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09 科普阅读专题(北京专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09 科普阅读专题(北京专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0 19:0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普阅读专题
类型一 形成生态环保意识
1. [2021·丰台二模]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圆明园遗址公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由于北京地区多年来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圆明园内湖水不断向地下渗漏,水量明显减少。针对此种情况,工作人员在春秋两季从京密引水渠引水补给圆明园。但是水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容易使水质恶化,甚至爆发由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水华”。为解决圆明园“水华”等水生态问题,北京市环保部门采取了“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路径如图所示:
  经过多年的水生态修复,圆明园水中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鱼类就有40多种。2021年夏天,消失多年的北京原生物种鳑鲏鱼重回圆明园。鳑鲏鱼喜欢在清澈的、水草茂盛的淡水湖泊底层成群游动,食物以藻类为主,还可以摄食水草、浮游动物等。葱郁林木环绕清澈水域,处处闪烁水的灵动和秀丽,这一池净水得来不易。
(1)分析“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路径图可知:
①投放食藻虫后,采集水样观察,水中藻类数量会    。
②一段时间后,水中氮、磷含量减少,是因为            。
③引入的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    者,能够促进物质循环。
④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相比传统的人工打捞水华、化学灭杀等方法,更加环保且具有可持续性,其原因是                。
(2)请写出一条包含鳑鲏鱼的食物链:                       。
(3)为保护圆明园的水生态,当你去圆明园游览时,应当注意什么                   。              
2. [2021·北京适应性测试]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蝗虫是世界性农业害虫,全世界有1万余种,其中沙漠蝗就是导致2021年非洲蝗灾的元凶。我国历史上也饱受蝗灾侵袭,主要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古书上曾有“旱极而蝗”的记载,指的是干旱的年份,干燥裸露的土壤更加有利于东亚飞蝗产卵和卵的孵化,使蝗虫数量大增。刚孵化出的若虫无翅、不能飞。若虫经过多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成虫非常善于弹跳和飞行。大量蝗虫能集群迁飞,遮天蔽日,所经之地往往寸草不留,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寻找治理蝗虫的方法。化学药物治虫收效快,但是污染严重,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防治的方法。
  1953年,研究人员从蝗虫体内分离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蝗虫微孢子虫。它可在蝗虫细胞中大量繁殖,导致蝗虫的食量减少、产卵量下降、寿命缩短;它还能够干扰蝗虫体内某些物质的合成,抑制蝗虫的集群迁飞行为。研究发现,蝗虫微孢子虫不杀伤蝗虫天敌,对人畜无害,具有良好的生态安全性,因此被批准为商品化的生物杀虫剂。
  “牧鸡治蝗”是防治草原上蝗虫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研究人员在新疆哈密地区选用善于奔跑、生长发育快的麻花鸡,将其调训后集群放牧,用于防治草原蝗虫。数据统计显示,鸡群每天捕蝗4~5次,30天后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不仅如此,长大的鸡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牧鸡治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人们已经掌握了多种治蝗方法。但由于环境条件是影响蝗灾暴发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我们树立环保理念,改善蝗虫易发地的生态环境,共建绿水青山,从根本上防治蝗灾。
(1)根据文中信息可知,有利于东亚飞蝗产卵和卵孵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蝗虫微孢子虫与蝗虫之间属于    关系。将蝗虫微孢子虫商品化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对其是否          (写出一条即可)等方面进行生态安全性论证。
(3)写出有关“牧鸡治蝗”的食物链:           。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为取得良好效果,应在蝗虫发育到    期时,将鸡投放到草原上。
(4)除上述治蝗方法外,还可以利用    (多选)等方法达到治理蝗虫的目的。
a.开发生态安全的可以抑制蝗虫蜕皮的化学药物
b.改善易发地的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蝗虫的生存和繁殖
c.不经科学评估,直接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蝗虫的天敌
类型二 关注人的健康生活
3. [2022·北京]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地收缩或不协调地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
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图所示:
  急救设备是挽救生命的利器,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每个人都了解急救知识并积极参与急救,才能织就更大的生命保护网。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    (填血管类型),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    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
(2)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    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如图所示的    (填序号)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 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     。步骤5中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目的是 。

(4)认识与使用AED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请提出一条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            。
4.[2022·平谷二模]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近些年来,在一些健身或减肥的人群中,悄然掀起一股“间歇性断食”的热潮。
  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以下简称IF饮食)指的是间断性的饮食策略。目前,国外营养师常推荐5 2断食法,即每周选定两天不进食或少吃(每天热量控制在500卡以内),其他五天正常饮食。
  许多研究发现,IF饮食有减肥功效,并改善了多项健康指标。为研究IF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糖尿病模型小鼠为实验材料展开实验。
饮食方式 八周后检测结果
破坏胰岛细胞的糖 尿病模型小鼠 IF饮食八周  胰岛细胞数量有明显再生
正常饮食  胰岛细胞数量没有再生
严重肥胖的糖尿病 模型小鼠 IF饮食八周  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
正常饮食  空腹血糖值没有降低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间歇性断食或许能重设机体的葡萄糖代谢。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只限于动物实验,尚未有证明IF饮食对于糖尿病有治愈效果的人体实验。
  有研究发现IF饮食会对蛋白质代谢产生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体细胞内无用或有害的蛋白会被泛素标记,进而被蛋白酶体清除。因此,泛素-蛋白酶体是机体清除体内无用或有害蛋白的重要结构。研究人员检测到IF饮食小鼠体内蛋白酶体的含量明显升高,能够加快清除“废物蛋白”。但同时,研究人员也检测到IF饮食同样会导致小鼠体内一些新的蛋白质合成受阻,降低了小鼠新陈代谢的能力。不管是哪种饮食方式都会有两面性,间歇性断食也不例外,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伤害。首先,断食期肠胃中的食物过少,体内胃酸的分泌却不会停止,可能会导致我们患上胃溃疡、慢性肠胃炎等胃肠疾病。其次,对于便秘的人来说,由于断食期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会进一步加重便秘的程度。此外,这种饮食方法还容易使身体虚弱的人出现营养不良。也有学者发现短时间内禁食会加速衰老并破坏人体DNA,增加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风险。长时间断食还可引起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酮体水平上升,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1)在食物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当这种物质长期过量食用时,会转化成    在体内贮存引起肥胖,而肥胖正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2)有人认为IF饮食可用于改善糖尿病的病情,根据文中糖尿病模型小鼠实验的检测结果,写出支持此说法的根据:   。
(3)有研究发现IF饮食可加快清除体内的“废物蛋白”。机体清除体内无用或有害蛋白的重要结构是        。
(4)提取文中信息,思考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F饮食是已被证实的优于正常饮食的饮食策略
B.IF饮食对各类型糖尿病患者均可达到治愈效果
C.自行尝试IF饮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伤
D.IF饮食可以促进“废物蛋白”降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均对机体有利
(5)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些同学由于减肥、睡懒觉、忙于学习等原因,不能按时吃饭,但此时胃腺分泌的    (消化液)却并没有减少,从而使人肠胃不适。结合文中信息,分析自行尝试这样的“间歇性断食”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5.[2021·大兴期末]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是全身供血的动力器官,但谁又负责给心脏供血呢 它便是冠状动脉。它从主动脉发出,分左、右两个分支,逐渐再向下分散,像“帽子”一样扣在心脏上,故称为“冠”状动脉。
冠脉循环是分布于心脏的血液循环,功能是供给心肌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其代谢产物。冠脉循环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冠状静脉组成。冠状动脉中的血液经小动脉流入毛细血管。心肌中毛细血管极其丰富,几乎每根肌纤维都伴有一条毛细血管,心肌中毛细血管的密度为2 500~4 000根/立方毫米,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的密度仅为300~400根/立方毫米。毛细血管汇合成小静脉,血液最终流回心脏。
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脂类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一种像粥一样的结构。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内膜完整、有弹性的血管中流淌时,流速基本是恒定的。但是,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血管管壁变厚,血管腔越来越狭窄,狭窄到一定程度时,血流通道被彻底堵塞,即形成了心肌梗死[如图(一)]。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多。心肌缺血时间越长,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医生常采用观察心肌肌钙蛋白(只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细胞损伤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程度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情况。
预防“冠心病”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我们的血管,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等多种方式保护我们的心脏及血管。
(1)下列不属于冠状动脉特点的是    。
A.管壁厚,弹性大 B.血流速度快
C.有动脉瓣 D.与主动脉相连
(2)冠脉循环属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    循环。冠状动脉与冠状静脉相比,前者管腔内血液的    (气体)含量高于后者。
(3)心脏不停地“跳动”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心肌能获得充足氧气和养料的原因是                    。
(4)图(二)表示两位患者48小时内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变化,其中    患者患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更大,该患者大量心肌细胞的    损伤,使心肌肌钙蛋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类型三 践行生产实践活动
6.[2022·朝阳模拟]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你知道一杯咖啡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喝的咖啡来自茜草科咖啡属植物的种子,也就是咖啡豆。咖啡的故乡远在非洲大陆的埃塞俄比亚,如今栽培咖啡树的国家有60多个,多分布在北纬23.5°至南纬23.5°之间,此区域也被称为“咖啡腰带”。
  咖啡属的植物多达120多种,但制成咖啡的主要为两个种:阿拉比卡种(Coffea arabica)和罗布斯塔种(Coffea robusta)。前者在风味上更胜一筹,种植量也更大。不同产区的阿拉比卡种咖啡豆在风味上有极大的差别,有的以花香闻名,有的以水果味见长。即便是同一产区的同一品种咖啡,咖啡豆风味也有不同。
我国云南的普洱、保山地区也是重要的咖啡产区。咖啡成熟后,农民需手工采摘果实,选取优质果实去除果皮。云南地区大多采用水洗法:用水洗掉种子外的果皮,将种子浸没在水中,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作用下,乳酸菌能将糖分解为乳酸,而酵母菌则能将糖分解为酒精,乳酸和酒精进一步发生酯化反应,为咖啡豆增添水果风味。随后经过干燥、储存等一系列处理才能变为可以销售的咖啡豆。
叶锈病是咖啡的“夺命瘟疫”,近百年间暴发过两次咖啡叶锈病,险些使阿拉比卡咖啡灭绝,严重影响咖啡种植业。咖啡叶锈病是由咖啡驼孢锈菌侵染所致,发病部位主要为叶片,染病后叶背部产生橙黄色粉状孢子堆,引起大量叶片脱落、枝条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
种植前对种子加强免疫检查,建立无菌苗圃,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染病苗也是防治咖啡叶锈病的有效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病咖啡品种培育出来,咖啡产量得到了保证,使当地人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1)咖啡产区主要分布在“咖啡腰带”,除降水、土壤等因素外,影响咖啡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非生物因素是      。
(2)阿拉比卡咖啡豆是“arabica”的音译词,“arabica”是该物种的    。
(3)水洗法去除咖啡果皮的过程利用了微生物的    技术。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征是          。将种子浸没在水中为微生物产生乳酸或酒精提供了    (填“有氧”或“无氧”)环境。
(4)从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咖啡驼孢锈菌是导致咖啡叶锈病的     。
(5)有效控制咖啡传染病的传播,保证咖啡产量,可使当地经济提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病后叶背部产生橙黄色粉状孢子堆,因此咖啡可进行孢子繁殖
B.选用抗病咖啡品种是一种防治咖啡叶锈病的有效措施
C.可采取对种子加强免疫检查,建立无菌苗圃等措施
7.[2022·丰台模拟节选]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菌草全球“圈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药)用菌生产、消费国。作为菌物培养基的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了林木资源紧缺、林地退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团队利用玉米、芦苇等野草作为主要栽培原料,替代椴木培育香菇、木耳等食(药)用菌并获得成功。此后他从野草和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中筛选、培育出菌草45种,适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55种。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野生香菇主要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森林枯木上。采用菌草栽培香菇,首先需要选择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的菌草切碎,作为培养料装入袋中制成菌包,随后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后,将菌包搬入到大棚中培养。仅“以草代木”栽培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少砍树2 000万立方米。
利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废弃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优质的饲料,实现了“植物—菌物—动物”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此外,菌草的太阳能转化率为阔叶树的4~6倍,根量为一般农作物的3~5倍,维系土壤能力比农作物高15倍。菌草含硫量低、灰渣量少,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较燃煤减少90%以上,最适宜作为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20多年来,通过林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菌草种菇技术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成千上万的农民提高了收入。神奇的“中国草”还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在100多个国家扎根,播撒希望和友谊,传递信心和力量,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1)根据文中信息,“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的原因是  。
(2)菌草栽培香菇时,香菇能分解菌草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利用,这种获取营养的方式为    (填“寄生”或“腐生”)。
(3)菌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请写出除养菌外菌草的应用价值:              。 
类型四 关注社会热点及科学前沿
8.[2022·昌平模拟] 科普阅读理解。
  很久以前,人类已经开始用葡萄发酵来生产葡萄酒,酵母菌是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酵母菌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
1856年,路易斯·巴斯德发现了酿酒的葡萄汁中有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同人体细胞一样,将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在缺乏氧气时,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二氧化碳和乙醇(即酒精)来获取能量。巴斯德将酵母菌归类为兼性厌氧微生物。
氧气充足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氧气缺乏葡萄糖乙醇(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酵母菌的全套基因装载在16条染色体上。2018年我国科学家覃重军带领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以酵母菌为材料,将16条染色体拼接成了1条巨大染色体。首次人工创建了“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16合1的染色体只去除掉少数基因,却显著改变了染色体的三维结构。
  此前有学者认为,染色体的三维结构变化会很大地影响生物体发挥功能。为了研究人工拼接染色体对生物的影响,研究团队将含16条染色体的酵母菌和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单独培养,发现两者性状类似,在生长上仅出现较小差异。他们又把酵母菌和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混合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培养之后发现,酵母菌数量越来越多,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越来越少。
酵母菌三分之一基因与人类同源,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的诞生,为众多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模型。比如人的过早衰老、基因突变、肿瘤形成等很多与染色体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先用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为材料进行研究,然后在高等生物上测试。
(1)若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可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     进行观察。
(2)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应控制为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
(3)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与酵母菌相比,二者所含DNA的质量     (填“完全相同”“大体相似”或“差异巨大”)。比较两者的性状,发现人工拼接染色体     (填“有”或“没有”)很大地影响其发挥功能。也就是说,拼接时删掉的少数基因很可能是酵母菌生长    (填“必需”或“非必需”)的。
(4)文中信息表明,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和酵母菌相比,     在生存过程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5)根据文中信息推测,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的出现可能对下列哪些研究领域有帮助      。
a.抗衰老 b.肿瘤治疗 c.骨折修复
9.[2021·燕山一模] 新型冠状病毒(2021-nCoV)引发的疫情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图甲所示途径来调节人体的血压、电解质平衡及体液平衡等。肾脏释放的肾素通过肾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将肝    (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Ⅰ,经各级静脉→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在肺部产生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可以将血管紧张素Ⅱ转化成血管紧张素(1-7),并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血压降低,从而维持人体血压的平衡。
(2)2021-nCoV表面存在刺突蛋白(见图乙),这些刺突蛋白就是2021-nCoV感染宿主细胞的“利器”。当2021-nCoV感染人体时,其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等处黏膜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2结合,导致调节失衡,血压   ,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诱发干咳,之后又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3)在2021-nCoV进入人体的过程中,人体呼吸道黏膜对其的阻挡作用属于     免疫。为了支援意大利抗击疫情,我国血液制品专家杨汇川专门携带了中国治愈患者的血浆来到意大利,治愈患者血浆中含有针对2021-nCoV的    。
(4)疫情期间,出门要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戴口罩是为了        。
答案
类型一 形成生态环保意识
1.(1)①减少 ②沉水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 
③分解 ④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化学污染;生态系统结构完善,能自我修复等(合理即可)
(2)藻类(或水草)→鳑鲏鱼[或藻类(或水草)→浮游动物→鳑鲏鱼]
(3)不捕捞水中生物;不投喂食物;不往水中乱扔垃圾等(从游客身份保护水环境,合理即可)
(1)①根据题图可知,食藻虫捕食藻类,投放食藻虫后,水中藻类数量会减少,水体透明度提高。
②一段时间后,水中藻类数量会减少,水体透明度提高,为水下沉水植物生存创造条件,而沉水植物对氮、磷的吸收率高,所以水中氮、磷含量减少。
③微生物能分解植物遗体和粪便,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④这种水生态修复方法更加环保且具有可持续性,原因是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化学污染;生态系统结构完善,能自我修复等。
(2)根据材料可分析出含鳑鲏鱼的食物链包括:藻类(或水草)→鳑鲏鱼;藻类(水草)→浮游动物→鳑鲏鱼。
(3)从游客身份保护水环境,合理即可。
2.(1)干燥裸露的土壤
(2)寄生 对其他生物和人有害
(3)草→蝗虫→牧鸡→人 若虫
(4)ab
(1)由材料第一段可知,干燥裸露的土壤更加有利于东亚飞蝗产卵和卵的孵化。
(2)蝗虫微孢子虫可在蝗虫细胞中大量繁殖,导致蝗虫的食量减少、产卵量下降、寿命缩短,因此蝗虫微孢子虫与蝗虫之间属于寄生关系。将蝗虫微孢子虫商品化之前,研究人员需要对其是否对其他生物和人有害等方面进行生态安全性论证。
(3)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分析材料可得出“牧鸡治蝗”的食物链是草→蝗虫→牧鸡→人。蝗虫若虫期运动器官不发达,仅有翅芽,更易捕捉,此时将鸡投放到草原上能取得良好效果。
(4)治理蝗虫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系统。a、b选项在治理蝗虫的同时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可以采用。不经科学评估,直接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蝗虫的天敌容易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生态平衡,不建议采用该方法。
类型二 关注人的健康生活
3.(1)动脉 氧气 
(2)脑干
(3)①④ 心肺复苏 使呼吸道通畅
(4)在地铁或电梯播放宣传片(合理即可)
(1)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
(2)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人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3)由文中信息可知,使用AED时,电极片一个贴在右上侧锁骨下,一个贴在左乳外侧靠下,即①④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目的是使呼吸道通畅。
(4)为了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可以通过在地铁或电梯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单、开展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
4.(1)糖类 脂肪
(2)IF饮食八周后,破坏胰岛细胞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胰岛细胞数量有明显再生,严重肥胖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
(3)泛素-蛋白酶体 
(4)C
(5)胃液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间歇性断食可能影响身体生长和发育;对于便秘的人来说,会进一步加重便秘的程度;容易使身体虚弱的人出现营养不良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糖类是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长期过多摄取,多余糖类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从而容易引起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IF饮食八周后,破坏胰岛细胞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胰岛细胞数量有明显再生,严重肥胖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泛素-蛋白酶体是机体清除体内无用或有害蛋白的重要结构。
(4)由材料可知,IF饮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伤害,A错误。IF饮食目前大部分研究只限于动物实验,尚未有证明IF饮食对于糖尿病有治愈效果的人体实验,B错误。IF饮食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不建议儿童、青少年、体重偏轻者、孕妇等进行间歇性断食。糖尿病患者、有低血糖等特殊病史的人都应寻求医师专业建议,不可自行尝试间歇性断食,否则会危及自身健康,C正确。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抑制蛋白质合成对机体有害,D错误。
(5)在空腹情况下,胃腺分泌的胃液会刺激肠胃,引起不适。结合文中信息可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间歇性断食可能影响身体生长和发育;对于便秘的人来说,会进一步加重便秘的程度;容易使身体虚弱的人出现营养不良。
5.(1)C 
(2)体 氧气
(3)心肌周围有大量毛细血管,有助于物质交换(合理即可)
(4)甲 细胞膜
(1)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动脉血管管壁最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相连,管内具有动脉瓣不是其特点。
(2)(3)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冠状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所以冠状动脉内是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通过冠脉循环输送给心肌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
(4)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生常采用观察心肌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细胞损伤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程度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情况。由此可知图(二)中甲患者患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更大。
类型三 践行生产实践活动
6.(1)阳光、温度(写出一个即可) (2)种加词
(3)发酵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无氧
(4)病原体 (5)A
(1)“咖啡腰带”范围为北纬23.5°至南纬23.5°,常年温度较高、光照充足,故影响咖啡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非生物因素除降水、土壤等外还有温度、阳光。
(2)生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学名是Coffea arabica,故arabica是该物种的种加词。
(3)水洗法去除咖啡果皮的过程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技术。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菌是厌氧菌,要在无氧环境中发酵产生乳酸。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酒精。
(4)咖啡叶锈病是由咖啡驼孢锈菌侵染所致,故从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咖啡驼孢锈菌是导致咖啡叶锈病的病原体。
(5)咖啡染病后叶背部产生的橙黄色粉状孢子堆是咖啡驼孢锈菌的孢子。由材料可知,咖啡有果实,故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咖啡豆)繁殖。
7.(1)避免林木被大量砍伐,解决“菌林矛盾” 
(2)腐生
(3)生产 可作为优质饲料、生物燃料等
(1)作为菌物培养基的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了林木资源紧缺、林地退化等问题。“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可以避免林木被大量砍伐,解决了“菌林矛盾”。
(2)香菇属于真菌,在培养过程中,能分解菌草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利用,这种获取营养的方式为腐生。
(3)菌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利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采收后剩下的废弃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优质的饲料,而且菌草含硫量低、灰渣量少,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较燃煤减少90%以上,最适宜作为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类型四 关注社会热点及科学前沿
8.(1)临时装片 (2)无氧
(3)大体相似 没有 非必需
(4)酵母菌
(5)a和b
(1)若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可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类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应控制为无氧条件。
(3)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与酵母菌相比只去除掉了少数基因,因此二者所含DNA的质量大体相似。研究团队将含16条染色体的酵母菌和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单独培养,发现两者性状类似,在生长上仅出现较小差异,说明人工拼接染色体没有很大地影响酵母细胞发挥功能,拼接时删掉的少数基因很可能是酵母菌生长非必需的。
(4)研究团队把酵母菌和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混合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培养之后发现,酵母菌数量越来越多,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越来越少,说明酵母菌在生存过程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5)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细胞的诞生,为众多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模型,比如人的过早衰老、基因突变、肿瘤形成等很多与染色体有关的疾病,因此a和b符合题意。
9.(1)细胞 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2)升高
(3)非特异性 抗体
(4)切断传播途径
(1)由题图可知,正常情况下,人体调节血压、电解质平衡及体液平衡时,肾脏释放的肾素通过肾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将肝细胞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Ⅰ,经各级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在肺部产生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可以将血管紧张素Ⅱ转化成血管紧张素(1-7),并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血压降低,从而维持人体血压的平衡。
(2)当2021-nCoV的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等处黏膜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酶2结合时,会导致调节失衡,使血压升高。
(3)呼吸道黏膜对病毒的阻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新冠肺炎治愈者的血浆中含有针对2021-nCoV的抗体。
(4)疫情期间,出门要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