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二
这一教学设计主要按照课文编排顺序来安排教学,重在文本的研习,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为目标。学习联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活与创作经历理解作品,发现不同文体的艺术特点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学习同类型作品的延伸阅读,学习诗词作品的朗诵。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任务群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任务统领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活动一:以天下为己任
这一活动主要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学习内容,延伸阅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感受他们的壮志豪情和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进一步学习诗词意象营造和炼词造句的艺术手法。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丰富,将写景、记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诵读全词,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记了些什么事,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全词气势豪迈,激情奔放,请从作品中找出体现诗人青春热情和伟大抱负的字词细加品味。按示例完成下表。
词 词句 品味赏析
名词 大地 问苍茫大地 这里指祖国山河,寓意丰富而又形象,显示了作品雄浑阔大的风格
动词 击 到中流击水 “击水”指游泳,显示了青年人勇于挑战、奋力拼搏的精神气概
形容词 尽 层林尽染 形容秋天的树叶全部变红,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数词 万 万类霜天竞自由 形容多,无所不包。这种表示多的数词也是豪放风格的体现
2.《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于1925年的作品。阅读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特别是他的早期革命活动,思考这首词是如何表现出当年毛泽东的理想情怀的,并就这一内容写一则读书札记。
3.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周恩来、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都擅长诗词创作,他们的作品也大都豪迈奔放,激情昂扬,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理想情怀。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这些作品,然后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组织革命诗词主题鉴赏与朗诵活动。要求广泛收集资料,推荐适合朗诵的作品,并以简短的文字说出推荐理由,确定朗诵作品后设计朗诵方案,并在朗诵活动后进行评价,指出得失和改进方法。
学习活动二:飞扬的旋律
这一学习活动以现代诗为学习内容,目的是感受诗人对青春的理解和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感知现代诗的艺术表现方式,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1.阅读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和雪莱的《致云雀》,体会诗人的理想与激情,用一段话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2.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仔细欣赏这组现代诗,分别找出它们的主要意象,完成下表。
作品 主要意象 含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3.比较这四首诗,探究其风格差异。
学习活动三:岁月芳华
这一活动以两篇不同时代的短篇小说为学习内容,重在理解不同时代年轻人的生活和他们的青春理想;进一步了解短篇小说的文体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习这两篇小说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和气氛渲染等方面的特色。
1.《百合花》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年轻人的形象,《哦,香雪》描写了改革开放之初山村青年对现代生活的向往。认真阅读作品,结合小说中故事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篇小说的理解,并说说不同时代年轻人的青春各有什么特点,你从他们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2.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成下表。
作品 人物 主要性格特征 具体表现
《百合花》 “我”
通讯员
新媳妇
《哦,香雪》 香雪
凤娇
3.这两篇小说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想一想:《百合花》中有几处写到新媳妇家的被子?《哦,香雪》中铅笔盒出现了几次?请对它们分别进行分析,指出它们在反映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4.《百合花》的视角是第一人称,《哦,香雪》的视角是第三人称。所谓“视角”是小说家为了展开叙述或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选择的角度。小说常见的视角有两种:一种是第一人称,即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叙述范围是“我”所看到的事物,叙述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另一种是第三人称,一般是从局外人的他者角度来叙述,叙述范围没有限制。查阅小说叙事学的有关资料,学习小说视角方面的知识,尝试分析《百合花》和《哦,香雪》这两篇小说视角的差异,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