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深层意义。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一、预习1)读一读写一写
中举( ) 作揖() 商zhuó( ) 拙病( ) 相公( )
兀自( ) 带挈( ) 名讳( ) 桑梓( ) 啐在脸上( )
倒( )运 不省( )人事 zuàn紧( ) 腆( )着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 经典章节《范进中举》。
2、引出作者吴敬梓。简单介绍其生平资料及作品《儒林外史》,引出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范进中举》。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综观全文,小说以什么顺序构造情节?
4.在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的对他的态度和他自己的生活境遇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说话的态度
所带的礼品
对嫁女的解释
对相貌的评价
对才学的评价
能否考中
对亲家母的称呼
自己的行为
2)通过这些变化,分析社会环境的特点。
胡屠户:
张乡绅:
众邻里:
四、析精段,透视范进形象意义。
1、你认为最精彩的情节在哪里?为什么?
2、品读“范进发疯”片段。
(1)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哪四层?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3、提问:你认为主人公范进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他持怎样的态度?
三、当堂反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4题。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去,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买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 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打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在塘里,——————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
7.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 )
A.踩 爬 浑身上下B.踹 挣 淋淋漓漓
C.走 站 从头到脚D.踏 跳 滴滴答答
8.能准确概括范进发疯过程的一组词语是( )
A.看——念——拍手——笑B.念——笑——飞跑——说
C.昏倒——飞跑——跌倒——走到集上D.看罢——拍手——跌倒——飞跑出门
9.在范进发病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动作和表情是( )
A.拍手 飞跑 B.拍手 笑C.说 笑 D.拍手 说
10.语段安排“范进卖鸡”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试加以说明。
———————————————————————————————————————————————————————————————————
11.范进看过报帖,说了两句几乎相同的话,其中“噫!”独词成句,有什么作用?
—————————————————————
12.语段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了范进发疯的情景,起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范进发疯后,老太太和胡氏的表情和语言各有不同:老太太是“_______”,胡氏则显得比较克制;老太太的话关注的是________,胡氏的话则考虑的是_________。
14.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冷漠和热情形成了对比,既表现了______________,又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中考连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 “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5.这段文字选自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和《范进中举》一样,它主要采用了________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16.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揩揩眼泪( ) 两茎灯草( )
17.作者刻画严监生主要从_______、_______角度进行描写。严监生临死时念念不忘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________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18.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
19.《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从本文和《范进中举》可以看到,文章大部分通过夸张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请你课外再读《儒林外史》的一些文章,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写作实践,谈谈你对这种写作手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