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七年级下册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
PART ONE
导入新课,初识人物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澳门
现代·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闻一多
(1899—1946)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
(1899—1946)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
农民诗人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交很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写作背景
2
PART TWO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标注读音。
2.闻一多先生在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征?
3.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闻一多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朗读课文,然后完成表格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qiào mí wù jiào
qiè lì hè jiǒng
yá hán kuī jiǒng
piǎo dié dǒu
字词积累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字词积累
说和做的特征 主要事件 人物形象
学者
革命家
“说”和“做”
说和做的特征 主要事件 人物形象
学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1.写《唐诗杂论》 2.写《楚辞校补》 3.写《古典新义》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严谨治学
革命家 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1.起稿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演说 3.参加游行示威 勇敢无畏
不怕牺牲
言行一致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前三件事是根据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研究、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来选取材料的;
后三件事是根据表现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大义凛然的斗争精神来选取材料的。
作者为什么从大量的材料中只选取了这六件事?
整体感知
3
PART THREE
分析句段,梳理结构
跳读课文,勾画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分析句段
第1、2段引出下文。
这两段总引全文,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围绕这两段展开的。这两句采用对比的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言行一致的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第7—9段是过渡段
衔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7段总结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接着第8段和第9段引出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内容。
第19、20段是总结段
这两段总结全文,并对闻一多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分析句段
1.完成分层作业。
2.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写一两件体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