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0 11: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
A.巴黎和会重新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B.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动荡不安
C.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这最能反映危机(  )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
3.(2022·天津·模拟预测)对下述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说明欧洲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B.说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
C.说明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D.说明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4.(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表明他准备
A.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 B.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增加人们的就业岗位 D.宣布国家进入备战的状态
5.(2022·天津河西·统考一模)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独立战争 B.发动南北战争
C.实行罗斯福新政 D.实施马歇尔计划
6.(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
①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③德国纳粹党上台后,疯狂实行扩军备战 ④中国改革开放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7.(2022·天津南开·统考二模)1933—1937年间,美国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与上述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密切相关的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工业 C.调整农业政策 D.以工代贩
8.(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迅速推行“新政”。“新政”主要“新”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9.(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到1935年初,美因失业人数,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400万人;资本收入从1933年以来增加了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 B.美国独立 C.罗斯福新政 D.美国内战
10.(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下图中的美国小孩手举的牌子上写着:“你为什么不能给我爸爸一份工作?”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D.调整农业政策
11.(2022·天津·统考二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扭转经济形势,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新政”采用的手段可概括为
A.兴建工程 B.国家干预 C.整顿金融 D.以工代赈
12.(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线’的进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多样化和超常规性。”对以下国家发展道路描述正确的是
①墨西哥人民在卡德纳斯带领下,通过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人民在罗斯福的带领下,通过新政,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③印度人民在甘地的带领下,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④俄国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通过十月革命,第一个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3.(2022·天津红桥·统考一模)1933年,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位美国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14.(2022·天津南开·统考模拟预测)1929一1933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手段。下列史实与解决和应对经济大危机没有关联的是:
A.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C.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D.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15.(2022·天津河西·统考一模)回首二战,那一幕幕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时刻提醒着人类珍爱和平。下列选项关于图示中①②③④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珍珠港事件 B.②诺曼底登陆 C.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④莫斯科保卫战
16.(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世界意义是
A.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B.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
C.宣布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D.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7.(2022·天津武清·统考一模)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的文件或会议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波茨坦公告》 D.雅尔塔会议
18.(2022·天津·模拟预测)在雅尔塔会议上,各国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并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这说明( )
A.雅尔塔会议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B.会议的召开加速了法西斯的投降
C.会议消除了不同国家间的隔阂 D.会议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9.(2022·天津南开·统考二模)结合图片,对下面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A.都为新世界格局奠定基础 B.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会议
C.美国都是最大的受益国 D.都主张严惩德国和日本
20.(2022·天津河东·统考二模)俄国某领导人认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斯大林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忽视这一事实是愚蠢的。”这一说法
A.改变了人们对斯大林的固有认识 B.肯定了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
C.揭示了卫国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强调了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
二、综合题
21.(2022·天津河西·统考二模)美国的建立发展经历了波折起伏,其二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家。”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美国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它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材料二
(2)在美国政治学会历年发布的“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罗斯福长期位列第1和第3位,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总统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 二十世纪美国 ① 大事记
1903.12.17 莱特兄弟改良的飞机“飞行者号”完成4次成功的起飞
1910.8.27 爱迪生展示了他的最新发明:有声电影
1913.10 福特汽车公司开创装配线生产法
1946.2.15 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世界第1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完成仪式
1993 “网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软件问世
……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上述大事记确定一个主题。美国经历波折与发展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请综合上述所有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22.(2022·天津南开·统考一模)材料题
美国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有这样几位人物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发挥了巨大作用,带领美国走向辉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1)请你分别写出图一、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人物,写出他在美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23.(2022·天津河北·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九国公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类国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目的?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己、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国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做法或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946年2月,他(乔治·凯南,美国驻苏联使馆的外交官)给国内写了一封长电报。凯南说,美国不要和苏联打仗,而是要实行一种遏制战略,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它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同时把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建设得非常稳固,非常强大。这样的话苏联迟早会垮。
——徐弃郁《美国简史30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遏制战略”是什么?这种战略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4.(2022·天津西青·统考模拟预测)重大全球挑战需要各国政府的共同应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带来了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使世界环境污染危机进一步加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哪家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世界大战带来的挑战】
材料二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使纳粹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的是哪一行动?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团结合作召开会议,会上决定战后如何处置德国?
【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
材料三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习近平在G20特别峰会上的发言《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3)根据材料及所学,全人类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该如何积极应对?
25.(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战争犹如一场瘟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据材料一,概括人们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这种态度下的战争性质。
材料二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巨额资产,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的影响。
材料三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1945年,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1955年,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3)随着科学的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了,世界和平的维护任重道远。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参考答案:
1.B
【详解】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后,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动荡不安,B项正确;巴黎和会是在1919年召开,排除A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生在1931年,但不是“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可知,经济危机从扩展到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各个领域,说明经济危机涉及范围特别广。BCD项与题干反映的特征不相符。故选A。
点睛:经济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经历了五个年头,体现了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特点,波及了多个领域和国家说明涉及范围比较广;经济严重倒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从这些角度反映了破坏性特别大的特点。
3.C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根据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军部”“法西斯”“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面对经济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应对举措。德国和日本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危机,C项正确;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德国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排除A项;说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与193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为贫穷的人提供足够的生存来源,提高就业率,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中的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主要是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B项;“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指的是人民有工作这件事刻不容缓,不是真的打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人民有工作”和“政府本事直接募工”是解题关键。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5.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项正确;通过独立战争美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排除A项;南北战争是在19世纪中期,而经济大危机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二战以后,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题干“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能够体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①符合题意;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市场经济,②不符合题意;德国纳粹党上台后,疯狂实行扩军备战与题干的表述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允许多种经济形势并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市场经济,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7.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为促进就业和进行建设,他以工代赈,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故D符合题意;《紧急银行法案》体现了整顿金融体系,《全国工业复兴法》体现了调整工业,《农业调整法》体现了调整农业政策,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8.B
【详解】根据材料“1933年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渡过经济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C项;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后,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新政的实施使得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低谷,经济复苏,失业率下降,从而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列宁在苏俄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无关,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间,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实现了国家独立,排除B项;美国内战发生在1861-1865年间,平定了南方叛乱,废除了黑奴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开始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B项正确;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工业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都与增加就业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B项正确;兴建工程、以工代赈属于救济的措施,排除A和D项;整顿金融属于金融措施,排除C项。故选B项。
12.C
【详解】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推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①正确;1929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通过新政,美国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②正确;一战后印度人民在甘地的带领下,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没能取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③排除;俄国人民在列宁的带领下,通过十月革命,第一个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排除。故选C。
13.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以后,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被称之为罗斯福新政,C项正确;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林肯于1860年被选为美国总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杜鲁门于1945年4月至1953年担任第33任美国总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1922年,经济大危机还没有爆发,D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排除A项;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大权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排除B项;在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在中外矛盾计划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排除C项。故选 D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③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①是德国闪击波兰,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故②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排除B项;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故④为诺曼底登陆,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D项正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排除A项;德国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排除B项;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这是向所有反法西斯联盟军投降,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 等,必须归还中国,B项正确;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排除A项;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排除C项;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各国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加快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步伐,B项正确;“各国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并在战后成立联合国”没有体现强权政治色彩,排除A项;会议不可能完全消除了不同国家间的隔阂,排除C项;会议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边图片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上三个主导国家英、法、美;右图是雅尔塔会议中的三个主导国家美、英、苏。巴黎和会为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会议协调了战后的势力范围,为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A项正确;雅尔塔会议是二战中的重要会议,二战是世界性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而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排除B项;巴黎和会上美国没有实现它称霸世界的目的,排除C项;巴黎和会主要处置战败国德国,日本是一战的战胜国,并没有在巴黎和会上受到惩处,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可知,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不能忽视斯大林的作用,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们对斯大林的固有认识,知识强调他对卫国战争的重要性,排除A项;卫国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苏联人民的共同努力,斯大林只是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
21.(1)美国独立战争;联邦制共和国
(2)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罗斯福推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3)①科技发展。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制度创新;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等都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3)
根据“爱迪生展示了他的最新发明:有声电影”“福特汽车公司开创装配线生产法”“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世界第1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完成仪式”等可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科技发展。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制度创新;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等都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
22.(1)图一是华盛顿,图二是林肯,图三是罗斯福
(2)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家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制等制度;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领导美国人民平定了南方叛乱,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罗斯福: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摆脱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二战期间领导美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为世界反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都热爱自己的国家;都具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华盛顿,图二是林肯,图三是美国罗斯福,他们都曾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如选择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中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此后他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制等制度,并担任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选择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林肯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中领导美国人民坚决平定南方叛乱,并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重要文献,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而他本人却在战争结束之后遭人刺杀身亡。如选择图三,结合所学知识,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危机,宣布实施“新政”,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逆转经济形势,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罗斯福在二战期间领导美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为世界反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率军抵抗英国军队,艰苦卓绝才建立了美利坚共和国,林肯维护国家统一,最终也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罗斯福竭尽全力实行“新政”,使得美国度过经济危机,他自己也在二战期间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由此可见他们三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都具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等。
23.(1)华盛顿会议,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2)美国:罗斯福新政,经济缓慢复苏,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冷战;美苏两国互相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4)大国的外交政策,经济危机和大国处理经济危机的策略,大国之间的关系。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可知,一战后召开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因此材料一中的《九国公约》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美国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己、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可知,其中,美国进行罗斯福新政,经济缓慢复苏,生活得到改善,同时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美国不要和苏联打仗,而是要实行一种遏制战略,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它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可知,这就是冷战;它使美苏两国互相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大国的外交政策,经济危机和大国处理经济危机的策略,大国之间的关系。
24.(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福特;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3)各国应该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胜利。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带来了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使世界环境污染危机进一步加重”,概括可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根据材料“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3)根据材料“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人类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各国应该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的胜利。
25.(1)态度:满怀信心、积极支持;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3)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等。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说明人们对战争充满信心;“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说明各国人民支持战争。根据所学可知,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重新分割世界的掠夺战争。
(2)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一战的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巨额资产,无数城镇化为废墟”说明对人类社会来说,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说明了一战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是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美国崛起;“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说明对民族解放运动来说,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等。“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说明一战后反战运动高涨。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说明两次世界大战都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世界各国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启示我们应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