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
1.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元灭北宋,统—全国
2.元代各行省提调军马的官员由朝廷任命,并赐予金虎符作为凭证,同时,军队中的将官犯罪,行省不能擅自处罚,而咨请枢密院议拟: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等中央军队。这说明元代( )
A.军队体系的健全,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B.行政机构相互制约,确保君主专制
c.中央掌握人事权,保证地方官的忠诚
D.行省虽然掌管军事,但受多方限制
3.13世纪后期,在马可·波罗等欧洲人到元朝的时候,从元朝出发的旅行家也到了西方,其中基督教徒列班·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被誉为第一位到西方的中国旅行家。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A.推动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B.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
C.为东西方交流创造了条件
D.导致中欧交往的开始
4.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这样做( )
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5.辽代皇帝驻地被称为“捺钵”,地点并不固定,而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来安排的。它既是皇帝打猎习武的地方,也是君臣商议、决策国家大事的场所。这一现象反映了辽代( )
A.蕃汉分治的政策
B.因俗而治的特点
c.政治的民族特色
D.南北面官的分立
6.当蒙古、色目的胜利者在江南歇下马时,纷纷“舍弓马而习诗书",如戍守建昌(今江西永修)的抄儿赤家庭,本是武将出身,到第三代时“从郡人李宗哲进士业,而有声誉",从此弃武从文,诗礼传家。这反映了,元代 ( )
A.民族间的嫌隙逐渐消除
B.蒙古族的汉化进程完成
c.民族交融的进—步加强
D.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7.史载,一名汉臣为辽道宗讲《论语》,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一句则不敢讲解。道宗日:“上世猱鬻、猃狁(泛指少数民族)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 "卒令讲之。这反映出当时()
A.汉人固守传统的华夷观念
B.契丹族与中原经济交流频繁
C.儒学已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辽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8.1271年,忽必烈皇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大蒙古国号为"大元"。这一做法()
A.巩固了统治秩序
B.利于儒家文化传播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9.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行省所掌庶政一般采用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D.易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混乱
10.916年,耶律阿保机“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耶律阿保机的做法( )
A.实现了契丹族的封建化
B.有利于契丹社会秩序的稳定
C.确立了农业的主导地位
D.旨在维持辽与宋的和平局面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盟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寨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边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无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1)材料—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特征。
答案:
1.【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是历史事实,B项正确;
成吉思汗是蒙古政权的创立者,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排除A项;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西藏而非台湾,排除C项;灭掉北宋的是金朝,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详解】由材料可知,行省可提调军马,但官员由朝廷任命;行省不得擅自处罚军队中的将官,必须请示中央枢密院;行省可节制汉军及新附军,但却受到“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等中央军队"的牵制,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有一定的军事权,但受多方限制,D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军队体系健全,而且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行省的制约,强化的是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提调军马的官员由朝廷任命,不能得出中央掌握所有人事权,而且“保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从元朝出发的旅行家也到了西方,其中基督教徒列班: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被誉为第一位到西方的中国旅行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西征打通了东西方的交通,便利了东西方交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全球化尚未开始,排除B项;中欧交往早于元朝,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详解】根据"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山川边界...……"可得出元代行省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
材料与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无关,排除A项;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划分遵循了犬牙交错的原则,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融合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辽代皇帝驻地被称为“捺钵”,地点并不固定,而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来安排的。"可知,辽代的皇帝的住所与汉民族政权不同,皇帝的住所不固定,而且不只用来商议国家大事,也用来打猎,保留了契丹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对于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治理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对于不同风俗习惯采用不同的治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南北面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6.【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舍弓马而习诗书",“从郡人李宗哲进士业,而有声誉",可以看出元朝对汉族文化的推崇,国家的统一,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强,C项正确;元朝实行的“四等人制”,民族间的嫌隙仍存在,“消除"'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融合,不能说“汉化完成”,排除B项;元朝是“四等人制”,并未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 ”,可以看出辽道宗学习汉族文化制度,现在已经基本同汉族的生活方式等没有什么差异,反映辽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认同,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辽朝统治者的态度,并未涉及汉人的传统观念,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文化的学习交流,未涉及经济的交流,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大蒙古国号为“大元",结合所学知识,其目的是论证其统治的正统性,这是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巩固了统治秩序夸大了其作用,排除A项;这一做法没有提到民族关系,不能促进民族融合,排除C项;国号不能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详解】考查元朝行省制。根据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所掌庶政一般采用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B项正确;
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C项;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辽国统治者注重减少战争,降低赋税,发展农业,这样做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发展农业,不能说已实现封建化,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发展农业,不能说农业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宋朝此时还没有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1)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
(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3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解析】(1)制度∶根据“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得出是郡县制。作用:结合所学可得出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
(2)原因∶根据"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得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根据"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可得出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3)特征∶根据'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