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楔形文字图片
象形文字图片
阿拉伯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朝代更迭表概述西亚、非洲文明的时空分布情况,说明它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2、能够概括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特点,并能够从地理环境、政治、宗教等多角度分析这些文明特殊性形成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吉尔吉美什》史诗、《汉谟拉比法典》、埃及神庙建筑所反映的人生观和文明特质(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对西亚、非洲文明多样性的学习,增进对世界文化多元传统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1
古代西亚文化
2
古代埃及文化
3
阿拉伯文化
目 录
01
古代西亚文化
世界大约有800多种“大洪水”传说,但是影响最深的是《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而有的学者考证,《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可能取材于《吉尔伽美什》史诗,理由有二:第一、都是靠大船得救;第二、都放出鸽子来判断洪水是否消退。那么,《吉尔伽美什》史诗所反映的古代西亚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最古老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文学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建筑和艺术
苏美尔人:泥偶雕像、壁画;亚述帝国:建多座王宫,王宫大门雕刻人首飞牛;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
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生活。
古代西亚文化
自主学习:展示你的风采!(3分钟)
根据教材P15-16页内容,梳理古代西亚文化的基础知识。
史料:“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质。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收税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古代西亚文化
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两河流域城邦林立,政权更迭频繁。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问题探究1】请结合材料,归纳“你眼中的文明”具备哪些特征?
【问题探究2】请结合楔形文字图片和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从苏美尔时代残留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10%大致可以归入文学的范畴”
思考:楔形文字在书写方式、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方面有何特点?这种书写材料的使用受到什么影响?
【思路提示】特点:最显著的外在特征为构成文字的每一笔画前端呈三角形——即楔形,或横或竖,少见圆曲弯折;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它材料。
影响:这种书写材料主要受到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
史料:“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
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
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
……
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
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
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捕获狮子
【问题探究3】:从以上《吉尔伽美什》的史诗部分和图片,反映了两河流域人民什么样的生活观和人生观?你认为“史诗”作品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思路提示:两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极端变化无常,人们重视今世的生活,对死后的一切几乎不抱希望,死后的生活在他们看来令人恐惧,不可能有美好的希望。
史诗等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属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人首飞牛石雕
据说,这个神兽的形象来自两河领域的神话传说,而将这个形象的石雕立在王宫门前,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在萨尔贡王宫前的这两只神兽形象,一直影响到了其他民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吉祥动物的化身。
乌尔王陵竖琴钳板画:在琴箱正立面用贝壳镶嵌着四幅小画面,均用圣畜动物象征性描绘国王的舞乐生活,它们是:自上而下第一幅表现古巴比伦 传奇英雄吉尔伽美什与人面天牛相抱共舞,第二幅描绘雄狮用天狼送来的美酒佳肴开怀畅饮,第三幅是狗熊与驴子合奏竖琴,第四幅是山羊与人面蛇翩翩起舞。
【问题探究4】:根据上述图片,尝试分析一下古代西亚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思路提示】成就:(结合教材) 本质:王权至上,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总体说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确定了私有制,此外还保留了同态复仇原则和神明裁判的习惯。作为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为完整的一部法典,它较为系统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文献。
知识链接:
史料:1.“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2.“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須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3.“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贼物者也处死刑。”
4.确定基本商品每年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城市负责对本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
5.法典生动、尖刻地诅咒了以后任何敢于篡改法典的统治者。
重点突破:关于《汉谟拉比法典》
思路提示:法典奉行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原则,实行阶级歧视,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和商业发展;同时,也实行了“福利国家”政策,并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持静止的观点。
【问题探究4】根据《汉谟拉比法典》部分条文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02
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埃及文化
根据尼罗河流域地图和王朝更替表,试对尼罗河文明的时空分布和政权情况做一个简单解读。
思路提示:埃及文明起源依托于尼罗河。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河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为交通和行洪提供畅通的道路。定期泛滥的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地质 和气候条件。政权:较早得建立了统一集权机制帝国,且连续性比较强。
文字
象形文字,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
文学
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建筑和艺术
受宗教影响,修建豪华陵墓,修建神庙。
科技领域
发明世界虽早的太阳历;数学、医学等方面颇有建树。
古代埃及文化
自主学习:展示你的风采!(3分钟)
根据教材P17-18页内容,梳理古代埃及文化的基础知识。
那尔迈调色板
那尔迈调色板所显示的就是那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情形,象征着上埃及的鹰抓住了象征下埃及的蛇。在调色板两面,那尔迈分别戴上了象征上下埃及的白红王冠。
【问题探究1】结合“罗塞塔石碑”的故事和那尔迈调色板,分析古埃及文字的特点。
思路提示:埃及象形文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结合,其意符和声符都来源于象形的图形。
【问题探究2】根据以下材料,尝试分析归纳古代埃及文学的特点。
思路提示:埃及文明的文学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等
【问题探究3】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小组讨论。
思路提示:(1)埃及人认为来世比现世更长久更重要,所以将珍贵的石材用于修建神庙和陵墓,而普通民居甚至王室住所基本都用泥土修成。
问题:
(1)为什么今天埃及有两种建筑保存的最好,一种是神庙建筑,另一种是陵墓,而当时人们的居民建筑、甚至是王宫建筑都保存的很差?(2)从中可以看出埃及人什么样的生死观?你认为历史遗址对历史研究有何价值?
思路提示:(2)人的生死可以逾越,来世永恒。历史遗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对历史史事的见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属于史料研究的一手资料。
古埃及太阳历(solar calendar)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埃德温·史密斯纸草卷,从这些纸草卷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古埃及的医学状况,其内容包括非侵入性的外科手术、骨折处理,以及药典等。
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根据两卷纸草书;一卷藏在伦敦,叫做莱因德纸草书,一卷藏在莫斯科。
那里(古埃及)人人皆是医师,医术超越所有的其他民族,因为他们是派埃昂的子孙。 ——《奥德赛》
在他们那里,医术的分工是很细的,每一个医生只治一种病……,有治眼的,有治头的,有治牙的,有治肚子的,还有治各种隐疾的。 —希罗多德《历史》
【问题探究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埃及人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有哪些创造?
思路提示:从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方面进行总结。
03
阿拉伯文化
文学
科学
诗歌比赛:“悬诗”;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数学:代数学成为独立学科--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天文:白塔尼证明了日环食的可能性,《萨比天文历表》;医学:伊本●西那《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阿拉伯数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自主学习:展示你的风采!(3分钟)
根据教材P18-19页内容,梳理阿拉伯文化的基础知识。
默罕
默德
阿拉伯 文化
材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到了17世纪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业。”
三、阿拉伯文化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阿拉
伯的文明成就和特点。
思路提示:文明成就:文学、科学等
特点:阿拉伯文明成果丰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是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学习创新结合。
【问题探究2】分组讨论,归纳西亚文明和北非文明的特点,并从地理环境、政治、宗教等角度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此题为开放性思考题,可以各抒己见)
(思路提示:特点:西亚文明是一种城市文明,充满了抗争、悲观、注重现世,而北非文明则是一种帝国文明,充满乐观、自信且注重来世)
(思路提示:原因:第一、两河流域洪水经常泛滥且地处欧亚非“十字路口”,经常遭到外族入侵,故人民的生活极端变化无常;而尼罗河则相对温和,且有沙漠作为屏障,一定程度上利于国家的安全,故埃及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第二、两河流域所建立的国家除亚述帝国外,大都未能完成大统一,且商业相对发达,故总体而言是一种城市文明;北非的埃及帝国则建立了统一的专制帝国,且帝国的稳定性要远远高于两河流域;
第三、两河流域有宗教的存在,但法制发达,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法制文明;而埃及人相信宗教,十分重视道德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伦理文明)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
(2014年9月25日)
1.《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法典( )
A.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B.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D.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D
2.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
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受到外来部落的侵扰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C
课堂检测
3.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C
4.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吉尔伽美什》
C.《终成眷属》 D.《摩诃婆罗多》
A
5.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人说“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
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
B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古代西非洲文化
阿拉伯文化
文字:楔形文字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文学:《吉尔美加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建筑和艺术:泥偶雕像、王宫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文字:象形文字
文学:神话、诗歌、散文等
建筑:陵墓、神庙
历法:太阳历 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悬诗: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
为“悬诗”。
故事集:《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
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阿拉伯数字”
天文:白塔尼著《萨比天文历表》
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
【课堂小结】
建构教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