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青春的价值
美好的青春,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生经历的青年诗人和作家,用笔描绘他们积极奋发的青春底色和精彩纷呈的青春风釆。本单元教学设计立足于单元人文主题“青春激扬”,以体验青春、讨论青春价值为大情境,通过诵读、赏析、写作等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对青春的阅读与思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所属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任务群在高中阶段共有2.5学分,本单元占0.5学分。 本任务群学习目标: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文学作品,包括五首诗歌及两篇小说—— 诗歌: 《沁园春·长沙》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小说: 《百合花》 《哦,香雪》 学生要诵读五首诗歌,品味诗歌意象的内涵和诗歌语言凝练生动富于跳跃性的特点,领会诗人的青春情怀;要通读两篇小说,把握小说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同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的生活与追求,以及他们的美好心灵。 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还要写作阅读札记,表达自己对作品中青春价值的理解;学写以“致青春”为主题创作现代诗, 抒发自己对青春的感悟,并将作品编辑成班级文集或结合读写体验开展主题讨论会。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感悟作品中关于青春的体验,体会作家关于青春与责任的思考。 2.会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经历,分析诗歌意象,感受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 3.把握情节内容、人物形象,能结合小说的故事背景探究小说思想主旨,能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理解诗化小说的独特魅力。 4.尝试写作诗歌,增强语言表现力。
大情境任务设计 全班同学一起编写一本青春纪念册。分“青春的价值”感悟、“不一样的青春形象”文学短评、“致青春”诗歌等栏目。
学习微专题设计
从情境任务及课文文体特点出发,分诗歌和小说两个板块分别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青春情怀、分析形象到探究讨论不同文学作品的文学表达特点,进而完成诗歌和文艺短评的写作,这样就完成从阅读欣赏到梳理探究再到表达交流的学习过程。由此,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微专题: 1.感知诗歌中的青春情怀 2.青春的诗意表达——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怀 3.走近小说的青春形象 4.欣赏表现青春之美的描写艺术 5.“致青春”诗歌写作 微专题教学课时分配如下:
微专题名称 微专题目标 微专题内容 课时数
微专题一: 感知诗歌中的青春情怀 有感情地诵读作品,感知诗歌情感,感受并交流诗中表现的青春风采。 活动1:阅读感受本单元文学作品中的青春风采 活动2:分享交流,理解青春的价值 2课时
微专题二:青春的诗意表达 ——品味诗歌意象和情感 把握意象的特点及内涵,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活动1:精读《沁园春·长沙》,分析意象,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活动2:运用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体会其他诗歌情感。 2课时
微专题三: 走近小说的青春形象 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感受特定时代的青春风貌。 活动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了解小说创作背景,理解小说主旨。 活动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为小说中的人物写一篇人物短评。 2课时
微专题四:欣赏表现青春之美的描写艺术 欣赏小说在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1.欣赏小说对人物的多角度描写。 2.品味环境描写的诗化特点 3.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点 4.作业:写阅读札记。 1课时
微专题五:“致青春”诗歌写作 学写诗歌,表达自己的青春情怀。 活动1:诗歌写作指导 活动2:诗歌作品交流互评及分享 2课时
单元情境总任务 完成及成果 课后请同学们将本单元完成的短评、札记、诗歌作品等分栏目编辑,形成青春纪念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