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0 18: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欣欣同学在进行复习时,制作了主题式学习卡片。下面卡片的“主题”处最适宜填入
A.民族团结
B.和平交往
C.社会变革
D.反抗侵略
2.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②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④开始远洋到印度洋沿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半生忙碌未安身,远涉重洋倍苦辛。缔结和平联谊广,播传友爱见情真。外交界里无双士,航海家中第一人。六百年来催后起,观潮但看画图新。”材料中的“第一人”远涉重洋最远到达
A.南北美洲 B.非洲西海岸阿拉伯海
C.欧洲及地中海海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目的是“示中国富强”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在位的皇帝是明成祖
D.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5.“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闽浙粤沿海等地”,从上述材料得出,戚家军在( )九战九捷,消灭了大量的倭寇?
A.北京 B.上海 C.台州 D.台湾
6.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岳飞抗金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戚继光抗倭
D. 文天祥抗元
7.歌曲《奔赴索马里》中唱道:“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重任在肩,祖国会看到我凯旋。”郑和7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今天的(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美洲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
8.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9.7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郑和7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的根源是( )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10.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 )
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1.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2.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描述,有误的是( )
A.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B.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C.基本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D.载有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各类物品
13.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威望
B.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14.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15.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史实 影响
A.西汉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B.唐朝玄奘西行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明朝郑和下西洋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D.清朝闭关政策对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未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A.A B.B C.C D.D
16.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了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帝
17.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 )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 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 大西洋沿岸
18.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中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
A. 宋太祖
B. 元世祖
C. 明太祖
D. 明成祖
二、非选择题
19.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中两个人物生活在哪个朝代 他们对外交往活动分别是什么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发生在哪个朝代
(3)三幅图片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请你说说这些事件对我们国家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郑和下西洋,跟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中国人史纲》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郑和下西洋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1、阅读材料: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根据材料,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积极影响是什么?(或者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消极影响又是什么?
答案
1-5DDDDC 6-10CADBD 11-15CCBAC 16-18AAD
19、(1)唐朝;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郑和下西洋;明朝。
(3)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各国的友好关系。
(4)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经济交流等。
20、①客观原因:当时经济繁荣,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先进,使用指南针,天文、历法知识丰富。②主观原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③根本原因: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
21、特点①公平交易、互通有无,②和平往来。
积极影响①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只见的亚非海上交通线,③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消极影响:消极影响: 七次大规模远航和馈赠性贸易,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