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行事(xíng) 规矩(jù) 轩敞(chǎng)
B.星宿(xiù) 解元(jiě) 带挈(qiè)
C.长亲(zhǎng) 相公(xiàng) 绾发(wǎn)
D.名讳(huì) 拙病(zuō) 斋公(zhāi)
2.写出下面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浑家 现世宝 火候
在下 高邻 二汉
3.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屠夫横披了衣服, 着肚子去了。
②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际,一步一 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③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 背心。
④邻居见他不信, 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回来。
A.挺 歇 捶 劈手 B.挺 踱 敲 一手
C.腆 歇 敲 一手 D.腆 踱 捶 劈手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
B.《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
C.《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主要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世人的丑恶灵魂。
D.夸张是讽刺常用的手法。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胡屠户道:“我哪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此句为 描写,作用是 。
②(范进)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此句为 描写,作用是 。
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此句为 描写,作用是 。
6.课文通过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对范进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言、行动和态度的变化来表现因中举而给范进带来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内容人物 范进中举前 范进中举后 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二、同步解读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他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市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上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写了范进看报时的四个动作,反映了范进激烈的心理活动是:
①真的吗?→② →③ →④
3.画横线一句包含了十分复杂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如果把文中的“踹”“挣”“跌”分别换成“踩”“爬”、“弄”,你认为描写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5.这段文字写范进喜极发疯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①昏厥;② ;③ ;④ 。
6.作者写范进“拍了一下,笑了一声”,“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简要分析写“笑”的含义和作用。
7.揣摩人物的心理:
老太太: ;娘子胡氏: ;众邻居: 。
8.这段文字写范进发疯,讽刺了范进为而失魂落魄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知识分子的灵
魂,有力地抨击了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三、美文赏读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⑴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16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沟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⑵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儿没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⑶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和瞎婆婆那脸刀痕似的皱纹,干瘪的眼睛,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呀——“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⑷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 ,而实际上是指
。
2.本文采用 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 ,详写了 。这样安排是为了 。
3.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在第⑵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请把补写的内容写在下面(字数不少于20字)。
4.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5.在第⑶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6.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参考答案
类文品析
1.①“飞奔”形容极快,“一五一十”比喻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刻画出翟买办巴结知县的嘴脸。②“灭门的知县”是说知县的威权很大,属他管辖的老百姓得罪了他,就有全家被杀的灾祸。突出了知县的胡作非为。 2.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是不识抬举了。原句是反问句,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气比改句强。 3.表明王冕不愿意同当时统治者合作的态度。 4.王冕生活的那个社会,封建官僚高居于百姓之上,作威作福。 5.第1处心理描写,表现了知县竭力想讨好危素。第2、3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想为自己捞一个“屈尊敬贤”的好名声。可见知县是一个媚上、虚伪的人。 6.B
同步评价
一、1.C 2.妻子 丢脸的家伙 指写文章的功夫 对自己的谦称 对邻居的尊称 佣工、伙计 3.D 4.A 5.①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言 无耻的恭维,奉承讨好②心理 对功名的追求如痴如迷,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深③动作 胡屠户对中举后的女婿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 6.
内容人物 范进中举前 范进中举后 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胡屠户 奚落范进是个“现世宝”,奚落范进考取秀才是宗师看他可怜送与他的。范进向他商借乡试的盘费,又被他“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又是“尖嘴猴腮”,又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慷慨地送来七八斤肉,四五千钱作贺礼,称范进“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人的灵魂都扭曲了。
众乡邻 范进家穷得揭不开锅,众乡邻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参加乡试没盘缠无人过问,大家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 不请自来,主动帮忙,有拿蛋送酒的,有背米捉鸡的,有搬桌拿椅的。
张乡绅 亲自拜访,主动攀亲,称范进是“亲切的世兄弟”“如至亲骨肉一般”,送50两银子,一所“三进三间的房子”。
二、1.范进中举喜极发疯。 2.②真的③好④好极了 3.范进热衷于科举,今日一步登天,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生活从此结束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利禄从此到手了,他欣喜若狂。 4.“踹”、“挣”、“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范进中举发疯后那种不由自主的狂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如果换了,就不会有这种效果。 5.飞跑 跌倒 疯走 6.这“笑”表现范进白头中举,辛酸事与高兴事一齐涌上心头并为如今的中举而狂喜,传神地写出了科举制度毒害下的范进中举后的丑态。 7.生动地刻画出范进中举后的精神极度兴奋状态。 8.功名利禄,可鄙可悲、封建科举制度。
三、1.瞎婆婆给的一元钱 取之不习、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倒叙 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 瞎婆婆来我家送钱 更好地表现这“永不贬值的财富” 3.略 4.①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做出重大决策的表现。②“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深知瞎婆婆“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5.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一元钱的缘故。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