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2 11:51:2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目录
关于企业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
活动·寻找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3
思考·谈谈坚持文化自信
5
猜一猜图中的人物是谁?
西方人眼中得孔子
中国人眼中得孔子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如何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习近平书记指明方向》央视网2022年5月28日
中华文明独特的发展历程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阶段 时期 背景 文化(思想)表现
起源 原始社会 特殊的地理环境
商周 农耕经济、宗法社会
奠基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
形成 秦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汉 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汉代巩固大一统需要
成熟 繁荣 魏晋 隋唐 魏晋:社会动荡 隋唐:统一繁荣
宋元 儒学危机;社会危机需强化伦理纲常; 重文轻武
传承 禁锢 明清 社会动荡,工商业繁荣,君主专制强化
转型 近代 民族危机,西学东渐,民族工业发展
任务一:概括中华文化(思想)发展的历程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敬德保民、礼乐文化
百家争鸣
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三教合一;中华传统文化辉煌
理学形成,文化高度繁荣
阳明心学;个性自由;经世致用;钳制思想
向西方(俄)学习救亡图存
认识
1.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如何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习近平书记指明方向》央视网2022年5月28日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天下观(家国情怀)
范仲淹(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钱学森
冰雕连
袁隆平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内涵
疫情下的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
疫情下西方资本的冷酷性
以人为本
社会观:以人为本、民本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内涵
社会观:崇德尚贤
孔子(春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醒也”。
墨子(春秋战国)“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长官。”
管子(战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共和国勋章
院士墙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内涵
道德观: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孟子(战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大国重器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内涵
儒家思想为解决当今世界现实问题提供智慧
孔子(春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孟子(战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处世观:和为贵 和而不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观点。
儒家文化崇尚“和合”,主张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和谐、和睦,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内涵
宇宙观: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老子(春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荀子(战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二、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内涵
仁者爱人
修身齐家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天下大同
仁民爱物
民胞物与
天道酬勤
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
道法自然
个人
社会
家国天下
宇宙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天下一家
崇德向贤
见贤思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岭南文化的发源地
袁崇焕
近代史的开篇地
李文甫、袁振英
抗日战争的根据地
蒋光鼐
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群体像
三、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寻找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走近东莞四个时期的东莞历史人物,感知他们身上的传统文化的内涵
何 真
罗亨
袁崇焕
东莞石碣人,明朝保卫东北疆土的万里长城。在抗击清军中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被离间杀害。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赞其:仁、智、勇、廉”。
袁崇焕
学生说
袁崇焕
纪念园
三、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李文甫
罗亨信
袁振英
先祖袁崇焕,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唯一莞籍
蒋光鼐
辛亥革命、北伐战争”
一 二八事变时,他任19路军总指挥,毅然打响了正面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淞沪之战
蒋光鼐
近代史的开篇地
学说
三、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改革精神
三、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致敬每个平凡岗位上的坚持
三、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
舍生忘死
命运与共
抗疫精神
容庚
袁崇焕
李文甫
袁振英
蒋光鼐
群体
蒋光鼐
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
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
爱国主义为核心—家国情怀
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
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
崇德尚贤的高尚情怀
英勇顽强的抵抗精神
惠民利民的务实态度
无私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命运与共。
在东莞这些历史名人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精彩的优秀传统文化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历程,提炼传统文化的特点
阶段 时期 背景 文化(思想)表现
起源 原始社会 特殊的地理环境
商周 农耕经济、宗法社会
奠基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
形成 秦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汉 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汉代巩固大一统需要
成熟 繁荣 魏晋 隋唐 魏晋:社会动荡 隋唐:统一繁荣
宋元 儒学危机;社会危机需强化伦理纲常; 重文轻武
传承 禁锢 明清 社会动荡,工商业繁荣,君主专制强化
转型 近代 民族危机,西学东渐,民族工业发展
四、中华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的特点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敬德保民、礼乐文化
百家争鸣
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三教合一;中华传统文化辉煌
理学形成,
文化高度繁荣
阳明心学;个性自由;经世致用;钳制思想
向西方(俄)学习救亡图存
延续性
本土性
多样性
包容性
创新性
凝聚性
凝聚性
……
多样性
曲折性
曲折性
曲折性
创新性
创新性
目 录
关于企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3
文化自信的视角下对世界文化的态度
-仰视、俯视、平视。
2
1
五、思考·谈谈坚持文化自信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为何还要文化自信?
五、思考·谈谈坚持文化自信
倾听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先生关于文化自信的精彩剖析。
张教授2014年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网络视频点击量数亿,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他在上海东方卫视开设的国内首档思想型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和今日头条开设的《维为道来》栏目广受好评,特别是广大年轻受众的喜欢。
文化自信,主席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