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学习目标
赏析两首词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明确城市兴衰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家国情怀。
研读赏析两首古诗词,品味咀嚼其中丰富的意蕴,提高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合作探讨
请从风格、时代背景、诗歌意象、意境特点、诗眼、表达情感、反映时代风貌、手法使用等方面对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风格特点
《望海潮》豪放词
《扬州慢》婉约词
时代背景
《望海潮》:此词为柳永在杭州赠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孙沔之作。“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扬州慢》: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时姜夔二十余岁。根据词前小序所说,其时作者初访扬州。这是经过最近两次战乱洗劫过的扬州,作者见到城内、城外一片萧条景象,联想到古时繁华的扬州,尤其是诗人杜牧笔下的扬州,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因自度此曲并填词,以寄怀抱。
诗歌意象
《望海潮》:烟柳、画桥、云树、怒涛、重湖、 桂子、荷花、羌管、菱歌、箫鼓
《扬州慢》:荠麦、废池、乔木、清角、 冷月
意境特点
《望海潮》繁华富庶、雅致清秀
太平祥和、雄奇壮阔
《扬州慢》凄清冷寂、悲怆萧条
诗眼
《望海潮》:繁华
《扬州慢》:空城
抒发情感
《望海潮》:表现了对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的赞美。
《扬州慢》: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反映时代风貌
《望海潮》:经济发达、物质繁华、生活富足的承平盛世
《扬州慢》:战乱频仍、流离衰败的劫难朝代
使用手法
《扬州慢》: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此词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虚实结合:将眼前的扬州与往昔的扬州有机融合在一起。
使用手法
《望海潮》:夸张,“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展现了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铺叙的手法,诗人从自然风光、市井风貌、百姓生活等不同方面铺叙展现杭州的繁华。
深入探究
1、如果让你为这两首词谱一个曲子,你会采用什么样的风格,请说明理由。
2、学校要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请结合诗歌内容与情感,分别为两首词写一则导入语。
3、请对两首诗歌进行散文化改写。
《望海潮》:
轻快、优美。
《扬州慢》:
伤感、低沉。
《望海潮》散文化改写:
杭州仿佛是繁荣富庶的代名词。优越的地理位置更令其青山绿水显得美美轮美奂。而钱塘自古就是个熙熙攘攘的繁华之地,漫步穿梭在大街小巷间,如烟的柳枝随风摇曳,彩绘的桥梁上游人络绎不绝,夜间煕闹,万家灯火通明,茶余饭后约上三五好友逛街市岂不乐哉?高耸的大树,环绕着堤沙,怒涛卷起如霜似雪般的浪花,那磅礴的气势似要将岩石击碎一般,望着这无垠的江河,顿感心中心胸开阔!在人声鼎沸的闹市之中,满眼都是琳琅满目的珠宝,各式各样的小吃亦使人垂涎欲滴,人们都穿着光鲜亮丽的绫罗绸缎,争讲奢华,一派祥和,安定之景。
《望海潮》散文化改写:
遥望那玲珑的西湖,倚着远近重叠的清秀山峰,是一位朦胧的美人侧卧在苍翠的山脚。秋季桂子遍地飘香,是否是那嫦娥之间寂寞的落英,纷纷洒落到人间?十里荷塘,满堂芬芳,朗朗晴空,羌笛声悠扬,激荡着我心中那为国尽忠的愿望。夜间莲叶载着采菱人悠扬的歌声,也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看采菱人,用纤细的手指采下那菱角。这无垠的湖面轻轻飘起了一层霜,老翁垂钓听莲娃笑,人们过着闲适的生活,喜笑颜开,一点也不枯燥。出巡长官的仪仗路过这繁华市井,成群的骑兵簇拥着他,好一副庞大的阵仗!似那钱塘江的白浪滔滔,涌过参差十万人家的门旁。那长官在这秀美的山间驻了足,饮酒听萧,多少骄傲自豪,想要带去凤池夸耀,这天堂般的美景,想让朝上人也看到!
《望海潮》散文化改写:
一片绿叶轻轻飘过,落入白银盘中,溅起微微涟漪。远处的山峦重峦叠嶂,郁郁葱葱。几声鸟鸣,映林似画,万类竞自由。湖中满布莲子,荷花无边,桂树漫布,引得空气中满是花香。几缕轻舟,缓缓穿行于绿叶红花之间,不时引纤纤素手轻轻扶取莲子,几声小调,让山水流动之声充满韵味。芦笛也忍不住推波助澜,发出阵阵长吟,与流水声、歌声悄然相容,一片片欢声笑语,一列列轻骑肃容。这里的枝桠不曾拥有白发,时间一点一滴刻画在年轮之中。人生如梦,梦里长歌饮月,剑鞘出膛指点江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扬州慢》散文化改写:
姜夔在竹西亭下马,驻足眺望。曾经,东蜀岗上禅智寺前的竹西亭风景优美,吸引了多少游人,而今再看,这儿哪还是曾经的淮左名都。经历过金兵的扫荡劫掠,放眼望去,城外只有青青的荠草和麦子,城内更是破败不堪,断壁残垣,废池乔木,仿佛都在诉说对战争的厌恶。日暮黄昏,号角声响起,愈发显得凄冷悲怆。这样的景象,写尽扬州美好的杜牧看到,一定也会惊叹悲痛。即使擅长“豆蔻”词、“青楼”诗的杜牧,面对此情此景,恐怕也再难写出深情的诗句。二十四桥仍在,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清清冷冷地映照在湖心,随着波纹荡漾,无声无息。桥边的红芍药,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又还有谁能欣赏它的美?
《扬州慢》散文化改写:
太阳渐渐得下山来了,天黑压压的一片,这一座空城里只有几声凄惨的号角声响起来了,当年那个唐朝诗人杜牧曾经写过很多很多歌咏扬州的诗篇,如果唐朝诗人现在还在这个世界上,杜牧再一次重洲扬州,看到了眼前的惨状,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即使唐朝诗人杜牧用写“豆蔻”词的动力,写“青楼”诗的才华,也能写尽这萧条冷落的情景和哀时伤乱的那种心情了。
昔日那繁荣的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没有破损。月亮倒映在微风中摇荡的流水当中,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了,无声无音。桥的旁边那有名的芍药花,不知道人世间的盛荣衰败的巨大变化,自己来开药自己来落下,没有人来这里观赏它。
《望海潮》导入词: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扬州慢》导入词:
一位多才的词人,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这位词人就是姜夔,这首词就是《扬州慢》。
《扬州慢》导入词:
一千多年前,一位22岁诗人路过扬州。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