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0 11: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河东·统考一模)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下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都使很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B.都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C.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D.都是封建王公
2.(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们都领导人民( )
A.反抗英国殖民者 B.获得国家独立 C.反抗西班牙殖民者 D.进行反侵略斗争
3.(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校考期末)早在160多年前,巾帼英雄章西女王“不让须眉”,参与领导了
A.拉美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美国独立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4.(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考期末)正如中国许多城市城区街道被命名为“中山街、中山路、中山大道” 一样,在拉美各国行政区被命名为“玻利瓦尔”的也不计其数。玻利瓦尔之所以在拉美享有如此地位,主要是因为
A.打响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第一枪 B.组建了拉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C.率领拉美人民打败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D.是拉美地区最大的殖民统治者
5.(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二模)“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驻华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阳公园向“拉丁美洲解放者”铜像敬献花篮。铜像人物应是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甘地
6.(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校考期末)作为南美洲俱乐部最高赛事的南美解放者杯决赛徽章同样采用盾型设计,作为该项赛事口号的“La Gloria Eterna”(永恒的荣耀)也出现在徽章顶部。以下属于他们“永恒的荣耀”的是( )
A.击退欧洲反法联盟 B.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D.推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7.(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属于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是
A.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D.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
8.(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尼古拉二世 D.叶卡特琳娜二世
9.(2022·天津·模拟预测)“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等。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意义
10.(2022·天津南开·统考一模)某同学在展览馆参观时,在展柜里发现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的资料,与这份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美国内战 D.十月革命
11.(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美国名将谢尔曼曾说:“(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材料表明这场战争的成就是
A.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 D.消除了种族歧视
12.(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考期末)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3.(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1868 年 3 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 表明日本将要
A.学习唐朝进行大化改新
B.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D.在美国扶植下进行社会改革
14.(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校考期末)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6.(2022·天津和平·统考二模)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爆发了倒幕运动。后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促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德川锁国 C.明治维新 D.建立法西斯专政
17.(2022秋·天津河东·九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18.(2022秋·天津南开·九年级校考期末)观察下图,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9.(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于国情不同,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日本、美国
二、综合题
20.(2022·天津红桥·统考一模)步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思想到制度再到技术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
(1)材料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这股所谓的“春风”首先在哪里吹起的?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中的导图,根据提示将导图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过程的特点(一点即可)。
材料三
英国工业、农业比重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瓦特蒸汽机很快在英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有了蒸汽机作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人教社2018年版初中《世界历史(上册)》教科书
(3)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归纳出英国工业、农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蒸汽机的发明与这种变化之间的关系。
21.(2022·天津武清·统考一模)改革与创新促进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铁质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1)依据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矩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材料二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日本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3)材料三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最终日本转型为什么样的社会?
22.(2022·天津津南·统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摘编自《大国崛起》
(2)面对内忧外患,年轻的天皇进行了一次改革,将日本变成了一个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讲问: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明治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使日本在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我国当今的改革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C
【详解】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南美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女英雄。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章西女王壮烈牺牲。他们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为捍卫民族独立与自由作出重大贡献,都是民族英雄。C项正确;章西女王没有使印度摆脱殖民统治,排除A项;玻利瓦尔没有牺牲,排除B项;玻利瓦尔不是封建王公,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的民族大起义,所以他们都领导人民进行了反侵略斗争,D项正确;玻利瓦尔反抗的不是英国殖民者,排除A项;印度没有获得国家独立,排除B项;华盛顿和章西女王反抗的不是西班牙殖民者,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7—1859的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的杰出代表人是章西女王,她是印度的民族女英雄。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的章西女王不符,故选B。
4.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由于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C项正确;海底岛战争打响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第一枪,排除A项;玻利瓦尔属于资产阶级与“组建了拉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不符,排除B项;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打败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并不是拉美地区最大的殖民统治者,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带领军队解放了广大地区,建立了很多国家,因此,他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C项正确;圣马丁的作用不及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甘地均是亚洲人,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人民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率领下,发动了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拉美独立运动。这里“永恒的荣耀”指的是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B项正确;欧洲反法联盟干涉的是法国大革命,排除A想啊;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C项;巴西人民推翻了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拉丁美洲除巴西外绝大多数国家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拉丁美洲开始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故A项正确;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故B项错误;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也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故C项错误;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反抗的是法国的殖民统治,故D项错误。
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挽救统治危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故B符合题意;彼得一世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因改革而失去土地,成为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这此职业有利于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影响,D项正确;背景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目的是维护统治, 内容是农奴可以获得土地,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0.B
【详解】依据“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可知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摆脱统治危机,自上而下颁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俄国也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进,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排除A项;美国内战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C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依据题干的“(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排除AC项;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没有消除了种族歧视,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A.实现了国家独立是独立战争的影响;B. 维护了国家统一是南北战争的而影响;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由此可见这两场战争的相同点是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故选C。
13.C
【详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文明开化”。依据材料“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可知,日本通过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7世纪,排除A项;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是公元7世纪,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并不是在美国扶持下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在面临内忧外患情况下学习西方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③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故①②④正确。综上故选B。
15.C
【详解】根据题干的“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可以看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等。故C符合题意;重视军事训练与题干的“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注重国民教育与题干的“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的“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C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爆发了倒幕运动。后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中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A项;“德川锁国”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是193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可知,这是强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A项正确;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就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不是此时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材料说的是资本主义体系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农奴制残余,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8.D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信息“教育”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故D符合题意;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故A不合题意;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9.C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C项正确;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权力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法国通过法国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0.(1)“春风”:文艺复兴运动。地方:意大利。
(2)①:《权利法案》;②:美国,国内战争。特点: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展开;由欧美国家扩展到亚洲国家;通过革命或者改革方式进行;颁布法律文件巩固革命、改革成果。
(3)趋势: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关系: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为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奠定基础;促进交通运动工具革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最终促使工业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增加。
【解析】(1)
“春风”,根据材料“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进行,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材料中的“春风”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地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意大利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也是保留有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因而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发生。
(2)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其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标志着英国代议制开始确立,因此①处应是《权利法案》。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19世纪60年代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②处应是美国内战。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说明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展开,促进了这些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即促进了这些国家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的发展等结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史实分析回答。
(3)
趋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41年至1871年,其农业比重由20%降至14%,工业由43%上升至55%,说明这时期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也体现了这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关系,根据材料“有了蒸汽机作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等信息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促进工厂制的发展,为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奠定基础;根据材料“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进”可得出促进交通运动工具革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动力的问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工业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增加。
21.(1)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新兴阶级:地主和农民
(2)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等。
(3)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图一“铁制农具”、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现象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这导致了社会上新兴阶级地主和农民的出现。
(2)
措施:根据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矩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结合所学可从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方面来回答商鞅变法的措施。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等来回答商鞅变法的作用。
(3)
根据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是日本的明治维新;经过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22.(1)农奴起义不断上升;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资产阶级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3)殖产兴业政策;要坚持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等。
【解析】(1)
原因:根据材料一“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可得出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
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治天皇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是明治维新,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3)
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政策,使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启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坚持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