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唐代,门下省的职责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这一设置意在( )
A.平衡三省权力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率 D.防范君主专制
2.钱穆在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唐朝的政事堂( )
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3.唐代设立政事堂,三省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做出决策,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其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推进决策民主
C.平抑宰相权力 D.平衡三省关系
4.如表反映的是曹魏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的比例,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4%
A.中央机构的调整 B.选官制度的变革
C.监察制度的完善 D.儒家思想的发展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出( )
A.该言论鼓励了社会暴力革命 B.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
C.中国古代对政治学科的重视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6.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7.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
D.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
8.唐初,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唐高宗永淳年间,中书令裴炎“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这一过程说明( )
A.三省六部制度彻底终结 B.三省分权提高办事效率
C.三省办事机构名称未变 D.三省职能渐趋混同合一
9.唐代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写道:“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人仕路。”这主要反映了唐代科举制( )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保证了平民利益
C.抑制了士族势力 D.提高了官员素质
10.某同学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题整理了下面示意图。与甲、乙不相关的史实是( )
①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管理体制,三分相权,彼此牵制监督加强皇权
②首创皇帝制度,中央官职以丞相为首,但设御史大夫、太尉相互牵制
③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被撤销,内阁制也有名无实
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后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唐朝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府兵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他们参战的武器、马匹、粮食均需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制度 ( )
A.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B.练就了专业的军事队伍
C.不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 D.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12.表1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它反映了( )
表1
时期 宰相总人数 进士出身人数 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唐玄宗) 34 7 举荐、行伍、门荫
五代 46 24 吏职、幕僚、举荐、行伍、门荫等
北宋 72 63 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A.入仕途径日趋单一 B.官吏选拔渐趋公平
C.重武轻文现象明显 D.士族阶层迅速崛起
13.有学者认为“它意味着帝国政府在最大限度上开放门户,门第身份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大受庶族地主的欢迎。同时,也意味着读书人有了自我推荐的可能性。”材料中的“它”的正确理解是( )
A.将地主中最优秀的人纳人到统治集团中
B.彻底扭转了传统社会的等级和门第观念馆吧
C.九品中正制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重
14.宋代科举形成了严格的三级考试、三年一考制度,还采取了搜身、糊名、眷录、锁院、别试等多种前所未有的防弊措施。这些举措( )
A.促使科举制度趋向完备 B.保证了科举取士的公正
C.旨在打破贵族政治局面 D.改变了科举取士的标准
15.清朝中叶以后,官吏数量早已超过定员,但是,进士人数仍然不断增加。考生过多,带来了阅卷的困难,造成有实力者落榜,才疏学浅者侥幸当选,考场上出现替考等歪风,朝廷屡屡发布训诫,但都没能取得预期效果。材料反映出清中叶后的科举制度 ( )
A.朝廷优待读书人 B.难以维系的窘境
C.科举阅卷误差大 D.官员的坚决反对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举”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二:选举政治是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孙中山指出“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民国初年参议员选举法有44条,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有121条,国会组织法22条。
——摘编自谢冬慧《我国选举制度的近代嬗变》
材料三: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
——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嬗变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选举下乡”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根据“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可以看出这么做主要是能更好地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B 项正确;
AC 项都不是其意图,排除 AC;
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排除 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生可结合材料“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得到门下省的签署之前,也不具有法律效令”进行分析。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A始终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C政事堂后变为决策机构,不是尚书省的替代机构,排除;
D从“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可知政事堂是决策机构,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 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 可知政事堂属于唐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议事机关,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力。
3.【答案】C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唐代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皇帝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分散了相权,对宰相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皇帝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的民主,更不是为了平衡三省关系,故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通过史料形式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根据史料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可知皇帝的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曹魏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的比例及所学可知,寒门学子所占比例的来断提高得益于隋唐实行科举制,打破了对门阀世族对政治的垄断,故B项正确。
A项,题干不能反映中央机构的调整,排除。
C项,题干信息与监察体制变化无关,排除。
D项,题干不能反映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曹魏至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的比例提升结合隋唐以后科举制的发展等进行分析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A社会暴力革命是对材料言论的错误理解,故A项错误;
B材料阐述的是社会制度对社会阶层的影响而非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故B项错误;
C对政治学科的重视材料缺乏论据支持,故C项错误;
D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各社会阶层人员因社会制度的促进而急剧变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难度一般。
6.【答案】C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材料中“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行政权出现转移,而非扩大,故A项错误;
材料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只有尚书省权限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
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故C项正确;
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没有体现出对皇权的影响,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考查了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根据材料进一步明确三省长官的职责分工可分析得出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7.【答案】D
【知识点】赋税制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等信息可知,两税法的实行,起到了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
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
两税法规范了赋税制度,并非一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
材料没有反映两税法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逐步发生演变,政事堂由门下省到中书省办公,最后政事堂被改为中书门下,说明三省职能逐渐走向了合一,故D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三省职能合一,没有体现三省六部制的终结,A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提高办事效率,B错误;
据材料可知三省办事机构名称发生变化,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唐代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中政事堂由门下省到中书省办公,最后政事堂被改为中书门下进行分析,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材料“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大意是说科举选仕,最好从平民中选,凡是贵族子弟的都不行;材料“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的意思是那些贵族子弟,就像潜入水里的鱼、到处逃窜的老鼠,都没有出仕为官的途径。说明科举制抑制了士族势力,C正确;
AD与科举制相符,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B错误,说法本身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从而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10.【答案】A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甲是宋朝,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二府三司制,④符合;
乙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此③符合;
①是唐朝时期设置的机构,不符合;
②是秦朝时期设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不符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所学君主专制演变历程结合中枢机构演变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A
【知识点】赋税制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府兵制之下,农民要承担武器、马匹、粮食等,这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故A项正确;
兵农合一之下的军队并不专业,排除B;
材料与商业无关,排除C;
材料强调兵农合一的制度,与地方割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 唐代府兵制 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古代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12.【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数据分析可知:唐至宋进士出身的宰相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官吏选拔逐渐突破了门第限制,逐渐公平,B正确;
A错误,单一说法与材料不相符;
C错误,材料不能看出重文轻武;
D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士族的衰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科举制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唐宋时期科举制逐渐发展,官吏选拔更加公平。
1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门第身份变得不再重要,……意味着读书人有了自我推荐的可能性”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应该是依据考试选官的科举制,科举制打破了血缘贵族对政治的垄断,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故答案选D,排除C;
A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 “门第身份变得不再重要,……意味着读书人有了自我推荐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即可。
14.【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从材料可知,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各方面进行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故A项正确;
B项太绝对,排除B;
C项是科举制的推行,而不是宋代对科举的改革,排除C;
标准没有变革,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方法严密进行分析即可。
15.【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清朝中叶以后,由于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越来越多,也带来许多问题,有官员失业、阅卷困难、录取艰难、考试舞弊等,朝廷治理无效,科举制的存在成为现实的困难,意味着科举制度陷入难以维系的窘境,B正确;
材料没有明显表达对读书人的优待,强调的是预期效果,排除A;
C项理解片面,排除;
D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清代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16.【答案】(1)变化: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举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或:由注重世家到不问出身):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或: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任意3点6分)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读书人政治参与的兴趣;扩大官吏来源,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趋向相对公正平等。(任意3点6分,如学生单纯从科举制的角度作答减半给分)
(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国家宪政水平提升,国民民主法治意识增强: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传播;中国传统选举的影响。
(3)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有利于整顿干部的作风。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1)本题侧重于考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变化及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从选官方式、选官标准、选官范围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举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
影响: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可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回答。
(2)历史背景:本题侧重于考查民国初期选举制度嬗变的历史背景,可从民国初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影响等角度进行回答;例如:政治上: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文化上:国民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及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传播,中国传统选举的影响。
(3)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背景的把握。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背景可从巩固政权、整顿吏治、社会改造、公民民主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变化: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举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或:由注重世家到不问出身):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或: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任意3点6分)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读书人政治参与的兴趣;扩大官吏来源,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趋向相对公正平等。(任意3点6分,如学生单纯从科举制的角度作答减半给分)
(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国家宪政水平提升,国民民主法治意识增强: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传播;中国传统选举的影响。
(3)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有利于整顿干部的作风。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选举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时间跨度较大,学生要把握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