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感知诗歌中的青春情怀(第一课时)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感知诗歌中的青春情怀(第一课时)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1 06:3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知诗歌中的青春情怀(第一课时)同步测试
1.下列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他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B. 闻一多,是新月派的奠基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红烛》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C. 昌耀,原名王昌耀,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河床》《意绪》《划呀,划呀,父亲们!》等。
D. 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等。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①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有益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②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③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④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
⑤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潮流
A. ⑤②④③① B. ④①⑤③② C. ⑤③②④① D. ①⑤③②④

3.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最初全称为“曲子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宴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或“长短句”。
B.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念奴娇”是标题,“赤壁怀古”是词牌。
C.词依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 、中调和长调。小令的字数在58个字以内,中调字数在59个字到90个字之间,而长调是大于90字。
D.词以宋代成就最高,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词的两大重要流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主要代表,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秦观、李清照。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作多以四言为主,结构上较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创作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惟陈言之务去”,代表作有《师说》等。
C.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著名诗人和学者。著有《红烛》《死水》等诗集;其《最后一次演讲》广为传诵。
D.雪莱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富有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代表作有《西风颂》、《峨日朵雪峰之侧》等。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菩萨蛮·黄鹤楼①
毛泽东
茫茫九派②流中国,沉沉一线③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④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 ①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②九派:派,水的支流。在长江中游有九条支流与之汇合,故称“九派”,也泛指长江。③一线: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④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1) 下列对本词体裁与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词词牌是“菩萨蛮”,词题是“黄鹤楼”,属于小令,小令或单片或双片,也有多片。
B.词的开篇,词人以俯仰视角来谋篇布局,凭依高处,纵目落笔,取势辽阔旷远。
C.词上阕中,词人运用“象征”“叠词”手法,表现出了凄迷、压抑的社会背景。
D.上阕末句中的“锁”字既呼应了前面的“穿”字,又形象地表现出景物的特点。
(2) 词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重点是作家风格,作品内容、手法、主题及文体特征与常用手法。大多与教材选文有关,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重点要有意识记,同时可以结合古诗文、成语、典故的学习予以积累。A.《女神》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故A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段文字是谈外国诗歌对新诗在表现方法、艺术形式方面的影响。④句中的“这”指代的是“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应紧跟开头文字,排在第一个空白处,①⑤③谈的是新诗受外国诗歌的具体影响,②是总结句。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字号别称等,考生在平时就要对一些经典文学常识知识做好积累。本题考查词的别称、词牌名和题目、词的分类和风格、代表人物等,考生只有平时积累准确了,考试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 B.词的词牌名往往在题目的前面,词牌名规定了词的词调、句式、字数和平仄韵律,应该改为:“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故选B。
4.【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D.雪莱是英国诗人,《峨日朵雪峰之侧》的作者是昌耀。故选D。
5.【答案】
(1)B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所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以及决心斗争到底的豪情。首先,黄鹤楼周围的凄迷沉郁的景象触动了词人的心事:国家和民族不能自主、自由。然而,很快他便从这种悲郁的情绪中走出来,发出了“心潮逐浪高”的心声,愿意与反动派一决高下,表达了词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体裁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然后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B“俯仰”应为“俯瞰”。故选B。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所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以及决心斗争到底的豪情。抓住关键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进行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