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杨振宁在写给邓稼先夫人的信中说道:“稼先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
2.(2022·天津西青·统考模拟预测)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指的是
A.核弹、导弹、实用通讯卫星 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3.(2022·天津南开·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科技成就,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5.1956年,毛泽东指出: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下列人物,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
D.屠呦呦
6.(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若陆场成功著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身体状态良好,他们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D.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7.(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创造了我国航空的新纪录,也被誉为史上“最强出差”。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有(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嫦娥工程顺利实施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8.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在斗一生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9.(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2015年,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杨振宁 D.屠呦呦
10.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11.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22·天津和平·统考三模)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13.小张在家里一个旧箱子里发现了豆腐票、粉条票,他很惊讶,继续找,又发现了好多粮票、布票、油票等,你能告诉他这些票证反映厂怎样的社会状况吗
A.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 B.市场经济,票证流行
C.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D.物资匮乏,凭票购物
14.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②政府重视民生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脱贫任务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二、综合题
16.(2022秋·天津红桥·九年级统考期末)报刊作为一种近代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记载了国家历史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 和图2两份报刊宣传的思想。
材料二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刊登于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上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材料二叙述的内容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重大运动有关?其中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是哪两个词语?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均来自《人民日报》刊登的大事件,且发生于不同年代的同一天。图3呈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三拟一个主题。
材料四 1984年7月,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头的《今晚报》正式创刊。……自2002年创办《今晚报·美国版》起至今,《今晚报》成为全国发行海外版最多的平面媒体,成为向全世界宣传天津的重要窗口。……2010年,今晚报社所属的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今晚报社“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和转企改制跨入新阶段。……《今晚报》积极推进“报网融合”,“今晚网”日点击量超过200万次,官方微博微信粉丝总计超过200万。
——选编自2014年《中国新闻年鉴》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今晚报》取得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并为《今晚报》的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17.(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凭着手中的武器,完全可以停止交租和取消债务,但仍要求他们继续交纳降低了的地租和利息,并尽最大力量发展生产,以支援战争……这些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们所能接受。
——(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材料二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实施这一土地政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土地改革的政策,与之相配合制定了什么总路线,两者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2)依据材料三概括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谈谈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手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3)依据所学写出“他”的贡献。依据材料四,说一说“他”身上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
18.(2022·天津红桥·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中华民族英雄的丰碑
图1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2 南昌起义(浮雕)
(1)图1所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的?图2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所示历史事件入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树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丰碑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英雄人物(除示例人物),仿照示例对人物进行介绍。
示例:一等功臣陈祥榕,在2020年边防斗争中,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材料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材料四
(3)材料三中提及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多少年?综合材料三、四,谈一谈崇尚、学习、捍卫英雄烈士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1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奋斗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美奋斗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60年,他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仅5天就打完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最快纪录。有一次发生井喷,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井喷,而两腿已血肉模糊。他的英雄行为感动了附近乡亲,称他为“铁人”。
(1)他是谁?根据材料概括“铁人”的优秀品质。
材料二 “最美奋斗者”-邓稼先: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他,一位身为先卒,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开拓了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成果。他,邓稼先,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半碑!
(2)巨大的蘑菇云第一次升腾在我国西部戈壁,发生在什么时候?邓稼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三 “最美奋斗者”-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她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带领团队经过数百次实验,历经190次失败,克服了无数困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介的最佳疟疾治疗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3)根据材料,写一写屠呦呦取得了什么成就?她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材料四 “我们都是奋斗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需要我们接续奋斗,继往开来。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践行“最美奋斗者”精神?
参考答案:
1.A
【详解】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A项正确;“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不属于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排除B项;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排除C项;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不属于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1976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D项正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排除A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排除B项;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是在1956年,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故A符合题意;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均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上的成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所以A符合题意,BCD项人物与“原子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若陆场成功著陆航天2事业的成果。据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厂,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果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项正确;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都属于军事上的科技成果,排除ABD项。故选C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④嫦娥工程顺利实施,都是我国航天技术成就,B项正确;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属于军事科技领域的成就,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B正确;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故A错误;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故C错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故D错误。综上故选B。
9.D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选项符合题意;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A选项不符合题意;袁隆平,是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第一人。B选项不符合题意;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0.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生活水平低的现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注重衣着的时尚性,因此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B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53—1956年,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发生在1997和1999年,与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不符,排除;D项发生在1979年,是中国的外交成就,与题干信息“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不符,排除。故选B。
11.D
【详解】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家改变了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展示个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富起来,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假期的延长,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③④符合题意,此题选择答案D。
12.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买粮食要凭粮票、油票。因此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我国才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豆腐票、粉条票、粮票、布票、油票”可知,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物资匮乏,凭票购物的社会状况,D项正确;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A项;市场经济,票证被取消,排除B项;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政府重视民生、休闲需求增加,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脱贫任务完成,故含有①④的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来实行粮票、油票供应,主要是因为人民公社时代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发行票据是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而后来取消粮票、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象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来临。D项符合题意;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指的是1953-1956年,排除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开始了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至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排除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与题干“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不符,排除C;故选D。
16.(1)《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2)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1964年。
主题:跨越时代(时空)的同一天;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代代人的拼搏进取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4)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计策: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突出地方特色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时务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机构报,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革命思想。
(2)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指的是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将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这一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
(3)
根据所学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材料可知,三项科技成就“发生于不同年代的同一天”可以用“跨越时代(时空)的同一天”为题比较贴切;三项成就都是我国不同时代的科技成就,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的主题;在一系列科技成就取得的背后,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的艰辛付出,所以还可以用一代代人的拼搏进取为主题等等。
(4)
根据材料四可知,《今晚报》创办于1984年,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自2002年创办《今晚报·美国版》起至今,《今晚报》成为全国发行海外版最多的平面媒体,成为向全世界宣传天津的重要窗口”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与实行对外开放有关;“2010年,今晚报社所属的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今晚报社“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和转企改制跨入新阶段。”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的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今晚报》积极推进“报网融合”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根据上述取得发展的原因可知,《今晚报》的创办和发展成就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作为报刊,没有拘泥于形式,说明要继续改革创新,做到形式多样,突出特色才能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等等。
17.(1)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原因:日本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总路线: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个,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趋势: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独立,和平的环境下国家致力于发展经济;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国家的经济政策,如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生产积极性。
(3)贡献: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作用。精神:大胆质疑,细心求证;淡泊名利,坚持不懈。
【解析】(1)
内容,根据材料“但仍要求他们继续交纳降低了的地租和利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为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在农村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材料内容正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实行的这一土地政策。原因,根据材料“并尽最大力量发展生产,以支援战争”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时期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以其支援抗日战争;根据材料“这些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们所能接受”可得出为了团结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总路线,根据材料“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解放战争期间,为调动农民革命生产积极性,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强调依靠贫雇农个,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这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
趋势,根据图片数据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的趋势。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以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主权的独立国家,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改革开放后,通过制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促进生活经济的发展。
(3)
贡献,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中人物是袁隆平,袁隆平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促进了我国和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
18.(1)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抗疫英雄钟南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奋不顾身,舍身忘我。他展现了家国情怀,弘扬了情感正能量;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屠呦呦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3)14年;立法来保护英雄烈士,维护正义,告慰先烈,铭记历史,获得前进动力。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
【解析】(1)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选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 结合所学可知,图2所示事件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根据“钟南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疫英雄钟南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奋不顾身,舍身忘我。他展现了家国情怀,弘扬了情感正能量。根据“屠呦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屠呦呦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抗日战争共持续14年。根据“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可归纳出立法来保护英雄烈士,维护正义,告慰先烈,铭记历史,获得前进动力。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
19.(1)人物:王进喜。
品质: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
(2)时间:1964年。
品质:爱国主义、无私奉献、勇于创新
(3)成就:青蒿素。屠呦呦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科学的精神和自身的努力。
(4)践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努力奋斗,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图片及“铁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片人物是王进喜;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人”王进喜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为大庆油田的建成做出突出贡献,体现了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等精神。
(2)
根据材料“邓稼先”“升腾在空中的蘑菇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邓稼先身上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
(3)
根据材料“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可知,成就: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科学的精神和自身的努力,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践行“最美奋斗者”精神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努力奋斗,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