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要点
说明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________中获得并能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要达到的条件:
一是要能满足________________,二是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型:_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资源。
4.自然资源主要包括________资源、______资源、_____资源、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等。
5.应用:自然资源可作为生产原料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也可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价值。
6.属性:_______和______双重属性。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________;另一方面,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有限性。
表现:①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的_____限制;
②由于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受_________限制,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③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____________。
2.稀缺性。
影响:当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其价格往往会__________,进步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___________的响应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衡量标准: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__________程度,或从中获取_________、社会和__________效益的多少来衡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只有达到某一质量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
2.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特征 表现 举例
地带性
分布不均
达标检测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依据其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地理事物,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房屋 B.电能 C.水能 D.纸张
(2)下列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水、煤、耕地、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资源
D.我们对待可再生资源的态度是能用多少就用多少,不需要节制
2.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可燃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依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可能集中在( )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3.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间接利用的是( )
A.太阳灶 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 D.煤炭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变。下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煤炭属于( )
A.后天性资源 B.化石能源 C.可再生资源 D.清洁能源
(2)与传统燃煤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是( )
①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②增强对煤炭的依赖
③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
④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下图为2018年1~6月我国某初级产品进口来源统计图。完成下题。
(1)该初级产品可能是( )
A.木材 B.铁矿石 C.天然橡胶 D.石油
(2)该初级产品按自然属性划分属于( )
A.非可再生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6.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下题。
(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和海拔都高 D.土壤发育程度低
(2)这种资源( )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 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参考答案
1.答案:(1)C;(2)C
解析:(1)房屋、电能和纸张都是人类制造出来的,不属于自然资源,水能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C正确。
(2)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再生能力和外界环境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C正确。
2.答案:(1)C;(2)D
解析:(1)由材料可知,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属于矿产资源。C正确。
(2)由材料可知,陆地可燃冰多分布在永久冻土中,我国的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没有永久冻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存在永久冻土,因此有可能存在可燃冰。D正确。
3.答案:(1)D ;(2)C
解析:(1)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D正确。
(2)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C正确。
4.答案:(1)B;(2)A
解析:(1)煤炭直接来自自然界,属于先天性资源,A错误;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经地质作用形成的,属于化石能源,B正确;煤炭再生周期很长,因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错误;煤炭燃烧会向大气中排放烟尘、废气等污染物,并不是清洁能源,D错误。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利用方式将煤炭气化后的二氧化硫等进行了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①正确;图示利用方式没有增强对煤炭的依赖,②错误;图示利用方式延长了产业链,拓展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深度,③正确;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实现永续利用,④错误。故选A。
5.答案:(1)A; (2)D
解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世界自然资源分布。从2018年1~6月我国某初级产品进口来源统计图中数据显示,俄罗斯是该初级产品最大的来源国。俄罗斯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木材资源十分丰富,材质优良,又临近我国,因此我国木材最可能主要来自俄罗斯,图中其它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A正确;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巴西等地,俄罗斯不是我国铁矿最大进口国,B错误;天然橡胶为热带地区作物,俄罗斯纬度高,没有热带地区,C错误;我国石油主要进口地为俄罗斯和波斯湾沿岸地区,但图中国家中没有一个位于波斯湾沿岸地区,D错误。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自然资源的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划分,自然资源有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由上题可知,该初级产品为木材。按照自然属性划分,木材属于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是按照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划分的,不是按自然属性划分的。D正确。
6.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自然资源分布于各大陆高海拔处及南北极地区,应为冰川。冰川分布区全年平均气温低、降水较少,各纬度均有分布,且其分布区气候寒冷,土壤发育程度低,D正确。
(2)冰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减少,A正确;冰川资源目前人类利用难度大,没有大量开采,B错误;冰川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气温必须保持在零下,资源量也有限,C错误;冰川资源目前没有大量进出口贸易,D错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