的发明和使用有利于人们的出行,但是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大量能源消耗;造成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排放的尾气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改进发动机提高能源使用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日常车辆限号等。
18.(1)前提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或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内燃机、炸药等新发明不断涌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任答两点即可)
(3)相同点: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变;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可以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成就是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或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
(2)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从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生产力发展、产生垄断组织、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等角度分析。
(3)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可从政府重视程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概述。
19.(1)事件: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
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动更为紧密。
(2)原因: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实施,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成为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劳动分工与技术条件。
(3)影响:将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特点:科学技术的新发现较多应用于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呈现多元化局面,各国都有。
(5)填空: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可知,由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为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
意义:根据材料“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可知,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动更为紧密。
(2)原因:根据材料“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进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可知,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影响: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将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特点:根据材料“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进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可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较多应用于工业;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呈现多元化局面,各国都有。
(5)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与此同时,日本掀起了明治维新,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日本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1)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理由是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都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2)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电气时代
(3)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社会问题。人类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详解】(1)依据材料一表格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即19世纪6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中与日本明治维新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理由是两者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都推动本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依据材料二可知图1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图2T型汽车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依据材料三“一方面带来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社会问题有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人类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21.(1)蒸汽机;电力;内燃机;影响:图1: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图2: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图3:方便了人们出行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4)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蒸汽机车使用的动力是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图2“贝尔和他发明的电话”使用的动力是电力,电话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图3“早期汽车”使用的动力是内燃机,汽车的发明方便了人们出行。
(2)根据材料二“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可归纳出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归纳出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由“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4)科技发展既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2.(1)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学术观点和宗教信仰的革命;生物进化论。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世纪和18世纪在欧洲知识界获得广泛拥护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后,西方的人文精神不断地发展、丰富和成熟,对后来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详解】(1)根据“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作品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作品深刻批判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可知共同点是都重视人文主义。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影响主要是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根据“牛顿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可知牛顿的光学成就是学术观点和宗教信仰的革命;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理论。
(3)根据“进步思想家们著书立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并猛烈抨击法国‘旧制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知,法国掀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世纪和18世纪在欧洲知识界获得广泛拥护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后,西方的人文精神不断地发展、丰富和成熟,对后来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