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 》
教学目标
1. 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3.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习字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 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为了求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实验的,结论又是怎样的出的。
教学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情境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2.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好吗?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 2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读情况。
( 1 )认读生字。课件出示会认会写生字,指名认读,齐读。
蜜蜂辨认阻止横跨概括检查的确
误解旅途陌生测试逆流高超
( 2 )区别词义,抓住“实验”概括课文内容。
出示:“实验、试验”两词,指名读,正音,学生猜两词的区别,教师明确并引导学生抓住“实验”一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3 )教师小结:本文讲了法布尔在听说蜜蜂有人辨认方向的能力后做实验的事。
三、课堂练习
1. 指导书写生字。
( 1 )出示会认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
( 2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 3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2. 抄写含有会写字的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蜜蜂
捉蜜蜂
做实验做记号(蜜蜂辨认方向)
放蜜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新词。
2. 同桌互评,纠正错误。
二、板书“实验”,切入课题。
教师质疑:看到这两个字,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疑问?
三、围绕“实验”,探究推测。
1.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
( 1 )学生小组内交流。
( 2 )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 3 )课件出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他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 4 )引导体会法布尔的好奇处之心和寻求答案之心,这也是他做这个实验的原因。
2. 过程体验
( 1 )这个实验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默读第 2 自然段,圈画描写法布尔动作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 2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梳理实验过程。
①学生用上关键词试说实验过程。
②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梳理文章脉络的方法,并练习。
抓蜜蜂——放进袋子——做记号——放蜂蜜
③引导思考:能否去掉其中的一个环节?进而感受法布尔考虑事情细致、周密,做事眼睛的态度。
3. 探究
( 1 )读课文,画出法布尔所见所想以及推测的句子。
( 2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 3 )结果到底如何呢?(学生结合所画句子回答)
( 4 )此时我的心情如何?(惊讶、兴奋、欣喜)
四、拓展延伸
在法布尔实验的基础上,昆虫学家弗里希探测出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来导航的。
五、作业布置
以“蜜蜂历险记”为题,写一写蜜蜂寻家的历程。
板书设计
四十分钟
做记号蜜蜂 四公里路 飞的低 傍晚时飞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