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0 20:29:4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回延安》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贺敬之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读出重音和节奏。
3.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读出重音和节奏。
2.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感知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厚谊。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工作过十多年,留下了宝贵的革命文物和陕北革命精神。诗人兼剧作家贺敬之,为延安写下了一首诗——《回延安》。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推测他若干年前在延安待过。当他再次回到延安,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从革命圣地延安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7岁入党,曾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1946年贺敬之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抗战胜利后,曾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院工作,解放后到北京工作。诗作有《放声歌唱》《十月颂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
2.写作背景
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六年中在延安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发展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这首抒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正确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的《延河》上。
3.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
播放课文朗读,听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节奏和重音,并作相应的朗读指导。
①字音
糜(méi)子 登(dēng)时 油馍(m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②节奏
轻重缓急及传递情感的不同。尤其关注省略号的朗读技巧。
例如:
(激动地)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深情地)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大声地)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喜悦地)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激动地)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2)情境诵读
播放《回延安》(节选)情境课文(诵读版),入情入境,带领学生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文内容。观看完情境课文,抽选学生选读诗节。
朗读时请注意:一要情绪饱满;二要声音洪亮;三要注意不同章节情感的差别。
(3)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圈点自己比较有感触的诗句。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诗歌朗读,可帮助学生正音、正节奏,初步感知作者情感,为下面的环节张本。同时训练学生朗读与对比分析的能力。如果教师朗诵水平很高,可以教师示范朗诵。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围绕“回延安”,作者在每个部分侧重叙写了什么内容?情感有怎样细微的变化?请概括梳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细微情感,并从中寻找本诗的叙事线索。
2.探究方法
(1)自主朗读诗歌。
(2)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根据概括后的主要内容,寻找本诗的叙事线索。
(4)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成果,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
3.成果展示
预设:
第一章写诗人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激动喜悦。
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达了诗人的感激怀念之情。
第三章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表达了诗人的兴奋感动之情。
第四章描绘延安新貌,赞美10年来党的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的惊叹自豪。
第五章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赞美与热爱。
这首诗以“回延安”为叙事线索,按照“重逢——回忆——赞美——展望”的思路展开抒情。
设计意图:概括诗歌内容,提炼作者情感,训练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内容概括时允许多样表达,但要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精确性。感情之别来源于内容之异,故情感体验在内容理解之后。诗歌的情感归纳不必固化在某一个词上,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佳。
4.活动小结
本诗叙述了作者若干年后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忆,表达了作者回到延安的激动喜悦、感激怀念、兴奋感动、惊叹自豪、赞美热爱之情。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诗歌共分五章,哪章最能够打动你?为什么?请再读诗歌,结合具体诗句从用词、修辞、写法、内容或情感上谈一谈。
2.探究过程
(1)自由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章。
(2)结合具体诗句从用词、修辞、写法、内容或情感上分析理由。
(3)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4)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结论,全班一起总结。
(5)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诵展示。
3.成果展示
预设1:第一章中,诗歌选用了一连串富有力度的动词“抓”“贴”“搂”“扑”,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
预设2:第二章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写出了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感激之情。“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预设3:第三章中,首先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米酒”“油馍”,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款待;烧热的炕、生起地上的木炭火。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通过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典型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预设4:第四章中,“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延安秀丽如画的新面貌。连用“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四个叠词,组成排比句,通过反复铺陈,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诗人的无限感慨、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
预设5:结尾一部分“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则具有“紧扣开头和题目;富有浪漫色彩;展望延安的飞速发展;言简意深”的作用。
4.朗诵展示
自由诵读,小组推举代表展示朗诵,读出节奏和感情。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品读文本,对诗歌用词、修辞、用法、内容、情感等有所了解。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反复朗诵了《回延安》,要注意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诗歌的情感变化。还分析了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到了诗人炽热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通过诵读《回延安》,我们感受到诗人炽热的情感。接下来,阅读《延安颂》,仔细体会情感。
延安颂
莫耶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日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延安颂》是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1938年4月的一个傍晚,作曲家郑律成参加了一个群众大会,散会后他看到成群结队的战友,沐浴着夕阳的余辉,返回各自岗位;正在操练的抗日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这样一幅动人景象,激发了郑律成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他请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同学莫耶写好歌词,很快就谱成歌曲,在一次文娱晚会上亲自演唱了它。抗战八年,这首歌虽然没有正式出版过,但它却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向四面八方,直至海外。
这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是莫耶献给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曲心灵之歌,她倾诉着革命青年的心声,鼓舞着前方战士的杀敌斗志。这首壮丽的颂歌,成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千千万万青年人在抗日战争潮流冲击下,如同奔向太阳一般奔到了延安。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扩展视野,感受延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这首诗的抒情具有怎样的特点?
预设1:直白,诗人面对延安,面对延安亲人,面对读者,毫无保留地直抒胸臆,这是那个年代诗歌创作的主流风格,也是仿照陕北民歌的风格。
预设2:热烈,诗人离别十年后回到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延安,不可遏制的情感喷涌而出,诉诸笔端。
预设3:豪迈,诗人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同时又抒写了一个“大我”的胸怀,这种情感和胸怀是革命者才有的,具有豪迈、壮阔的特点,而无狭小、局促之弊端。
2.课后作业
成长中,你一定有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经历,久别重逢后的你也一定有许多感慨,请以《回故乡》为题写一段文字。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联系自身经历,抒写个人情感,锻炼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叙事 抒情
回延安——激动喜悦
忆延安——感激怀念
话延安——兴奋感动
看延安——惊叹自豪
祝延安——赞美热爱
《回延安》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解析人、事、物、景,理解“延安”地域文化特点和风俗内涵。
2.朗读品味语言,把握“信天游”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解析人、事、物、景,理解“延安”地域文化特点和风俗内涵。
【教学难点】
朗读品味语言,把握“信天游”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朗读并概括了每部分诗歌的内容,即作者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忆,这节课,我们通过品析诗人回忆中的延安、眼前的延安、心中的延安,进一步体悟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由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本课,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结合诗中的人、事、物、景,分析诗人回忆中的延安、眼前的延安、心中的延安是怎样的。
2.探究过程
(1)朗读诗歌,分别找到与回忆中的延安、眼前的延安相关的章节。
(2)朗读回忆中的延安相关章节,思考:当年的“我”为什么要去延安?延安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朗读眼前的延安相关章节,圈画诗中的人、事、物、景,并进行分类,分析这些人、事、物、景的内涵。
(4)再读诗歌,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心中的延安。
(5)小组交流,形成小组结论,并派代表发言,全班一起总结。
3.成果展示
①回忆中的延安。
预设1:通过“家”“亲山亲水有亲人”“母亲”等词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回忆中的延安是温馨美好的。
预设2:通过“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可以看出诗人在延安斗争、学习,并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预设3: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贺敬之16岁就来到革命圣地延安,17岁在延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的生活成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经历。由此可见,对于“我”来说,延安是“家”和“母亲”一样的存在。她养育了“我”,送“我”踏上革命的征程。
②眼前的延安
预设1:诗人写到的人有老爷爷、团支书、社主任、娃娃们、亲人等。写到的事是亲人相迎、欢聚一堂等。那些人、事彰显了淳朴而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
预设2:诗人写到的物有黄土、红旗、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米酒、油馍、木炭火、窑洞、炕、白窗纸、红窗花等。那些物是陕北的特有风物,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预设3:诗人写到的景有延安的旧貌——枣园、窑洞、宝塔山、柳林铺、杜甫川、杨家岭、延河等。有延安的新颜——街道、楼房、电灯、绿树等。那些景是革命起源、壮大的重要之地,是红色意象的集中呈现,是革命取得胜利之后的崭新面貌。
教师点拨:那一抔抔黄土孕育出一群淳朴又有原始生命力的乡民,造就了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而特殊的时代背景又让它浸染了革命气息,成就了“延安精神”的红色之魂。是这样的一方水土,这样的一群人,铸就了这样的一个延安。
③心中的延安。
预设:延安不是作者的故乡,但是我们从标题中的“回”字,以及他回延安一路见到人、事、物、景的心路历程,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延安这份厚土的炽热的爱。为什么他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因为延安已经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根植在他心中,那里养育他成长,带给他母亲和家一般的温暖。对他而言,延安象征着精神图腾,是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寄托着不竭希望,是自由富足的美好未来。
设计意图:聚焦“延安”这一核心意象,通过品析“回忆中的延安——眼前的延安——心中的延安”,展开一系列意象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结合背景,进一步体悟作者的炽热情感。
(二)合作探究二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1.探究任务
反复朗读诗歌,结合资料,找出其中的“信天游”特色,并举例说明。
资料链接1:
比兴:“比”是比喻,形象生动,情感深挚。“兴”是先说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事物,即触景生情,托物起兴,启发联想和想象。
例1:运动场上彩旗飘,体育健儿真英豪。
分析:上句发端,营造氛围,引出下句要说的事物。
例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分析:上下句关系切近,兼有发端与比喻双重作用。
资料链接2:
播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歌,具体感受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色,以此类比《回延安》一诗。
2.探究过程
(1)自由朗读诗歌,找到诗歌在形式、押韵、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2)独立思考后,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小组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结论。
(4)派代表发言,全班一起讨论、总结。
3.成果展示
预设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我们可以发现本诗每两句一节,节内押韵,一节换一韵。以第一章为例: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ɑo)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ɑo)

手抓黄土我不放,(ɑng)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ɑng)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ɑn)
双手搂定宝塔山。(ɑn)

千声万声呼唤你,(i)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i)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ɑo)
红旗飘飘把手招。(ɑo)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ɑi)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ɑi)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ɑi)
一头扑在亲人怀……(ɑi)
明确:每两句为一节,各小节节内押韵,分别压“ɑo、ɑng、ɑn、i、ɑo、ɑi、ɑi”韵,一节换一韵。
预设2:本诗充分体现了信天游口语化的特点。
①运用了语气词。
例: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liǎo)……
②运用了方言。
例:满心话登时(dēng shí)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③诗歌大量运用叠字,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
例:树梢树枝树根(gēn)根(gen),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
④运用了衬字。
例: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预设3:本诗多采用比兴手法。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喻写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4.活动小结
《回延安》是一首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的典范诗作。诗人采取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叙写他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表达对“母亲”延安炽热的眷恋和赞美之情。其中的“信天游”特色主要包括这几点:①每两句一节;②节内押韵;③口语化;④比兴手法。陕北口语入诗,自然淳朴接地气,更直白热烈地彰显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比兴手法的运用,让两行一节的小小诗句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产生了感人的力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聚焦“信天游”,品析语言风格,扣合了其文本特质。穿插朗读及赏析,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通过探讨文本特质来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回延安》,通过品析“回忆中的延安——眼前的延安——心中的延安”,体悟了作者的炽热情感。还分析总结了其中的“信天游”特色,通过探讨文本特质进一步体会了诗人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提问:阅读吴伯箫《记一辆纺车》,说说这篇文章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记一辆纺车
吴伯箫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说它普通,一来是它的车架、轮子、锭子跟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没有什么两样;二来是它是延安上千上万辆纺车中的一辆。那个时候在延安,无论是机关的干部,学校的教员和学员,部队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工作、学习、练兵的间隙里,谁没有使用过纺车呢?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
在延安,纺车是作为战斗的武器使用的。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我们。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结果彻底粉碎了敌人困死我们的阴谋。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大家用自己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自己纺的棉纱合线,织布。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自己纺的线织的布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开垦南泥湾的部队甚至能够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纺毛线给指战员做军装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了一水又穿一水,穿了一年又穿一年。衣服只要整齐干净,越朴素穿着越称心。华丽的服装只有演员演戏的时候穿,平时不要说穿,就连看着也觉得碍眼。在延安,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
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腰酸胳膊疼;不过在刻苦学习和紧张工作的间隙里纺线,除了经济上对敌斗争的意义而外,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那有节奏的乐音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纺线也需要技术。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摇车抽线配合恰当,成为熟练的技巧,可不简单,很需要下一番功夫。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急得人满头大汗。性子躁一些的甚至为断头接不好而生纺车的气。可是关纺车什么事呢?尽管人急得站起来,坐下去,一点也没有用,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直等到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者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那仿佛不是用羊毛、棉花纺线,而是从毛卷里或者棉条里往外抽线。线是现成的,早就藏在毛卷里或者棉条里了。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这个时候,就连起初生过纺车的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
为了提高生产率,大家也进行技术改革,在轮子和锭子之间安装加速轮,加快锭子旋转的速度,把手工生产的工具改成半机械化。大多数纺车是从纺羊毛、纺棉花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木工做的;安装加速轮也是大家从劳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创造发明。从劳动实践中还不断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譬如纺羊毛跟纺棉花有不同的要求,羊毛要松一些,干一些,棉花要紧一些,潮一些。因此弹过的羊毛折成卷,弹过的棉花搓成条之后,烘晒毛卷和润湿棉条都得有一定的分寸。这些技术经验,不靠实践是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
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三五十辆或者百几十辆纺车摆在一起,在同一段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成绩好的有奖励,譬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类。那是很光荣的。更光荣的是被称为纺毛突击手、纺纱突击手。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不,阵容相似,热闹不够。那是盛大的节日赛会的场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飞的气势。那哪里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因此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就这样凭劳动的双手,自力更生。纺线,不只在经济上保证了革命根据地的军民有衣穿,不只使大家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而且在思想上教育了大家,使大家认识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意义,自觉地“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习惯”。在劳动的过程里,很少有人为了个人的什么斤斤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是真正的幸福。
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工作,学习,劳动,同志的友谊,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把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真是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那个时候,物质生活曾经是艰苦的、困难的吧,但是,比起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来,那算得了什么!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明确:作者通过回忆在延安时代用过的一辆纺车,描绘当年纺线比赛的欢快场面,叙写艰苦岁月中劳动生活的乐趣,颂扬了抗日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扩展视野,感受延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1)这首诗具有怎样的民俗内涵?
明确:
其一,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前所述,“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等,是陕北乡村才有的景观,读者未曾见过,所以读来新奇。
其二,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如“红旗飘飘把手招”“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枣园的灯光照人心”等描写,都带有红色意象,是那个年代的诗歌中经常见到的。
其三,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等,都是简笔勾勒,显出人物的“土气”,同样具有民俗意义。
(2)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③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④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明确: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示一次次在心里呼唤延安,体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挂念。“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示亲切和敬意。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唱和笑是人才有的行为,而这里的一条河、一个村也能唱和笑,是诗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情绪和行为。“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飘飘”是常态,“把手招”是幻想,想象红旗有手,向“我”召唤。写出了延安十分欢迎诗人归来,流露出了欣喜的情感。
③“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说“我”要把延安看个够,想到身上生出千万的腿和眼。
④“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2.课后作业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忆中的延安
挚爱延安 眼前的延安 精神图腾、不竭希望
心中的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