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案
主备人: 个备日期: 集备日期: 上课日期: 审核签字:
课标要求 了解“一五计划”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重难点 重点: “一五计划” 实施的意义; 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结合教材,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主要成就;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内容; 1954 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 2: 结合史料, 分析归纳“一五计划” 实施的背景、 意义。 3: 结合史料, 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意义
导学过程
问题设计 环节设计 活动设计 规则与评价 即时反馈
1、解读单元知识树。 2、解读学习目标 3、解读评 导 1、历史回顾:近代中国的工业化 2、展示单元知识树 3、评价方式:加分 知识树:表达流利、声音洪亮+2分,环环相扣+2分。 上台展讲
自学合作学习: 自主阅读教材P18--20,在课本上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勾画出来: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起止时间、基本任务、主要成就、结果和意义、特点。 自主阅读教材P21--22,在课本上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并勾画出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结合教材材料研读,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学 作 展 学 作 展 点 活动一: 先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红笔标问题,黑笔画关键词及答案,若个人有疑问,用问号进行标注。 活动二:小组之间合作交流有疑问、模糊的问题,统一答案进行备展。教师巡视,检查各组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三: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或质疑 活动四:学生记忆重要知识点,教师一条龙随机提问进行检测。 活动一: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黑笔勾画答案,红笔标注问题 活动二:小组之间合作交流有疑问、模糊的问题,统一答案进行备展。教师巡视,检查各组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三: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或质疑 活动四:学生记忆重要知识点,教师抽取每组3、4号进行检测。 点: 成就记忆口诀: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特点: 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东北工业基地,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全部完成+2分; 声音洪亮、表达流利+2 答案准确每点+1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全部完成+2 声音洪亮、表达流利+2 答案准确每点+1 关注末号同学态度,其余同学指导预习方法。 小组上前展讲 师友互考+2 小组展讲完毕,教师补充、点拨或更正。 关注末号同学态度,其余同学指导预习方法。 上台展讲
合作探究 思考:新中国制定的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作 展 点 活动一: 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完答案后,进行备展。 活动二: 小组展示,组长分配组员展示的内容 其他组补充或质疑 点拨: (1)国防建设的需要、增强国防,稳固政权(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3)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 ①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②中共的正确领导 ③劳动人民的勤奋努力 ④土地改革的完成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组内探究真实有效+2 声音洪亮、表达流利+2 答案准确每点+1 上台展讲
测 见练习案
总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安全教育 人走灯灭风扇停,窗关锁落牢记心
附:练习案
层次 练习内容 备注
A 1.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 ①川藏 ②青藏 ③滇藏 ④新藏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 年 D.1978—2000年 4.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右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答案:BAACC (1)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决定: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到1957年底,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