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大致思路。
2.通读全文,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通读全文,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通读全文,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哪样物品寄予了你别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由发言)
感谢同学们的分享,让我们通过一件件小物品体会了不同的情感。在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的记忆中,灯笼与他结下了许多缘。今天我们就走进吴伯箫先生的回忆,和他一起欣赏不一样的“灯笼”。
设计意图:由情境导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字伯箫,山东莱芜人,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作者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的一个乡村,191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一二九运动”后,为使学生免遭军阀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组织学生回家乡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抗日战争后参加革命,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代表作品:《羽书》《难老泉》《黑红点》《菜园小记》《出发集》《记一辆纺车》《我还没见过长城》《往年》《吴伯箫散文选》等。
2.字词检测
自由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神龛(kān) 争讼(sòng) 斡(wò)旋 怅惘(chàng wǎng)
点缀(zhuì) 羡慕(xiàn mù) 幽悄(qiǎo) 星阑(lán)
燎(liáo)原 铿(kēng)然 熙(xī)熙然 马前卒(zú)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表达一种内心状态。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作家常识,拓展视野。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让我们一起用声音走进这段记忆,这篇美文。
1.探究任务
速读课文,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2.探究方法
(1)自由阅读课文,选择自己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2)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标出段落序号,理出文章的结构,找出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积极举手,展示成果。
3.成果展示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叙写小时候喜爱火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11段):主体说“灯笼”,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师点拨:本文题为“灯笼”,而开头和结尾却写了“火”,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开头写“火”:既写出了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喜爱灯笼做铺垫。
结尾写“火”:由灯笼联想到“烈火”,升华文章中心。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作者在文中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请同学们找一找,“我”和灯笼都结了哪些缘呢?
2.过程安排
(1)重点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圈画和灯笼有关的关键词语,可适当借助阅读提示来梳理事件。
(2)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尝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3)小组内选择一到两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善。
3.成果展示:
第3段:没月亮的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第4—5段: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
第6段: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
第7段: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第8段: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
第9段: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第10段: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第11段:赞美塞外帐营中的灯笼,豪情满胸,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教师点拨:文中作者围绕灯笼写了诸多事件,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段落,并以“ 的灯笼 着 。”的句式表达。
示例:第3段:接祖父的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明确:第5段:母亲预备的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第6段:挂在村头的灯笼慰藉着孤行客心。
第7段:元宵节的灯笼绽放着飞扬青春。
第8段:族姊远嫁的灯笼记录着岁月沧桑。
第9段:朱红描字的灯笼见证着兴趣爱好。
第10段:汉献帝的灯笼记录着岁月沧桑。
第11段:将军挑灯看剑的灯笼传递着报国热情。
教师点拨:“灯笼”在课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一是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都与“灯笼”相关联;二是寄托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4.活动小结
通过这些缘分的寻找,我们发现,作者记忆网里的灯笼与村民的生活,乡村的艺术表演,年节,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灯笼不同时期承载的不同意义,为下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打下基础。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逐步揭示文章的中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文章所述之事甚多,灯笼始终是一个联结点,寄托物。灯笼还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思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灯笼的历史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原始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的门灯(风灯)。而红灯笼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兴盛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
灯笼的传说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民间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选取一个小的物件,寄予你的感情。
2.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吴伯箫《记一辆纺车》《马》,整理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灯笼
映照着长幼情笃
宣照着母子情深
慰藉着孤行客心
绽放着飞扬青春
记录着岁月沧桑
见证着兴趣爱好
记录着岁月沧桑
传递着报国热情
《灯笼》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语段的品析,体会作者对家国天下所寄寓的情感。
2.学习作者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写作方法。
3.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写作方法。
2.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作家吴伯箫的笔下,灯笼既能联结浓厚亲情,又能承载乡俗文化。灯笼对作者自己乃至民族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灯笼还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思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灯笼》。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连接新知。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文章第11段谈历史,抒壮志“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为什么第12段又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事件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吴伯箫十分愤懑。这一时期,他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旋律。对中国人民奋起斗争抱着迫切的期待。
2.过程安排
(1)重点研读文章第11、12段,结合背景链接,尝试理解这两句似乎矛盾的话语背后蕴含的情感。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并润色语言。
(3)小组指派一名同学进行记录,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3.成果展示
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希望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抵御日寇,保家卫国,抒发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由小到大,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
教师点拨:灯笼在文中除了起线索的作用外,还有何作用?
明确:灯笼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探究,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为下文的分析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二
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你还能找出本文其他的写作特征吗?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2.探究过程
(1)独立思考,借助阅读提示和先前所学,从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多个角度探究。
(2)小组成员间交流,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力求言简意赅。
(3)整理小组结论,选择一位小组成员代表本小组进行发言。
3.成果展示
预设一:材料琐碎,主题集中。
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时间纵跨千年,地域横跨万里,但紧扣“灯笼”来表达;同时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谋篇布局。总而言之,“灯笼”是课文的话题,可以拢起各种材料;情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它既串联起各种材料,又是课文灵魂所在、主旨所在。自由而有序,自由而别致。
预设二: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照照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暂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
课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
预设三:语言清新典雅、含蓄蕴藉。
一是语言简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如“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囔囔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等,都包含了许多三四字的短句。散文的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息息相关,短句多,一方面是显出语言的简净,另一方面还表明抒情的节制、含蓄,但是简洁不等于简单,课文中的诸多短句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二是书面语化。这篇散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而且语言运用非常娴熟,如“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等,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
三是多引古语。有的是直接引用古语,并加引号,如戏曲《逍遥津》一段唱词;更多的是间接引语,如“忘路之远近”出自《桃花源记》,“金吾不禁”借用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句,“雪夜入蔡”源自《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萧萧班马鸣”引李白诗《送友人》,“吹角连营”“挑灯看剑”等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预设四:以小见大的写法。
本文中的以小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
4.活动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探讨写作特色。
三、课堂小结
一盏灯笼,一生的美好回忆;一盏灯笼,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一盏灯笼,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灯笼的烛照下,争做时代的马前卒。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对学生提出期许。
四、拓展延伸
吴伯箫轶事
有一种仁厚善良,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让人知错能改。
20世纪60年代,有6个年轻人在吴伯箫的领导下工作。一天,其中一位姓程的年轻人丢了200元钱,在当时这是他几个月的工资。小程非常郁闷地向吴伯箫作了汇报,吴伯箫对小程说:“这件事不要再对任何人讲,钱一定能找到的。”
几天后,当6个人全在场时,吴伯箫拿出200元,对小程说:“不知是哪位同志把200元钱放到了我的抽屉里。”
钱失而复得,小程非常高兴。然而,让小程不曾料到的是,他要把这200元钱还给吴伯箫。
原来,就在吴伯箫说钱找到了的当天,小程在抽屉里又发现了200元钱。他这才知道,那天吴伯箫给他的那200元钱是吴伯箫自己的。吴伯箫后来说:“究竟谁偷了那200元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6个年轻人中,有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但自己纠正了。这使人感到高兴啊!”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轶事的拓展,帮助学生继续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能积累故事素材。
五、布置作业
1.当堂演练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器物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除灯笼外,还有扇子、油纸伞、石雕、风筝等,请你选择一个器物,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相关知识或故事。
2.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端午的鸭蛋》,体会乡俗之美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板书设计】
灯笼
一生的美好回忆
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
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