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版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01 生物与环境(含答案)北京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北京版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01 生物与环境(含答案)北京专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0 17: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22·海淀二模]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
C.大雁南飞以度过寒冬 D.葵花朵朵向太阳
2.[2021·石景山二模]生态瓶是一个密闭的环境,里面的水草、小鱼、小虾能够生活很长时间,生态瓶里放置水草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强观赏性
B.提供氧气
C.提供无机营养
D.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3.[2022·丰台模拟] 同学们按照简图(图)制备生态瓶, 要使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选择透明的瓶子
B.瓶中的池水要装满
C.水草数量比鱼多
D.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4.[2022·延庆初二期末]美国《科学》杂志发布的2021十大科学突破,其中一项是“肠道微生物对抗营养不良”,科学家发现肠道中15种关键细菌有助于婴儿健康。这表明人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  )
A.捕食 B.寄生 C.共生 D.竞争
5.[2021·海淀初三期中]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B.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C.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D.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
6.[2021·东城二模]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科研人员在长白山的头道白河流域研究了与中华秋沙鸭生活在同一环境且有关系的动物类群组成(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科研人员进行此项研究时使用了调查法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图中的生物种类无关
C.图中各种动物与秋沙鸭之间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D.保护此区域的鱼类资源是增加秋沙鸭数量的途径之一
7.[2021·西城初二期末]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D.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8.[2021·西城初二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能够促进“落红”化作“春泥”的主要生物是 (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真菌 D.病毒
9.[2021·北京适应性测试]温榆河湿地公园是北京最大的“绿肺”,园内有多种植物,以及蝴蝶、蜻蜓等多种动物。该公园有利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调度,也为市民休闲提供了好去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园中所有动植物构成生态系统
B.蝴蝶、蜻蜓等属于消费者
C.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D.公园建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0.[2022·平谷初二期末]图为一个稳定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已知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食物链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丙→甲→乙→丁
11.[2021·石景山初二期末]图表示某环境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所示所有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
B.苔草有助于维持该环境中的碳—氧平衡
C.黑斑蛙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D.若该环境被重金属污染,体内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白条锦蛇
12.[2022·邵阳]农民在农田里喷洒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杀虫剂。如图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方框面积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体内所含杀虫剂的多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丁→丙→乙→甲
B.乙以丙为食
C.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D.图中的乙就是要喷杀的害虫
13.[2021·海淀初三期中]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分布在生物圈中
B.生物圈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自给自足
C.生物圈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14.[2021·东城初二期末]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种类丰富的生物。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树林中的草本、灌木和乔木自下而上分布,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B.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丰富,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越强
C.松山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这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松山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15.[2021·西城初二期末]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至今已有2 7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B.是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C.是开展生物学研究的良好基地
D.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
16.塞罕坝曾是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历经55年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的塞罕坝,每年释放氧气55万吨,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下列关于如今的塞罕坝林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更好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B.能够促进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能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D.人类活动对其影响都是有利的
17.[2022·包头]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鹰的迁入短时间内增加了该树林中螳螂的数量
B.鹰的迁入丰富了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C.鹰迁入后形成的新食物链为蝉→螳螂→黄雀→鹰
D.鹰的迁入增强了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二、非选择题
18.[2021·北京清华附中零模]近年来,我国的内陆湖泊、池塘等区域经常爆发“水华”现象。发生“水华”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腥臭,同时也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下表为科研人员治理某池塘水华过程中,测得的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密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 治理前 的池塘 治理过程中的池塘
1天 15天 39天 42天 60天 66天
藻类/ (cm3/m2) 8 8 7.3 3.27 3.2 3.9 4.24
无齿贝/ (个/m2) 0 1.5 1.5 1.75 1.79 1.79 1.792
水草/ (株/m2) 3 3 4.8 15.3 22.3 14 12.8
草鱼/ (kg/m2) 0 0 0 0 0.73 0.97 1.07
(1)藻类、水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但藻类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中的无机盐迅速耗尽,水体中的植物随之死亡。
(2)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    ,随着治理天数增加至第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逐渐    ,而水草密度逐渐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关系。
(3)与治理前相比,治理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说明其    能力增强。
19.[2021·房山初三期末]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红叶观赏精华区为红叶岭。该景区面积近千亩,共计红叶树(黄栌)5万多株,公园内,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
(1)黄栌性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秋季当昼夜温差大于10 ℃时,叶色变红。据此分析,影响黄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至少写两个)。
(2)松鼠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松鼠是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    。
(3)黄栌主要的病虫害是蚜虫,蚜虫带吸嘴的小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养分。每隔一两分钟,这些蚜虫会翘起腹部,开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此时,工蚁就会赶来,用大颚把蜜露刮下,吞到嘴里。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如图),蚜虫和蚂蚁之间的关系是    。
(4)夏季温度高,黄栌树上还会生长一种害虫,人称 “洋辣子”,它是绿刺蛾的幼虫。绿刺蛾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0.[2022·朝阳模拟]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影响棉花的害虫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防治虫害是保证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1)棉花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由图可以推测棉花属于   植物。
(2)投放生物“农药”如赤眼蜂、胡蜂等,可以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赤眼蜂可以将卵产在棉铃虫的卵中并获取营养,从而使棉铃虫的卵不能孵化。赤眼蜂和棉铃虫之间的关系是    。
(3)棉铃虫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瓢虫、螳螂、鸟类等。据此写出棉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4)害虫棉蚜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叶片中的汁液,受害部位会出现淡黄色的斑点,叶片逐渐卷缩,这会大大影响棉花的产量。请分析黄色斑点与叶片卷缩影响棉花产量的原因:


 。
21.[2022·石景山模拟] 图表示某养殖园采用的生态养鱼新模式——“跑道养鱼”。即在池塘内设置数个水槽,在水槽一端安装推水增氧机,在推水增氧的同时投放饵料。鱼在水槽中逆流而上寻食,就像运动员在跑道上奔跑一样。由于水是流动的,鱼粪和残饵可集中排入污水处理区。与传统鱼塘相比,实现了净水养鱼,提高了鱼的品质。
(1)“跑道养鱼”使用的是不断循环流动的净化水,水中溶氧量充足,有利于鱼体内细胞的    作用,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
(2)污水处理区种植的菱角、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属于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    者,同时起到吸附和净化的作用;该区域还散养了螃蟹、螺蛳、白鲢鱼等水生动物,它们能以污水中残留的有机质为食,促进了     循环。
(3)与以养殖鱼为主要成分的传统池塘相比,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      复杂,     能力强,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跑道养鱼”实现“小塘养鱼,大塘养水”,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养鱼新模式。
22.[2022·通州初二期末]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中Ⅰ~Ⅳ为某食物链中的各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类别 土壤 Ⅰ Ⅱ Ⅲ Ⅳ
农药含量/ (毫克/100克) 0.001 2 0.045 0.024 0.003 0.009
(二)
(1)图(一)中,该生态系统固定太阳能是通过    (填数字)过程实现的。    (填标号)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图(一)中,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    组。
(3)图(二)中的生物构成了图(一)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Ⅳ对应的生物为    。
(4)一般情况下,图(一)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       的丧失。
23.[2022·东城模拟]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植物有40余万种,植物靠着一片片叶子通过亿万年的努力支撑起了地球上丰富的物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的最底端,这意味着一种植物可能要面对众多天敌的捕食。尽管如此,植物还是造就了我们绿意盎然的星球,这跟植物与捕食者在进化长河中攻防之间的军备竞赛是分不开的。这些进化的痕迹塑造了彼此,在植物身上表现为植物有一身的常备武器,尤其是最受捕食者关注的幼嫩部分——叶。
作为被动物捕食的重灾区,时至今日,叶演化出了许多具有防御功能的性状。当玉米幼苗受到黄条粘虫蚕食时,叶片就会分泌出具有特殊气味的萜烯类物质,招引来黄条粘虫的天敌——胡蜂。胡蜂会将卵产在黄条粘虫的体内,当卵孵化时即可将粘虫消灭,从而使玉米幼苗得到保护。叶上的尖刺等武器,可以阻止大型动物的践踏掠食。红叶棉和抗虫小麦叶上的刚毛,让害虫寸步难行,无法进入花蕾掠夺。有些植物叶上不仅长毛,且毛中带毒液,使得防御能力更强。
  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有些植物在幼年期,分裂的叶形十分常见,但是在成年之后,叶形就变得更加完整和硕大了——这无疑在暗示叶形的变化可能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防御机制,因为处于幼年期的植物需要更多的保护,一旦受损,很难恢复。
  科学家发现亲缘关系很近的两种香茶菜在野外天然混居在一起,但它们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叶形——一种叶的边缘没有深分裂,另外一种叶边缘则有着很深的分裂。有趣的是,这两个同属物种的叶子中,无深分裂的叶更易受到昆虫的捕食。科学家找到了与叶形变化有关的一种卷叶的象甲,这种象甲会将香茶菜叶卷成筒状并产卵于内,孵化出来的幼虫靠食用香茶菜的叶来生长。科学家观察到,叶形会对象甲的产卵行为产生影响,叶子的完整性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推测如果把卵产在不完整的叶上,对孵化出的幼虫可能是不安全的,它们将会面临食物短缺、被捕食或被感染的危险。在观察的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除了叶形外,两者在营养与气味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证明象甲在两种叶形上的选择差异完全是由叶形造成的。
(1)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2)黄条粘虫与玉米之间通过    关系,使得玉米中的物质和    流入黄条粘虫的体内,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根据文中信息推测,对于产卵的象甲来说,香茶菜叶的不完整意味着    (多选)。
A.叶可能已被其他昆虫捕食
B.叶可能已被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C.叶本身可能含有毒液
D.可能会将幼虫暴露给捕食者
(4)文中提到的有些植物的叶表面生有尖刺或刚毛,这与叶的    功能有关。除了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以外,请你举出一个有关植物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

答案
1.B  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大雁南飞以度过寒冬,体现了温度影响动物的分布,C错误。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D错误。
2.B 该生态瓶属于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其中水草属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并制造有机物,满足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的需要。所以放置水草的主要目的是消耗二氧化碳提供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B正确。
3.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要使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则应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有机物,应选择透明的瓶子并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增加光照,多放置一些水草,积累有机物。不能将瓶中的池水装满,要留出储存并交换气体的空间,否则会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B错误。
4.C 5.C
6.B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长白山的头道白河流域范围很大,所以科研人员在进行此项研究时使用了调查法,A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调节能力就越弱。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题图中的生物种类有关,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动物与秋沙鸭之间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秋沙鸭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其次是两栖类,所以保护此区域的鱼类资源是增加秋沙鸭数量的途径之一,D正确。故选B。
7.C 8.C
9.A 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蝴蝶、蜻蜓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公园中生物种类繁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故A错误。
[高效记忆]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0.D 11.A
12.D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所以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丙→乙→甲,A正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因此,食物链“丁→丙→乙→甲”中,乙以丙为食,B正确。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生产者所含的能量最多,因此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C正确。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为植食性动物,所以食物链“丁→丙→乙→甲”中,丙为要喷杀的害虫,D错误。
13.B 14.C 15.D 16.D
17.C 鹰捕食黄雀,黄雀捕食螳螂,鹰迁入后短时间内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数量增加,A正确。鹰的迁入丰富了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正确。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故鹰迁入后形成的新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鹰,C错误。鹰迁入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多,成分比之前复杂,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D正确。
18.(1)生产者
(2)无齿贝类 下降 上升 竞争
(3)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1)生产者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生物。因此材料中的藻类、水草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无齿贝类,直至第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呈现下降趋势,而水草密度呈上升趋势,可见藻类和水草存在竞争关系。
(3)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或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治理后该池塘内多了无齿贝类、草鱼等动物,使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
[高效记忆](1)如图为生物之间竞争关系曲线图,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2)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19.(1)光照、温度、水等 
(2)太阳能(或光能) 消费者
(3)合作 (4)完全
20.(1)生产者 被子 
(2)寄生
(3)棉花→棉铃虫→蜘蛛(正确即可)
(4)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导致叶绿素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叶片卷缩导致接受光照的面积减少,两者都会降低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减少
(1)棉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所以棉花是生产者。由题图可知,棉花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故属于被子植物。
(2)赤眼蜂将卵产在棉铃虫的卵中并获取营养,这种关系对赤眼蜂有利,对棉铃虫有害,故两者之间是寄生关系。
(3)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据此即可写出食物链。
(4)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导致叶绿素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叶片卷缩导致接受光照的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
21.(1)呼吸 能量 
(2)生产 物质
(3)营养结构(或食物网) 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进入体内后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
(2)菱角、荷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螃蟹、螺蛳、白鲢鱼等水生动物能以污水中残留的有机质为食,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促进了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
(3)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2.(1)② 丙 
(2)3 
(3)蝗虫
(4)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 生物多样性
23.(1)生产者
(2)捕食 能量
(3)ABD
(4)防御 根尖的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或叶肉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等,合理即可)
(1)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一般都是生产者,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耗植物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黄条粘虫和玉米属于捕食关系,黄条粘虫通过取食玉米,使得玉米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其体内,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象甲产卵在不完整的叶子上,幼虫将会面临食物短缺、被捕食或被感染的危险,表明对于产卵的象甲来说,叶的不完整意味着叶可能已被其他昆虫捕食或被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可能会将幼虫暴露给捕食者,故选ABD。
(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文中提到的有些植物的叶表面生有尖刺或刚毛,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属于防御功能。类似的植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还有:根尖的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叶肉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