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0 17:5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阶段特征
第二单元:
政治
经济
科技文化
民族交融
中外交流
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多民族国家
经济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科技文化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与发展
发达的中外交通推动频繁的交流
北宋的政治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3》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907年亡
北宋
十国(891—979)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北方战乱多
南方相对安定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典故:
赵匡胤(宋太祖)
960年
东京(开封)
(开封=东京=汴京=汴梁)
1、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不流血而创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北汉
2、统一方针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3、结果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是局部统一的政权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材料: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力弱)
“外重内轻”
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地方财权权
行政权(相权)
兵权
“收其精兵”——加强兵权
(1)原因:为了防止武将专权的积弊
措施: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材料一:“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病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措施:②统调分离:让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更戍法”
措施: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影响:利: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弊: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枢密使
三司使
参知政事
丞相
皇帝
丞相
事无不统
皇帝
副相
军权
财权



“夺其权”——加强行政权
(2)行政上,在中央:
目的
办法
措 施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增加宰相人数,增设副
宰相若干人,分行政权。
设立多重机构(枢密使和三司)分割军政、财政大权。
影响:利:实现了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的分立,加强了皇权
弊:造成了中央官僚机构的臃肿
“夺其权”——加强行政权
(2)行政上,在地方:
材料一:州(府)、县,长官..削弱其权事的措施有二:其一,削去原节度使的支郡(州、府),使其“直属京师”,称为“强干弱枝之术”;其二,派文臣出任知州、知府、知县。另设各级通判... ——《 续通鉴长编》卷7
①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②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
影响:利: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臃肿
“制其钱谷”——加强财政权
经度一路全部或部分财赋,监察各州官吏,并以官吏违法、民生疾苦情况上报朝廷。——《中国历史大辞典》
④设置转运使,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
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百官
皇 帝
中央集权
削弱
相权
强化君权
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秦朝确立
西汉巩固
隋唐完善
北宋加强
制度变革
是政治稳定的前提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唐朝武将
宋代文臣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不能杀士大夫,士大夫给皇上写信说事,无罪。所以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宋朝。那待遇真高,宰相的工资一年三百万人民币,差不多是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总收入。所以,宋朝著名官员的生活都是特别豪奢的,包括我们知道寇准、欧阳修,这帮人都特讲排场。宋朝厚待士人,知识分子的生活很好很强大,所以才会有空去研究理学,去写宋词。
----袁腾飞
·
·
·
为什么要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呢?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原因
表现:重文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①重用文官,抑制武将
“从宋太宗起文臣成为宰相和正副枢密使得主要人选,宋太宗一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
——赵毅《中国古代史》
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二、“重文轻武”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
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
武将受牵制,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严重束缚统军的指挥权。
宋初大将曹翰《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由唐末尚武轻文到宋朝重文轻武。宋朝武将地位和待遇降低,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唐末到宋代社会风气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宋朝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表现:轻武
二、“重文轻武”
文臣统兵的格局
压抑武将不等于轻视武备和军队建设。
相关史实 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二、“重文轻武”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表现: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科举制的发展
锁院制度
弥封制度
誊录制度
别试制度
创立于隋
完善于唐
发展于宋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影响
积极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材料一: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阅读材料,请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进行评价。
二、“重文轻武”
阅读材料,请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进行评价。
二、“重文轻武”
材料二: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
材料三:宋朝每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最多时达到120多万。——《部编七年级上册》
“冗官”
“冗费”
“冗兵”
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军队战斗力减弱②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
③财政负担增加
积弱
积贫
宋神宗
(1048-1085)
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故此次变法又称为“熙宁变法”。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变法目的
变法范围
变法原因?
王安石
(1021-1086)
读材料,说说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
材料三 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
二者签订协议,每年交其“岁币”“岁赐”。
材料一:“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内
外官属总17300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
逾一倍多矣。” ——(宋)包拯奏报
材料二 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
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积弱
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
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强干弱枝,屡战屡败,扩充军队。
官俸、军费和战争赔款,财政危机。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军事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
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
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把农村人口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丁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促进农业发展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原则:加强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管控
变法措施
募役法
方田
均税法
农田
水利法
保甲法
富国
强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变法结果
变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
几乎全部被废除。
据变法内容,说说哪些条款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政治上对立
生活中仰慕
保守派司马光
改革派王安石
君子之争
范仲淹 庆历新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义: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分化事权
内外相制
重文轻武
文人治国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北宋的政治特点??
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
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 与
局部统一
重文轻武政策
军事:制兵权
政治:夺其权
经济:制钱谷
措施
影响:大大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中央:分散、削弱相权
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设置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措施: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发展科举文教
影响:
积极—扭转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消极—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力减弱、财政入不敷出
王安石变法:解决三冗危机、财政问题。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变法。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