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 3.6 地球的形状 课件(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 3.6 地球的形状 课件(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20 17:14:39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3春教科版 科学
三年级 下册
科学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概念目标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
2
1
2
感受古人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索的兴趣。
积极参与模拟实验,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科学态度目标
了解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件。
感受自然规律的发现需要经历不懈的探索。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2
1
2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球体。然而在古代,人们不是这么认为的。那时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1
我国古代对于天地的认识十分丰富,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古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提出了他们对宇宙的看法。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影响较大的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我国古代对于天地的认识
我国古老的数学书《周髀算经》中,有“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的记载。在《晋书·天文志》中也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宇宙学说——盖天说。
当人们的活动范围还很狭小的时候,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逐渐产生了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是以观察者为中心对天地关系的直观感受。但是随着古人活动范围的扩展,他们发现在任何地方观测天空都很相似,那么天和地的距离不就是一样的吗?于是盖天说也出现了变化,出现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天就像盖着的斗笠,地就像倒扣的盘子)这样的的说法。
可是如果天是半个圆球,那么太阳西下之后在哪里呢?如果地是方的,那么天和地之间是不是会有缝隙?为了将宇宙
学说合理化,我国古代以张衡
为代表的天文学家又提出了浑
天说。即“浑天如鸡子。天体
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
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
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
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
浮。”
东汉的郄(qiè)萌提出了宣夜说,在他看来天空没有物质,因此抬头仰望天空,感到它又高又远没有穷尽。日月星辰,都浮在天空之中,他们凭借气来运行。所以我们看到天上的星辰运动有所不同,有的出现,有的消失,有的飞来,有的远去,这都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固定在天上的缘故。
但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2
现象一: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现象二:月食时,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后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体的或近球体的第一个科学证据。
模拟实验1: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实验材料
瑜伽球
长桌
帆船模型
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
实验结论:只有地球是球体的时候,才能先看到帆顶,后看到船身。
视线要平视
视线要平视
实验过程:帆船从球面和平面,从远到近,慢慢驶来;观察者平视观察。
模拟实验2: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影子。
实验材料
想一想,手电筒、正方体、小球、白板分别模拟什么?
手电筒
正方体
小球
白板
月球表面
地球
太阳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分别照射圆球和正方体,观察它们在白板上的影子。
对比观察,你看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只有地球是球体的时候,在白板上的影子才是圆弧形的。
虽然有现象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3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海路线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在模拟实验一中,通过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只有地球是球体的时候,才能先看到帆顶,后看到船身。
在模拟实验二中,通过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在白板上的影子,只有地球是球体的时候,在白板上的影子才是圆弧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天圆地方
海边先看到远处船帆,后看到船身;
看月食时,地球影子是圆弧形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接受:地球是球体
推测:地球是圆的
选 择
1.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 球体 B. 方的 C. 无法判断
2.2003 年,( )乘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 圈。
A. 杨利伟 B. 加加林 C. 阿姆斯特朗
A
A
3.在模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实验时,观察者眼睛要( )。
A. 俯视 B. 平视 C. 仰视
4.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 )。
A. 圆形的 B. 方形的 C. 无法判断
B
A
现象推测
地球的形状
观察猜想
天圆地方,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推测依据:
1.观察远方来的船,先看到帆顶,后看到船身。
2.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形的。
1519年,麦哲伦船队朝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发地。
实验验证
模拟实验:
1.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2.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
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